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遲上學時間即將全國推廣,老師該幾點上班?

非凡之藝術


看到這個信息的時候,一開始非常驚喜的。

在我們小時候,上學的壓力非常小,課本少,幾乎沒有作業,作業更與家長無關,因為那個時候家長几乎都不識字。

現在的孩子二三年級的書包都有幾十斤,作業多的不得了,而且還需要家長參與,我就親自處理過孩子的難題,我就想不明白,孩子做這麼難的數學題有什麼意義呢?

而且早上7點半之前必須到校,夏天還好些,冬天不要說小孩,就連家長都不想起,孩子一路上還有磕頭打盹的,我們都心疼。

現在看到孩子要到8點才允許到校,無疑孩子可以多睡半個小時,家長也可以在家處理一些家務,聽聽音樂,看看書,鍛鍊一下身體。很為這個政策點贊。

至於題主提到的幾點到校合適,我認為既然要求8點半上課,主要提前備好課的,提前十分鐘到校即可。

同時,教育部門要想真正的解決孩子現在的學習壓力,最主要的還是要解決孩子作業壓力,而且作業一定要老師來批改,不能讓家長或者學生代勞。

而且現在有償家教還非常嚴重,我不是說有償家教一定一刀切的取消,而是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需要,可以適當的到有資質的培訓機構給孩子學習一些學校想不到的技能,能夠在學校學到的知識,不應該再去補課,勞民傷財,學生和家長都不勝其煩,這樣的有償家教必須禁止。


煮茶聞書香


首先,從你的問題中我嗅到了一絲對於老師工作時間的仇恨,不要拿老師蹭熱點吧!現實是我所在的學校的上學時間是:早晨7:30到下午5:50!雖然教育局要求八點上課,但學校要求七點半到老師學生必須到校,口頭上減負,大的環境不改變,哪個學校敢減?哪個老師敢不佈置作業?還有無償奉獻的早晚自習,每天的作業批改,處理各種學生問題,接受各種上級檢查,偽造各種檢查資料......隔行如隔山,每個職業都不容易!

其次,對於學生,不能打不能罵,不能批評,不能公開成績,不能佈置作業,不能早起,乾脆不用上學不是更好嗎,一點挫折都受不了,一點困難都不用當,把孩子當寵物吧,古人云:玉不琢不成器;

最後,看看家長們對此事的看法:

1 把孩子當成人,而不是學習得高分的機器;別把老師當成神,他們再努力也有不及格的學生;更𣎴要把教育看成萬能的,輕易相信某些專家的屁話。

2 為什麼要限制上學的時間呢,以前我們那個年代只要在上課前到校就好,現在這麼一限制,無形給家長造成了壓力,又不是各個有全職家長接送,很多是送完孩子就要去上班的,這麼一搞,那不是坐等遲到?公司可不會為因推遲上學而遲到買單的,這個損失誰承擔?

3 不要每天閒著沒事,想著一出是一出,這個命題有毛病,一定是外行人的提問,老師的工作和職業性質不能用上下班來衡量的,老師的上下班時間是幾個小時?晚上批改作業備課算不算上班,放學解決學生之間矛盾算不算上班,和家長聯繫和溝通或把家長叫到學校商量孩子學習情況算不算上班?家訪、輔導,寄宿制學生管理,學生的起居住等問題算不算上班,學生校內教育或校外教育算不算上班?是不是就課堂上的八小時?晚自習呢?


遊戲大咖王


推遲上學時間,是為了保證學生擁有充足的睡眠時間,促進學生的身體健康發展。如果學生的身體素質是“1”,學業成績就是“0”;倘若“0”前面的“1”沒了,後面跟著再多的“0”也無濟於事。故此,全國推遲學生上學時間勢在必行。

對於以校為家,終年住在學校的老師而言,無論上學時間如何推遲,就算學生推遲到下半夜來學校上課,對他們的影響應該也是不大的;但對於早出晚歸坐公交車或者騎電驢去上班的老師而言,學生推遲上學就是他們的福音,按照常理,學生推遲半個小時去上學,老師們也相應可以比以前晚30分鐘來到學校督促學生參與學習。

我身處一所普通的鄉村小學,我們學校也從上學期以來開始實行推遲學生上學時間的制度:學生在早上7:50之前不得進教室,家長必須估計好孩子從家到學校的時間,如果從家到學校所需要的時間是十分鐘,那家長就必須在7:40的時候從家裡出發,可以晚來10分鐘左右,但不得提前。

這個制度執行下去之後,出現了一個比較奇葩的現象:每天早上7:10左右,校門口總會出現一大堆學生圍在一起。我們學校的校門口就在馬路邊,而馬路上出現一大片學生的身影,情況看起來相當不妙……這到底是為什麼呢?原來,我們學校的很多孩子都是留守兒童,由爺爺奶奶監護著。而這些大爺大娘一直都比較忙碌——早上七點左右,他們就要到田地裡忙著幹農活。

那麼問題來了:他們要去上學的孫子怎麼辦?總得把孫子護送到學校去呀!於是,這些大爺大娘就以不變應萬變:依然和從前一樣,早早把孩子扔到校門口,至於孫子睡眠夠不夠、會不會在校門口邂逅交通事故,他們是一概不理的。在他們看來,只要把孫子扔到校門口,接下去所有的事情都是老師的;在他們想來,孩子什麼時候去學校讀書,哪有他們去地裡鋤草重要?

