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精神解讀」習近平談「四個偉大」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統攬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將“四個偉大”作為一個完整體系來闡述,是黨的十九大報告一個重大亮點,也是黨的一個重大理論創新。“四個偉大”明確了我們黨在新時代治國理政的總方略、全局工作的總框架、謀劃事業的總座標、推進工作的總抓手。

“四個偉大”

是黨對自身歷史使命認識的新高度

改革開放以來,在我們黨的許多重要文獻中把偉大事業同偉大工程聯繫起來講,強調兩者相輔相成、密不可分的內在聯繫。我們黨深刻認識到,要取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成功,必須大力加強黨的建設。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必須準備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黨的十八大報告是在習近平同志主持下起草的,在進行討論時,習近平同志堅持一定要把這句話寫入報告。實際上他對這個問題是有深入思考的。這句話的內涵也是極其豐富和深刻的。十八大以來的5年實踐完全證明了這一點。我們試想,如果不進行偉大斗爭,我們會取得5年來黨和國家事業的歷史性成就嗎?黨和國家的面貌會發生歷史性變革嗎?不會的。

2012年11月29日,黨的十八大剛剛結束不久,習近平總書記帶領中央政治局常委到國家博物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發表重要講話,提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這個命題一經提出,就在國內外產生了巨大反響,成為激勵中華兒女團結奮進、開闢未來的精神旗幟。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個概念,在黨的十三大報告中就已經出現了,這個概念是從“振興中華”一詞逐漸演變而來,從黨的十三大一直沿用到黨的十八大。但是,習近平總書記在此基礎上用“中國夢”3個字進行了新的高度提煉,成為畫龍點睛之筆,進一步豐富了它的思想和內涵。

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將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並提,突出了新的時代條件下我們黨治國理政的重要戰略支撐。

2017年7月26日,習近平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迎接黨的十九大”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在新的時代條件下,我們要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仍然需要保持和發揚馬克思主義政黨與時俱進的理論品格,勇於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

黨的十九大把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作為一個統一整體提出來,這是我們黨的一個重大理論創新,不僅對黨的歷史使命提出了新要求,而且進一步明確了黨在新時代治國理政的總戰略、引領全局的總藍圖、謀劃工作的總座標,體現了奮鬥目標、實現路徑、前進動力的高度統一,歷史傳承、現實任務、未來方向的高度統一,黨的前途命運、國家的前途命運、人民的前途命運的高度統一,深刻回答了什麼是新時代黨的歷史使命、怎樣實現新時代黨的歷史使命這一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使我們黨對自身肩負歷史使命的認識達到了新的高度。

“四個偉大”的相互關係

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是一個什麼樣的關係呢?

“四個偉大”首先是一個整體,是緊密聯繫、相互貫通、相互作用,不可分割的關係。

黨的十九大報告是以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命來論述這個問題的。中國共產黨成立將近100年了,即將成為一個百年的大黨、百年的老黨。在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強調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我們黨的初心和使命與“四個偉大”緊密相連。中國共產黨一經成立,就把實現共產主義作為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義無反顧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

習近平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

——實現偉大夢想,必須進行偉大斗爭。

我們黨要團結帶領人民有效應對重大挑戰、抵禦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解決重大矛盾,必須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任何貪圖享受、消極懈怠、迴避矛盾的思想和行為都是錯誤的。

——實現偉大夢想,必須建設偉大工程。

這個偉大工程就是我們黨正在深入推進的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歷史已經並將繼續證明,沒有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民族復興必然是空想。我們黨要始終成為時代先鋒、民族脊樑,始終成為馬克思主義執政黨,自身必須始終過硬。

——實現偉大夢想,必須推進偉大事業。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是黨和人民歷盡千辛萬苦、付出巨大代價取得的根本成就。

報告在闡述“四個偉大”時,“四個偉大”的前後不是隨意排列的,而是有著嚴密的內在邏輯關係。排在第一位的是偉大斗爭,它是統攬“四個偉大”的前提;排在第二位的是偉大工程,它是統攬“四個偉大”的保障;排在第三位的是偉大事業,它是統攬“四個偉大”的方向;排在第四位的是偉大夢想,它是統攬“四個偉大”的目標。

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起決定性作用。

習近平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緊密聯繫、相互貫通、相互作用,其中起決定性作用的是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

習近平強調,“黨要團結帶領人民進行偉大斗爭、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必須毫不動搖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毫不動搖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把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

之所以這樣強調,是因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黨的十八大以來的5年,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全面從嚴治黨,抓思想從嚴,抓管黨從嚴,抓治吏從嚴,抓紀律從嚴,抓作風從嚴,抓反腐從嚴,黨的建設成效卓著。這是5年來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的一個重要原因。只要把我們的黨建設好了、建設強了,取得偉大斗爭的不斷勝利,推進偉大事業的不斷髮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有了堅強的政治和組織保障。

(參考曲青山《“四個偉大”的由來及其相互關係》,原載2017年11月8日《中國紀檢監察報》;《黨的十九大報告學習輔導百問》等資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