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君創投:喜馬拉雅完成40億人民幣融資簽約,估值240億人民幣

喜馬拉雅完成40億人民幣新一輪融資簽約,騰訊、高盛、泛大西洋資本參與投資,投前估值200億人民幣,投後估值240億人民幣。喜馬拉雅已經完成VIE架構的搭建,本輪融資將於近期交割。同時,喜馬拉雅已經啟動港股上市準備工作,將於2019年下半年正式登陸港交所。

6年前,有一個創業遇挫的團隊,將打翻身仗的目光轉向了音頻領域,目標是打造一個開放的平臺“用聲音來分享人類智慧”,但當時應者寥寥。

6年後,這家名為喜馬拉雅的公司從8個人擴張到1600人,成為音頻行業絕對龍頭,而4.7億的用戶與500萬名主播的規模,也引來各路風投踏破門檻。

最新數據顯示,喜馬拉雅目前總用戶規模突破4.7億,平臺內共有500萬主播,其中包括20萬名認證主播;市場佔有率為73%,活躍用戶日均收聽時長超過135分鐘。

如此豐沛的“聲音盛宴”,其實發端於一個“創業之心不死”的創業狂人——餘建軍。

弘君創投:喜馬拉雅完成40億人民幣融資簽約,估值240億人民幣

餘建軍

低谷時創立喜馬拉雅

做聲音的生意

“在喜馬拉雅平臺內,不是隻有‘一個山頭’,而是‘群峰’,每個細分領域的‘知識網紅’,都能夠佔領各自領域的‘山頭’。”

喜馬拉雅FM聯合創始人、聯席CEO餘建軍這樣形容喜馬拉雅FM的生態。

餘建軍是福建人,生性喜歡自由創新。

1998年,餘建軍從西安交大航空航天學院力學專業畢業,先後創立了傑圖軟件、街景地圖項目城市吧(出售給百度)、虛擬世界項目——那裡世界;

2012年創立移動音頻平臺——喜馬拉雅。

連環創業歷經沉浮之後,他認為創業到最後不是做技術,而是做人才、組織、資本、運營等方面的有機結合,是在幫人織夢、構建希望。

喜馬拉雅是他作為聯合創始人的第五個項目。這公司名雖寓意高峰,但創業時餘建軍卻幾乎是跌到了人生的谷底。

2012年喜馬拉雅創業時,餘建軍的上一個項目“那裡世界”的100多個員工跑得只剩下8個。“那是我們最艱難的時候,我開始懷疑自己。”餘建軍曾回憶道,“當時我35歲都過了,好像人生戰鬥力最旺盛的時期快過去了,但是創業夢還是那麼遙遠。”

“好在我還是一個比較自嗨的人,我當時天天要聽一下馬丁·路德·金的演講,只要聽幾句話,就好像充滿電了。”餘建軍表示,當時他在筆記本上寫下“夢未竟 心不死”六個字。

2012年8月成立的喜馬拉雅FM,於2013年3月上線音頻分享平臺。在過去幾年裡,始終是完全免費的模式。通過上游內容的PUGC模式,將中游的大數據撮合,完成下游的智能終端分發,構建完整的音頻生態圈。

弘君創投:喜馬拉雅完成40億人民幣融資簽約,估值240億人民幣

2016年6月,喜馬拉雅FM開始行業內首個付費嘗試,上線精品付費專區,為內容創業者提供產品梳理、體系建立、發行、商業變現等一整套孵化體系。

音頻的伴隨屬性迎合了人們對碎片化時間的利用需求,通過音頻這一載體,喜馬拉雅FM為互聯網輕教育創新提供方法和工具,讓用戶的各類技能學習得以在多種場景下體系化完成。

領跑行業先鋒

構建音頻生態圈

作為行業領軍者,喜馬拉雅FM在領先發展的同時,後續競爭者也不斷取得新的進展。

今年1月3日,荔枝FM獲得5000萬美元D輪融資。此輪融資由老牌基金蘭馨亞洲領投,新興媒體和互聯網投資平臺EMC跟投,泰合資本獨家擔任融資顧問。

與此同時,車載音頻運營商考拉FM獲得了來自一號資本及時尚資本等機構聯合注入的A輪融資。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9月,蜻蜓FM也完成了由微影資本和百度領投的近10億元人民幣融資,該輪融資也創下了互聯網音頻行業的單輪最高融資紀錄。