我們的校長也找這些家長理論,各個班級的班主任也紛紛開家長會,但這些上了年紀的監護人就是“虛心接受,堅決不改”:“我不幹農活,我吃什麼?孫子吃什麼?你們老師要養我一家人嗎?”

校長沒有辦法,只能這麼做:學生“選擇性推遲”上學——你想推遲就推遲,你不想推遲給我老實呆在教室裡晨讀;老師到校時間則與原來一樣,必須比最早到校的學生早一點,以免發生不必要的偶發事故。

你孩子的學校開始實行推遲上學的制度了嗎?執行得怎樣?推遲上學利大還是弊大?歡迎在評論區暢所欲言。


微雨潤苗


全國中小學生將全國中小學生是否將迎來“春天”?且看:


一、新聞背景。

自從浙江省發文:從3月1日起,全國小學、初中和高中學生每天在校集中學習時間分別不得超過6小時、7小時和8小時。小學一二年級學生早上最遲到校時間不得早於8:00,上午上課時間不得早於8:30。


目前黑龍江和江蘇等都已經發表《意見》,表示支持!即將在全國推廣實行。

二、推遲上學的好處

推遲上學可以緩解“上學早,放學早,接送難”矛盾;可以讓孩子多睡半小時,給孩子提供了充足的睡眠時間,這有助於提高學習的效果。青少年的身體機能每天正常運轉要比成年人晚2小時,“讓青少年早上7點起床,就好比讓成年人早上5點起床”。

三、個人觀點:

1.出發點是好的。推遲上學能讓家長和孩子們多睡一會,睡個“安穩覺”。從形式上做到了讓學生“減負”,但是在目前的教育制度下,如果不解決中小學生作業多,升學壓力大等問題。家長和學生又怎麼能睡個“安穩覺”?

2.一刀切,缺乏人性。對於一部分上班族的家長而言,早已經習慣原來的作息規律,又得重新調整。再加上早高峰擁堵等問題,如何保證家長能放心上班?



歡迎關注“唱歌的小青蛙”,我將隨時為你分析教育動態!

如有不同看法,可以留言交流!謝謝!


唱歌的小青蛙


幾年前的一個冬天,鄭州一對姐弟兩個早上天不亮就去學校,結果過馬路時被車撞,弟弟身亡。

這事,就發生我住的小區旁邊,那姐弟倆個就住在我的小區。當時,鄭州的幾家報紙進行了報導。報紙還呼籲,別讓孩子起那麼早上學了,孩子太苦了。

筆者就此還專門寫過文章,認為企業事業機關單位都八點半,九點上班,為什麼讓孩子7點半到校。

今天,看到全國要全面推遲上學時間,非常的高興,孩子上學早,放學晚,在學呆的時間過長,是課業負擔過重的表現。中小學生必須減負,推遲上學就是減負的重要體現。



至於說孩子們推遲上學了,老師是不是要晚到學校。筆者認為因校因人而宜吧。管理人員,行政人員一定要按正常的上班時間點上班,至於教師,可以推遲一些。因為沒有學生在學校,教師早去學校沒太大必要。

大家認為是這樣嗎?


小桔燈


很多時候,我們的很多決策都是上層設計,精英設計,並沒有講究群眾路線,一廂情願一刀切,而不是實事求是,從實際出發。

推遲上學時間就是其中一個政策,表面上是為了讓學生多睡一點,但實際呢?我們先看文件。文件是這麼規定的:從3月1日起,全國小學、初中和高中學生每天在校集中學習時間分別不得超過6小時、7小時和8小時。小學一二年級學生早上最遲到校時間不得早於8:00,上午上課時間不得早於8:30。

這麼規定真的會解決家長和學生的問題嗎?原來基本都是7:30到校,8:00上課,現在減少了半個小時,學生就能多睡30分鐘嗎?不可能的,非但如此,這30分鐘,卻給家長帶來沉重負擔,且無法調和,整個生活節奏都給打亂了,按原來的節奏,家長和學生的步奏是一致的,並且可以在7點和8點之間選擇,但改變之後,每天幾乎家長都要遲到才能實現送孩子的狀況。

現在學校還有一個一廂情願的政策是學生學生早放學,按照政策規定,小學生在校時間六小時,意味著學生三點之前學生就得離校,那麼距離五點家長下班時間還有兩個小時,該怎麼辦?

