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場上,頻繁跳槽真的是一種不好的習慣嗎?

在職場上,我們發現有些剛畢業的大學生在畢業兩三年之內,他們每年都要換兩三次工作。也就是說這些大學生平均幹一份工作不到半年就會選擇跳槽。面對很多的人愛跳槽的現象,很多公司在招聘員工的時候,他們就會對這些員工抱有疑慮,甚至有的公司的HR在招人時就會懷疑,如果他們把這些人招聘到公司以後,這些人下次是不是還會很快的離職?

其實關於員工頻繁跳槽的現象,在現在看來已經很普遍了。特別是當我們看到現在一些95後,好多人工作不到半年就開始跳槽。那在當前這個社會,我們應該如何看待跳槽這種現象呢?其實,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要先搞清楚職場人為什麼會選擇跳槽,他們選擇跳槽的種類有哪些呢?

在職場上,頻繁跳槽真的是一種不好的習慣嗎?

一、因為工作迷茫浮躁跳槽

這種情況一般會發生在畢業沒有多久的大學生身上。由於我們現在的大學對職業規劃沒有過多的涉及,再加上很多大學生在上大學的時候,他們有沒有嚴肅認真的考慮過他們大學畢業以後到底該從事什麼樣的行業?到底該做什麼樣的工作?在大學的時候,很多人都忙著談戀愛,都忙著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等到大學畢業以後,他們才突然慌了神。很多的應屆畢業生在大學畢業以後,他們一時半會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該做什麼工作。

有的人想從事自己所學專業的相關工作,但是由於他們當時所學的專業並沒有學好,所以他們心裡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能不能應聘去做那樣的崗位;有的人想從事現在社會上一些比較熱門的行業,但是由於他們沒有相關的工作經驗,所以他們就很少有這種機會去幹相應的工作。最終在這種情況下,很多人就只能先找一份工作先做著,然後一邊做這份工作,一邊再找尋其他合適的工作機會。但是孰不知這種騎驢找馬的心態對很多剛畢業的大學生造成了很大的影響。我們知道,第一份工作對大多數的職場人來說非常重要,當你進入了一個行業做了某一領域的工作,那接下來你再去跳槽去其他行業找工作的時候,第一份工作對你的限制和影響就非常大。在大部分情況之下,你只能再繼續找同行業同領域的工作,因為現在很多工作都需要你有工作經驗,如果你沒有相關行業的工作經驗,那你就根本沒有機會去其他行業。

有的大學畢業生在第一份工作做得不順利的時候,或者他們突然發現自己對這份工作並不感興趣時,他們就會選擇跳槽,但是很多人的跳槽都是漫無目的的或者沒有目標性的跳槽,甚至有的人還會跨行業跳槽,而這勢必就會造成一步錯而步步錯,最終很多人只能失去他們在職場上的有利地位。

在職場上,頻繁跳槽真的是一種不好的習慣嗎?

二、被迫無奈的跳槽

其實作為大多數人來說,他們選擇跳槽並不是因為他們主動的意願,跳槽只是一種被迫的行為。很多大學畢業生在參加工作以後,他們把職場的環境想象得很好、很完美,同時他們對職場也抱有很大的期待,但是當他們參加工作,當他們見識了職場上的很多人和事情以後,他們才會恍然大悟,原來他們曾經想象的職場生活和他們實際經歷的職場生活竟然是兩種情況。特別是作為一些應屆畢業的大學生來說,他們在沒有參加工作的時候,他們會想象當他們剛進入一家公司以後,公司會給他們提供專業的培訓,公司裡面員工會很好相處,同事之間就像個同學一樣,公司裡面的福利待遇也非常好。但是當他們參加工作以後,當他正式進入職場後他們就會發現,他們曾經的想法都是一種學生思維式的想法。其實,職場就是一種利益交換,職場人需要拿出自己的真本事來為自己贏得各種各樣的利益,同時,職場上在與人相處的時候,你也不能給老老實實的只管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職場上你同樣要學會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因為職場上你不傷害別人,不利用別人,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別人就不利用你,別人就不會在後面搞點小事情。職場的環境也比我們想象的要複雜的多,畢竟很多人進入職場的終極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多賺錢,所以我們經常會發現,有的人為了爭奪一定的名利和地位,他們就會使出各種解數,甚至有的人還會在背後給你穿小鞋,在領導面前打你的小報告馬,他們似乎會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擇手段。

有的職場人的適應能力比較強,他們的抗壓能力也比較強,或許他們可以在這種職場環境當中生活得好一些;而有的人當被別人利用了以後,或者當自己無法在這個公司裡面繼續幹下去的時候,他們就會被迫無奈的選擇跳槽。

在職場上,頻繁跳槽真的是一種不好的習慣嗎?