各個行業優勝劣汰的速度都在加快,音頻領域各家也處於這一階段,遺留下的幾家平臺,競爭態勢愈發明顯。

在分眾化傳播的時代,決定用戶選擇某一種移動音頻產品的關鍵因素有兩個:能否為用戶節省時間,以及能否以快速高效的方式獲取實際有用的知識。

但不同音頻平臺發展模式並不完全相同,餘建軍認為,各大移動音頻產品之間競爭的焦點在於:如何基於用戶需求快速觸達受眾,增加用戶的使用時長,同時基於產品延伸形成的社群,將平臺內的內容生產者、用戶綁定在一起。

所以,挖掘更多優質IP和優質內容,就成了喜馬拉雅FM格外關注的重點,也是喜馬拉雅FM實行優質內容獨家簽約策略的原因所在。

喜馬拉雅FM成功的構建了一個音頻生態圈。通過PGC+UGC+獨家版權,輔以完整的粉絲打賞模式,喜馬拉雅FM可以保證音頻內容持續產出。

除了自身產出的音頻內容之外,“喜馬拉雅Inside”開放平臺和相關智能硬件也幫助他們接入了更多品牌的音頻內容。這其中,喜馬拉雅對於知識付費概念的炒作以及音頻IP的創造使得他們可以在整個音頻市場中佔據領導者的位置。

對音頻的未來,餘建軍寄予很高的希望:“喜馬拉雅FM從來都不只是一個音頻APP,當我們做到足夠牛的那一天就把FM給去掉,因為我們做的是一個音頻生態圈。”

喜馬拉雅FM也在試圖通過“硬創新”構建完整音頻生態圈,通過語音控制實現智能家居、智能穿戴的音頻播放,實現移動互聯“新聲活”。

弘君創投:喜馬拉雅完成40億人民幣融資簽約,估值240億人民幣

創業成功最關鍵是人才和資本

餘建軍說,有創業精神的人本身就是稀缺人種,如果在初創期能得到聰明資本的第一筆投資,讓創業者可以專注做自己擅長的事,可能會更加事半功倍。

喜馬拉雅的崛起,與一位天使投資人密不可分——證大集團創始人、董事長戴志康。餘建軍坦言,戴志康是他兩個創業項目的天使投資人,二人結識於“那裡世界”的創業項目,正是這份機緣,成就瞭如今的喜馬拉雅。

在拿到戴志康的天使投資之後,喜馬拉雅的融資更加順利。2013年2月,喜馬拉雅IOS上線,在APP store好評率高達95%。水到渠成,喜馬拉雅在2014年3月拿到A輪1150萬美元融資,由SIG(海納亞洲)領投,KPCB(凱鵬華盈)等跟投。

據最新瞭解,喜馬拉雅本輪完成40億人民幣新一輪融資簽約,騰訊、高盛、泛大西洋資本參與投資,投前估值200億人民幣,投後估值240億人民幣。喜馬拉雅已經完成VIE架構的搭建,本輪融資將於近期交割。

“我們對融資的核心要求是,必須保有董事會多數席位,投資人必須尊重公司的商業邏輯,不要催我們上市。認可這一點是談投資的前提。”餘建軍此前曾表示,喜馬拉雅想做的事情還很多,希望佈局4、5線城市乃至農村市場,並利用喜馬拉雅的內容和用戶行為數據資源優勢,圍繞人工智能、物聯網戰略進行佈局,專注於用戶的精準內容服務。

作為一個連環創業者,餘建軍自信自己對創業頗有心得體會。

他認為,創業成功最關鍵的是“人才”和“資本”。人才是互聯網領域最核心的變量,資本是配套變量。“有創業精神的人本身就是稀缺人種,哪一個互聯網的創業者不是身經百戰死中求生?如果在初創期能夠得到聰明資本的第一筆投資,讓創業者可以專注做自己擅長的事,可能會更加事半功倍。”

餘建軍就是個極具創業精神的人。“如果最後我們還是什麼都沒幹成,我也認了。這就是我要的生活方式,我就喜歡探索這種別人沒做過的事,然後保持每天充滿能量的狀態。至於結果,有好結果當然最好,沒有好結果,也認了,因為這就是自己做的選擇。”這是餘建軍創立喜馬拉雅初期對自己說的話,今天,他仍然這樣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