水產養殖中遇到這九大水質問題該怎麼辦?

一、養殖過程中產生用藥問題的原因主要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分析:

1、環境因素:池塘的水質,底質條件;用藥時的天氣狀況。

2、養殖動物:養殖品種、規格、體質、生理狀況。

3、病害狀況:發病階段,是繼發性還是原發性疾病。

4、藥物原因:用法用量是否正確,是否對症。

5、人為因素:取樣是否具有代表性,使用時間,使用方法是否得當等。

二、下面就我們養殖過程中的常見問題做如下分析:

1、水肥不起來

(1)水中浮游動物較多,藻類的繁殖速度小於浮游動物的攝食速度。

(2)水體太瘦,缺乏藻種。

(3)池塘為沙質土壤,漏水嚴重。

(4)水中營養成分太少,缺少適合藻類生長的微量元素。

購買任意產品滿1000元贈送700元 滿300送200 酵之源 進口EM菌種 您身邊的發酵車間;酵之源是EM菌種子;自己發酵,有益菌活力高、效果好、畝調水成本低至約1元

(5)新開發的池塘,缺少有機物,致使一些營養元素如磷發生礦化作用,形成不溶性磷酸鹽從而流失。

(6)用藥過多,水中有毒有害物質含量太高,尤其是重金屬含量高很不容易肥水。

(7)水中溶氧量過低,很難肥水。

(8)水中缺乏碳源,使物質循環和能量循環受阻。

(9)水體中含有大量的大型水生植物,造成水體過瘦,且吸收了水中大量的營養物質。

2、用藥後死亡數量增加

(1)正常的病理反應,尤其是處於發病高峰期時候的治療要注意,由於用藥導致一些無法醫治的魚類加速死亡。

(2)用藥方法不當,對於封閉水面的產品使用時未使用增氧機導致水體缺氧;藥物潑灑不均勻,局部濃度過大;在嚴重缺氧的情況使用殺蟲藥物未採取增氧措施,尤其是南美白對蝦殺纖毛蟲時由於纖毛蟲的寄生導致蝦本身已經處於供氧不足狀態,加之未注意增氧,導致南美白對蝦缺氧嚴重死亡加劇。

(3)藥物選擇不當,使用了刺激性較大或禁用的藥物,尤其是無鱗魚,南美白對蝦等特種養殖品種。

(4)用藥時機不當,用藥時正處於死亡高峰期前的一個時期,用藥後由於藥物刺激加劇死亡。

(5)用藥量過大,導致魚蝦中毒死亡。

(6)天氣變化對用藥的影響,導致水體缺氧等致使病情加重。

3、輪蟲殺不死或復發時間間隔短

(1)水體計算不準確,用藥量不足。

(2)用藥方法不當,需要浸泡的藥物沒有浸泡直接使用等,潑灑方法時間不合適。

(3)投餵方式不合理,造成水中殘餌糞便過多,為輪蟲的繁殖提供餌料。

(4)施肥不當,尤其是在高溫期要少施有機肥,尤其是未經發酵的雞糞肥。

(5)水質底質較差,有機物,有害菌數量很多利於輪蟲的繁殖。

(6)微生物製劑使用時間不當,也會加速輪蟲的繁殖。

4、用藥後魚不吃食情況加劇

(1)用藥量過大,對魚體刺激較大,產生較大的應激反應。

(2)藥物的味道較濃,尤其是潑料臺時儘量選擇無味的藥物。

(3)由於用藥方法不當導致水體缺氧嚴重,影響吃食。

(4)天氣原因導致水體缺氧,如,氣壓過低,用藥後下雨等。

(5)病因未能徹底查清,如魚,水只檢查其一,未能抓住主要病因。

5、施肥後肥出來的藻類不是有益藻,以藍裸藻為主

(1)水中有大量的浮游動物,如輪蟲,枝角類等大量繁殖將有益藻全部吃掉了,只剩有害藻類。

(2)水體中營養物質不均衡,用肥量不夠改變水體中的營養物質比例,對於藍裸藻過多的池塘應加倍用肥劑量才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3)水體中缺乏有益藻種。

購買任意產品滿1000元贈送700元 滿300送200 菌多多 五百億芽孢調水王 菌量大 活力好 複合芽孢桿菌,;每克菌粉含有五百億個芽孢菌

(4)選擇營養比例較合理的大廠家生產的肥,儘量少用未經發酵的有機肥。

6、寄生蟲殺蟲效果不理想,症狀無明顯變化

(1)計算不準確,用藥量不足。

(2)鰓部粘液太多,影響殺滅效果。

(3)不同的魚鰓部的寄生數量也不同,對於體質較差的魚鰓部寄生的自然數量要多。

(4)蟲體脫落有一定的時間間隔,尤其是固著類的寄生蟲(孢子蟲,偽指環蟲,纖毛蟲)。

(5)根據蟲體本身的變異,其抗藥性增強。

(6)長期使用藥物殘留大易產生耐藥性的藥物使蟲體抗藥性增強,導致藥物效果不明顯。

7、使用活菌製劑容易引起輪蟲?

(1)容易暴發輪蟲的情況多發生在水質底質惡化,水中懸浮物,有害菌很多的水體,水體本身存在很多輪蟲繁殖的天然餌料。

(2)在使用活菌製劑之前應先檢查好水質情況,如水體中只有少量的輪蟲,適量使用活菌不會造成輪蟲的暴發。

(3)活菌製劑可以平衡藻項,改善底質,調節好水質底質後輪蟲暴發的機率也就少了。

(4)定期使用活菌製劑有利於穩定水質,水質的穩定自然就減少輪蟲的暴發。控制輪蟲還是應該以生態控制為主,如多放些花鰱,每年清淤等。

8、降解亞鹽效果不明顯?

(1)水中有機雜質等懸浮物太多,影響了藥物的使用效果。

(2)水體嚴重缺氧,不利於亞鹽的轉化(主要是用活菌類製劑降解亞鹽時)。

(3)不是藥物沒有效果,而是亞鹽的生成速度比降解的速度要快,進而體現不出效果(主要是底質嚴重老化的池塘)。

(4)天氣情況,用藥後的連續陰雨天等。

9、養殖戶認為蝦一旦發病就沒必要用藥了,越用藥死的越多,這種觀點正確嗎?

(1)不用藥必然導致蝦的大量死亡,而且也會敗壞水質,加速蝦病的惡化。

(2)不用藥能減少養蝦成本賺錢只是偶然,而及時的控制蝦病能減少蝦的死亡,也大大減少由於蝦大量死亡賠錢的幾率。

(3)用藥造成蝦大量死亡的主要是由於所用的藥物刺激性太大,且用藥時不注意增氧導致應激反應過大而死的。

(4)蝦病惡化的原因主要還是缺氧引起的,引起蝦紅體白斑病的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缺氧引起的,發病後蝦對溶氧的要求更高,長期處在一個缺氧的狀態下只能是越來越嚴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