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把景泰藍做成了轉經輪,可能是唯一一個拒絕過川普的手藝人

他把景泰藍做成了轉經輪,可能是唯一一個拒絕過川普的手藝人

潛心修習的極大耐心,加上與時俱進、大膽嘗試的智慧與魄力,是他守護自己所愛之物的秘訣。

這是手望為你講述的第173個故事

編者 / 盡歡

他把景泰藍做成了轉經輪,可能是唯一一個拒絕過川普的手藝人

——

美國總統特朗普自上任以來便馬不停蹄地到世界各地訪問,2017年11月特朗普攜夫人梅拉尼婭訪華。也就只有這位不按常理出牌的美國總統會在緊張的國事訪問之餘,還用了整整一個下午的時間在故宮“閒逛”。

他把景泰藍做成了轉經輪,可能是唯一一個拒絕過川普的手藝人

特朗普與夫人在故宮留影

故宮博物院裡,在一系列美輪美奐的展品前面,一位工藝美術大師向特朗普介紹了這一系列在幾百年前用宮廷技藝製作的藏品。

看著由明清一直傳承到現當代的藝術珍品,聽著繁複製作技藝的介紹,商人出身的特朗普忍不住問了句後來被各大媒體傳為趣聞的話:“這件賣嗎?”

雖說此前特朗普並不瞭解中國傳統工藝品,但這次他看上的這批藝術珍品還真顯出他的眼光獨到。

製作它們的技藝是“燕京八絕”之一,這種藝術品古時候主要供皇帝和後宮嬪妃們把玩使用,所以說它是一門宮廷藝術。據說乾隆四十四年除夕年夜飯,只有乾隆皇帝的餐具是這種工藝品,而群臣則只能用金銀瓷器。可見它在宮廷中的地位之高。

它就是景泰藍,全稱銅胎掐絲琺琅。由於其在明代景泰年間獲得了史無前例的發展,又一般多外飾藍色釉料,故習慣稱之為景泰藍。

景泰藍是在銅胎上利用掐絲技術做出各種繁複的圖案,再使用琺琅顏料填充後反覆燒藍,磨光鍍金之後製作完成的一種傳統藝術品。

他把景泰藍做成了轉經輪,可能是唯一一個拒絕過川普的手藝人

景泰藍文物

儘管後來特朗普並沒有如願以償地真的買走我們的文物,卻在手藝人的指導下嘗試學習了景泰藍的點藍技術。

這名指導特朗普的老師傅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景泰藍的代表性傳承人,也是北京琺琅廠的總工藝師。見到特朗普之前,他就已曾作為非遺傳人分別在APEC會議和“一帶一路”高峰論壇上展示景泰藍的製作技藝。

他是鍾連盛,一個四十年如一日地做著景泰藍傳承這件事的手藝人。

出席過各種重要場合的他,依然喜歡以“手藝人”自居。他在國際名流面前談笑風生的形象,很難讓人和一個終其一生默默鑽研景泰藍製作技藝的人聯繫到一起。

但是“藝高人膽大”這句話,說的就是他。

從初中畢業開始學習景泰藍製作,他已有了40多年的景泰藍製作經驗,向別人介紹這門他已經瞭如指掌的繁雜技藝的時候,多年的積澱自然會帶給他無比的從容與自信。

他把景泰藍做成了轉經輪,可能是唯一一個拒絕過川普的手藝人

鍾連盛

每製作一件景泰藍,都彷彿完成一項集體的修行。因為它不僅繁複枯燥,要求製作者一絲不苟耐心磨活,還必須要有一個完整的團隊來相互配合,分工完成。

景泰藍可謂中華民族多種傳統工藝的集大成者,銅胎製作涉及到青銅的冶煉、鍛造技術,釉色製造涉及玻璃的熔鍊技術,掐絲階段涉及金屬的雕刻、鑲嵌技術及寶玉石的鑲嵌技術等等。