三、刻意地跳槽,為以後的事業做準備

在職場上,有些人的表現卻和別人不一樣,別人跳槽是為了獲得更高的職位或更高的報酬,但是有的人跳槽,他們卻另有目的。在這些人當中,有些人由於他們的家庭條件比較好,他們自己也心懷一顆創業的心,所以他們會選擇有目的的跳槽。但是作為剛畢業的大學生來說,在選擇創業時,他們既沒有資源,也沒有人脈,也沒有金錢,他們更不懂業務。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有些人就會制定出一條曲線創業的策略。比如有的人會覺得,他要創業,首先他需要懂供應鏈、財務、銷售、管理、業務等。於是從畢業開始,他就先給自己大概定了一個計劃,他要想辦法把這些事情都做一遍,於是他就開始制定計劃並付出了行動。所以你會發現有的人有一段時間在做管理,一段時間又在銷售,過了不久他又在做財務相關工作。最後等到時機成熟以後,他就會把這些年所積累的資源、人脈、和他對業務的理解都統一整合起來,然後自己開始正式的創業。

但是上面所說的這種情況是大多數不能這樣去做的。對大多數人來說,一方面,大多數人都需要在一個垂直的領域裡面長期積澱才會做出效果。如果你經常在不同的行業和職位上切換,你就無法在一個領域裡面做到高深,同時你還會需要花費很多的精力去學習別的東西;另一方面,如果你想在不同的行業,不同的領域裡不斷切換,首先你要需要一顆強大的內心,同時你還需要有過強的學習能力。因為很多的工作不是你想去做就有機會去做的,你需要相關的資質證明,同時你還需要學習相關的知識,只有你真正的懂這些東西以後,別人才會讓你去做這件事情。

所以針對這種想通過跳槽來為以後做準備的準創業人,首先他們的家庭條件就要比一般人要好一些,只有這樣他們才能有這樣的機會去頻繁的跳槽,不然你可以試想下,如果你經常跳槽,你的公司和收入必然不穩定,那到那個時候,如果你連生存吃飯都有問題,那你還拿有什麼資本去跳槽呢?同時,如果你想這樣去做,你也要對你以後的發展做出很好的規劃,只有這樣,你才能在這個基礎上做一些錦上添花的事情。如果你看到別人經常跳槽,然後你也學他們不斷的跳槽,那你一定會死的很慘。畢竟每個人的條件不一樣,每個人的背景不一樣,每個人所做事的目的也不一樣。所以在做很多事情時,我們都只能夠借鑑,不能照搬。

在職場上,頻繁跳槽真的是一種不好的習慣嗎?

四、對自己的要求很高,一直想不斷突破自己

在當前的職場上,很多人對頻繁跳槽的人的第一印象並不是很好,因為在他們的理念當中,他們總會覺得頻繁跳槽的人要不就是沒有什麼能力,要不就是他們的心態太浮躁,還有就是他們一直處於迷茫狀態,他們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該幹什麼,所以他們才會選擇不斷的跳槽。

當然在跳槽的人當中,有一部分人確實是這樣的。但是還有一部分人,他們卻會因為對自己的要求太高而選擇跳槽。當你打開他們的簡歷的時候,你就會發現,其實這些人本來就很優秀,他們在上學的時候,他們各項成績都很好,同時他們的學校裡面還拿了各種獎項,考了各種證書。所以如果從單一的學習能力來講,他們學習能力一定不差。但是為什麼在畢業以後,他們就會頻繁的跳槽,甚至有的人還會跨領域跳槽呢?

對這種本身就比較優秀的人來說,他們選擇頻繁跳槽只有一個原因,就是他們對自己要求很高,他們一直想不斷的突破自己。所以當他們進入一家公司以後,當他們發現自己的能力完全可以遠遠超過這家公司給他們的崗位的要求時或他們在這家公司完全看不到發展前景的時候,他們就會選擇跳槽。

他們不想浪費自己的時間,他們也不想做一些無用功,他們總會站在長遠的角度上考慮問題。很多人會覺得,如果這項工作幹個兩三年還是現在這個狀況,如果他們不能學到東西,他們每天干的事情就是不斷的重複,那他們就會認為這份工作做的完全沒有任何意義。所以與其繼續在這家公司裡面混日子,還不如跳出去發現新的機會,做一些能夠提升自己的能力的事情。

所以針對跳槽來說,我們並不能老是用單一的眼光去批判這件事情。或許每個人的職場故事背後都有他的邏輯,每個人在選擇跳槽的時候也總有原因。而作為招聘面試官來說,當你在招聘人員的時候,你也不能光從員工跳槽這個角度上來衡量的員工到底行還是不行。畢竟我們經常會看到有的員工簡歷寫得很漂亮,但招聘進去以後,他們卻並不能在公司裡面為公司創造太多的價值;而有的人,雖然他們在不斷的跳槽,但是你會發現他們每次跳槽都在不斷的進步,他們都在不斷的學習新的東西,如果以後他們有合適的機會時,他們一定會比那些長期在一家公司裡混日子的人要強很多。所以如果我們看待任何事情都能夠從多維度來看待問題,那我們對這個社會的認識就會更加清楚一些,我們對人的認識也會更加徹底一些。

在職場上,頻繁跳槽真的是一種不好的習慣嗎?