給出的建議是,上培訓機構,也就是說,每天有的孩子需要花錢解決那兩個小時的問題的,這真是天才的曲折的變相的想法。

至於老師幾天上班,該幾點還是幾點,不會改變的,只是會輕鬆點而已。


韓東言




1、走讀制學校。這是這次推遲上學的主要對象,主要面向人口集中的城市或鎮區。以前這類學校大多是8點上課,因為部分學生很多七點多一點就到校了,所以學校一般要求老師7點到校。這次江蘇黑龍江等率先在全國推行延遲上學,讓孩子多睡半小時,之後估計跟進的省份會很多。上課時間延遲到8點半,那麼老師上班時間也應該相應延長到7點半。

2、寄宿制學校。這類學校大多是農村或是城區中學,學生分散,交通不便,家長精力有限,所以學生在校寄宿。大多數寄宿制學校晚上要上晚自習,寄宿制小學晚自習時間不長,只有一個多鐘頭,上完自習就睡覺。多數學生在八點半前能安然入睡,早上7點起床朝讀。他們的睡眠時間約有10.5小時,睡眠比較充足,因而沒有必要延遲起床,延遲了學生也睡不著。寄宿制學校大多給老師們提供了住房,因而大多數老師跟學生一同起床上班,只是值日領導老師稍微提前15分鐘就行。



學生是主體,一切從學生髮展出發,這是教育的宗旨。老師什麼時間上班,什麼時間下班要看學生什麼時間開始到校,什麼時間全部離校。延遲上學,走讀學校老師也可延遲到校,相應延遲放學。寄宿制可以按以前安排不變。

這樣,你願意當農村學校老師住下來,還是當城裡學校老師天天跑跑趕趕?


文軒閣


推遲上學時間,個人認為不應該一概而論,應該分冬天和夏天合理調節上下學時間,夏季天亮的早,中午熱,可以早上早點上課,下午晚點上課,冬天早上晚點,晚上早點放學,根據各地氣候不同合理調節上下學時間。


應該根據季節的變化來決定到校和上課時間。學生的學習時間縮短,會不會影響將來的高考?更重要的是學校能培養出德、智、體優質的學生,社會需要各方面的人財。使學生將來走上社會,能有能力適應社會。


建議要減輕小學生作業負擔,有些作業是重複做我看不必要,同時還要減輕小學生書包份量,一個小學生書包可能有十幾斤重實在不可思議。希教育主管部分認真督查,真正關心小學生們身心健康。




關於補課:學校教學面向全班學生,難以照顧學生的個別差異,並且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靈活性有限。而課外的個別教學在某種程度上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可以進行對教材的複習和預習中發現的問題的輔導,使學生打下堅實的基礎,也可以進行對學科內容相關學習中的疑難問題的輔導,拓寬學生的視野,發展學生的思維。個別教學最顯著的優點在於教師能根據學生的特點因材施教,使教學內容、進度適合於每一個學生的接受能力。



孩子的發展水平有三六九等,有的孩子說一遍就會了,有的說10遍還濛濛的,孩子的家庭教育,學習習慣也差異很大,這就造成必然孩子成績的差異,但是我們的評價確是唯一的,我們的目標也是單一的,大家都想考個好大學,這就造成課外補習的大量需求,高考不改,社會對人才的評價不改 ,補習肯定停不了。


深思瓶


一、推遲上學多方受益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沒有好的身體怎麼能夠有充足的精力來完成學習。至於那些要求學生7:30就到校的學校確實有點太殘忍。8:30前到校是很合適的。老師、家長、孩子都比較歡迎。

二、老師無疑早於學生

那老師幾點到校?學生雖然8:30到校。老師不可能也是8:30到校。一般來說教師要比學生提前20分鐘左右到校。學校可以通過提供教師免費早餐的待遇避免教師遲到,這樣就可以讓老師起床洗漱就來上班,為教師提供便利。



三、輪流值班教師喜歡

對於個別學生家長上班比較早,所以他們會很早把學生送到學校,這種情況怎麼辦呢?安排教師輪流的方式解決這一問題。每週三名老師7:50到校值班監護早到學校學生的安全。


教師工作確實辛苦!不過,推遲上學大家受益。


明白說教育




老師在這個問題上其實沒有太多的話語權。這個決定於上級教育行政部門。我認為老師們應該八點上班吧。其實說實話,老師的工作真的不只限於八小時工作時間之內啊。比如,拿個最常見的例子來說,現在幾乎每個學校都有工作群,每個班級都有班級群。不管什麼時候,在群裡都可能發佈一些通知和臨時的工作,很多時候,學生家長會問老師各種各樣的問題,老師一旦回覆不及時還可能會引起非議。

有人可能說,你們當老師的一天才上幾節課啊?那麼老師的工作只是限於上課嗎?不是,而且遠遠不只限於上課。老師上課只是工作中的一部分,或者是一小部分,老師在上課之前要備課,下課以後要批改作業,課間還要輔導學生,課間還要組織學生參加各項活動,等等等等。除去這些,還有許多隱性的工作,比如,老師要參加各種各樣的培訓,還要幫著做一些其他的工作,而且好多時候佔用的是雙休日。



總之,老師的工作千頭萬緒。我說這些不是發牢騷,而是想讓不是老師的人更加全面的瞭解教師這一職業,對教師多一點理解,少一點誤會,讓這個社會多點兒和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