一件完整的景泰藍需經歷設計、制胎、掐絲、燒焊、煮活、重複多次的點藍燒藍、磨光及鍍金後方能出爐。

景泰藍製作的第一道工藝叫做“制胎”。用紫銅經過捶打、鍛接、打磨成景泰藍的胎體。

他把景泰藍做成了轉經輪,可能是唯一一個拒絕過川普的手藝人

制胎

據老一輩景泰藍工藝大師張同祿回憶,他初入行時就經歷了很長一段時間的制胎學徒生涯,沒有這好幾年的基礎,在景泰藍上是做不出什麼成就的。

接下來要把繪製好的複雜圖紙花紋拓印在銅胎上。先利用尺規在銅胎上描繪出經緯墨線進行準確的定位,隨後將花紋一筆一劃地精準拓印在瓶身上。

他把景泰藍做成了轉經輪,可能是唯一一個拒絕過川普的手藝人

拓印花紋

再利用在五金店專門定製的鑷子、繞金棒、刻鉗子等專業工具,根據拓印的花紋製作出銅製花紋模子。這個過程被稱為“掐絲”。

掐絲可以說是景泰藍製作工藝中最複雜的一步,要用銅絲一點點地彎曲、纏繞、凹凸,塑造出瓶身各種複雜的花紋。

仿製故宮收藏的一個不足半米高的勾蓮紋天球瓶景泰藍瓶時,光是掐絲部分就花費了專業掐絲師傅長達三個月的時間。而鍾連盛自己從前跟師傅學習掐絲的時候,也是為了學好一個個關於掐絲的小技巧反覆地練習,把指尖逼出了鮮血都不敢多休息。