五、為了升職、加薪、尋找更好的平臺跳槽

這種跳槽方式是被很多人所接受的,也是被很多人所理解的。作為大多數的職場人來說,他們會選擇在一家公司裡面至少幹兩三年再跳槽。他們之所以會這樣選擇的原因是由於公司在面試人員的時候,他們會考慮員工的穩定性。如果一個人可以在一家公司裡面至少堅持到三年,那至少可以說明這個人的穩定性是很強的,所以很多公司的面試官在招聘的時候,當看到有的人的簡歷上寫著他們在一家公司裡面幹了三年以上,這首先就會打消他們對這個人穩定性的懷疑。同時當一個人在一家公司裡面待到三年以上,他們才能對某一個領域的東西認識的更加透徹,瞭解的更加全面,他們的專業能力和專業素質才會更強。這樣就算以後再將他們調到其他公司去工作,他們也只需要簡單做做調整後就可以馬上順利開展工作了。所以很多面試官在招聘人員的時候,他們優先會考慮那些工作年限比較長,真正為公司做出業績的人。所以對有些人來說,他們在一家公司遇到困難後,他們也會選擇堅持,如果不到萬不得已,如果一個人進入的公司不是特別爛,很多人都會選擇堅持幹下去,同時他們至少會在這家公司堅持三年,這樣他們以後在升職加薪跳槽的時候,他們就會有更大的選擇餘地。

當然,作為職場人來說,如果你能夠在一家公司幹到三年以上,然後再通過跳槽去新的平臺完成升職、薪資翻倍的理想,這當然是一種理想化的狀態,也是很多職場人所向往的狀態。我相信很多職場人在參加工作以後,他們都希望自己能夠在職場上升官發財。

但是想象是美好的,現實卻是殘酷的。縱觀我們當時的職場環境,我們就會發現,現在的職場環境也是魚龍混雜,再加上職場對人才的選擇也是逐漸的苛刻。在職場上,好的平臺,好的崗位就只有那麼多,而想做這樣的工作,你不光要有高學歷,同時你好要經驗豐富能力強。所以很多人在面試時候,他們總會有那麼幾項要求無法滿足,最終他們也只能和好工作擦肩而過。所以很多人最終就不得不選擇去一些相對較差的平臺,然後在相對較差的公司裡做著平凡的工作。有的人如果運氣不好,他們還會弔到另一個坑裡面去,當在一個坑底呆的時間久了之後,這也會打擊他們的積極性,甚至還會影響他們的心態,所以這也會從一定程度上影響很多人跳槽。

因此,站在綜合角度來考慮,如果你想在職場上工作,首先你要想清楚你以後到底要做什麼?你以後的發展方向和發展道路是什麼?作為職場人來說,如果你想靠著自己的專業能力和專業知識在當前的職場上逐步高升,獲得更高的薪資和待遇,那你就要選擇一個行業和領域,然後專心的幹下去。同時當選好一個平臺以後,你也要懂得堅持。因為很多時候,當你在一個領域沉澱下去以後,你才能夠真正的獲得一些過硬的技能和能力,而這些能力就是你下次跳槽去其他公司和平臺的籌碼;同時,如果你進入職場的初衷是為你以後的創業做準備,那你也可以有針對性的去選擇一些和你要創業領域相關的公司去工作,這樣你的工作才會更有針對性,等到以後你真正開始創業的時候,等到你以後需要相關的資源、人脈、經驗的時候,你才能夠順利的做好過渡。

在職場上,頻繁跳槽真的是一種不好的習慣嗎?

說白了,我們每一個人最終都是在為自己工作,你在職場的路到底能走多遠,這完全取決於你初始的選擇和你的堅持。我們經常會羨慕有的人在職場上做到很高的位置,拿到了很高的工資,或者有的人在職場上工作了一段時間以後就出來創業了,最終他們還創業成功了。其實很多人的成功並不是偶然的,都是一種必然的結果。或許有的人在很早之前,他們就已經悄悄的為自己做好了計劃,他們就已經考慮到了五年甚至十年後的事情,或許你對他們曾經走過的軌跡並不是太認可,但是最終他們所取得的成就和結果確讓他們自己很滿意。或許這些人才是真正的人生贏家,因為他們是真正為自己活著,他們也更清楚的知道自己該去往哪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