他把景泰藍做成了轉經輪,可能是唯一一個拒絕過川普的手藝人

掐絲

完成掐絲工作以後就是利用白芨調製成的純天然粘合劑將鋼絲圖案黏合在銅胎上。景泰藍製作工藝的每一步都需要無比的細心與耐心。

他把景泰藍做成了轉經輪,可能是唯一一個拒絕過川普的手藝人

粘合

接下來又是通過一項集古人的智慧而成的工藝技術——“釺焊”來使銅絲與銅胎緊緊結合在一起。這項工藝被稱為“燒焊”。

他把景泰藍做成了轉經輪,可能是唯一一個拒絕過川普的手藝人

燒焊

經過燒製的瓶身表面附著著大量融化後的焊藥及白芨灰燼,這時就需要徹底清洗以免影響下一道工序。

用清水沖洗過後還要將瓶身置於稀酸溶液中進行長時間泡煮。古人給這一步驟起了個富有詩意的名字——“煮活”。

經過稀酸泡煮過後的瓶身宛若新生,瓶身繁複美麗的鋼絲花紋是身體新生的緊密一部分,瓶子就像是從灼燒後重新活過來一次一般。

他把景泰藍做成了轉經輪,可能是唯一一個拒絕過川普的手藝人

煮活

據說有些前來參觀景泰藍製作工藝的外國人就喜歡購買一些製作到“煮活”步驟的景泰藍半成品,將其作為銅藝術品收藏。

景泰藍只製作到一半便已被當做高級藝術品收藏了,可見其成品的藝術價值之高。

他把景泰藍做成了轉經輪,可能是唯一一個拒絕過川普的手藝人

景泰藍半成品藝術品

銅製部分全部完成之後,便由點藍技師和燒藍技師接過手來給予景泰藍瓶進一步的挑戰。

上百個琺琅顏料盤堆疊在一起,同種顏色間有些只有極細微的差距,全憑點藍技師多年的經驗及個人的藝術修養將各種顏料填入銅絲勾勒出的縫隙中。

他把景泰藍做成了轉經輪,可能是唯一一個拒絕過川普的手藝人

點藍

點完第一遍藍之後燒藍技師將景泰藍瓶送入1200攝氏度的熔煉爐中進行“燒藍”。使顏料凝固在瓶身上並喚醒它們原來的亮色。

難度是講究火候,燒藍技師需要在兩分鐘左右時間裡憑肉眼的觀察及多年的經驗來找出既不因燒藍不足而使顏料不均,也不因燒灼過度而使顏料蒸發前功盡棄的準確時間點。

點藍和燒藍的步驟往往需要重複3-4次,以使燒藍後的顏料與銅絲花紋高度基本平齊為準。

燒藍後的景泰藍因為是手工製作,顏料不能達到完全平齊。因此需要通過磨光步驟來使得瓶身平滑。

他把景泰藍做成了轉經輪,可能是唯一一個拒絕過川普的手藝人

磨光

磨光技師被稱為整個景泰藍工藝的“技術總監”。在磨光的同時他還需要檢查前面的製作有無任何問題,及時指出並進行修繕。

磨光後的景泰藍將迎來它完工前的最後一步——鍍金。

他把景泰藍做成了轉經輪,可能是唯一一個拒絕過川普的手藝人

鍍金

任何一個景泰藍藝術品都需要經歷如此繁複的步驟才能製作出來,無數次的打磨給予它常被行外人誤認為是瓷器的滑潤外表,而一次又一次的爐火燒灼又使它擁有了金石的璀璨質感。

就算在製作工具跟技巧獲得了大量改進的現代,仿製一隻明景泰藍瓶也耗費了鍾連盛團隊整整一個季節的時間及數位熟練的手藝人大量的心血。

因此,明清時代宮廷造辦處製作的精美景泰藍藝術品,讓今天的我們只能用歎為觀止來形容。

他把景泰藍做成了轉經輪,可能是唯一一個拒絕過川普的手藝人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期,景泰藍行業曾經陷入史無前例的低谷期。甚至被業內人士稱為“景泰爛”以暗諷市面上景泰藍的粗製濫造。

然而鍾連盛四十年如一日地守護著這門傳統技藝,從未想過放棄。

幾十年來,他不僅仿古,而且積極創新。

他跟團隊探索出“大面積無絲潤色工藝”,讓景泰藍這門外來工藝不再只能表現處處絲紋密佈的圖案,還能表現更符合中國人審美的“留白”圖案。

他把景泰藍做成了轉經輪,可能是唯一一個拒絕過川普的手藝人

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荷夢》系列作品

他甚至突破了景泰藍只能做瓶瓶罐罐的“成見”,為企業設計大型景泰藍室外噴泉,為新加坡的佛牙寺設計大型景泰藍轉經輪,為北京APEC會議室設計景泰藍室內裝飾工程。

他把景泰藍做成了轉經輪,可能是唯一一個拒絕過川普的手藝人

新加坡佛牙寺大型景泰藍轉經輪

雖然現在,鍾連盛師傅已經退下了製作景泰藍器物的前線,卻留下了許多技藝精湛的弟子,更用自己無可替代的經驗大膽地嘗試創新,將景泰藍帶入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甚至帶出了國門。

一門傳承了幾百年的技藝,就是有了他這樣精於手藝且敢於創新的手藝人,才能夠繼續延續。

“儘自己最大的可能,挖掘自己最大的潛力,做好景泰藍的傳承。”鍾連盛是這麼說的,也始終這麼做了。

他把景泰藍做成了轉經輪,可能是唯一一個拒絕過川普的手藝人

傳授技藝

鍾連盛及景泰藍行業的沉浮興衰為我們帶來的不應僅是對他的堅持的感動,還應該有對於傳統工藝傳承的思考。

民間很多優秀的手藝人默默堅守著將要被時代所淘汰的各種珍貴的手工技藝,但假如我們要真正地做好傳承,堅守傳統是不夠的。

譬如曾經用於計時的沙漏,手藝人再堅守傳統將其製作得計時如何精準都比不過現代的鐘表,通過創新來找到它在現今時代中諸如作為裝飾品之類的價值才是這門古老手藝的新生之道。

像鍾連盛先生一般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不斷創新,“緊跟時代,貼近生活”才是讓傳統工藝煥發新的生機的好方法。

人文紀錄片 《手藝Ⅱ——景泰之藍【景泰藍】》

新浪文化短片 《大國匠人·遇見非遺S01E03-堅守四十年,景泰藍已是我生命的全部》

——

他把景泰藍做成了轉經輪,可能是唯一一個拒絕過川普的手藝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