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的想法和評價,你怎麼看待?

別人的想法和評價,你怎麼看待?

美國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把人類的需求分成5類: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愛和歸屬感需求、尊重和自我實現需求。我們是社會人,是群居者,在物質生活即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得到滿足時,我們更趨向於追求更高層次的需求即渴望得到其他人的認同、尊重、自我價值的體現。

為了融入群體、得到別人的尊重和認同,我們就要受到和接受別人的評判,有支持、認同的,有反對、嘲諷的,每個人對此接受的程度不同,所產生的反映也就不盡相同,有接納,失去自己的主見的,有不予理睬,堅持“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的,有淡然接受,反省自身,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堅持自我的。在我看來前二者都不是很明智的選擇。

接受型

別人的想法和評價,你怎麼看待?

全部接納型的人會因為別人的誇獎而開心好久,因為別人的否定而難過很久,不管那種都很容易迷失自我聽了別人的評定,放棄自我後,你就不再是你,你活成了別人的樣子。

在日常生活中也經常有這樣的情景,媽媽說孩子不適合打籃球,孩子也就覺得自己不適合,就不再玩籃球了,白白的浪費了自己180的身高;老師說學習很重要,其他的都可以暫時放一下,所以學生把注意力全放在了學習上,而忽視了其他方面的發展,自理能力很差;領導說你做不來這個事情的,所以下屬就不再去嘗試完成那件工作,男友覺得女友身材不好,於是女孩就去整容,整的“前凸後翹”的。

其實我認為大部分人還是有自己的主見的,但是他們對自己不夠自信,或者太過注重別人的看法和評價,特別是自己親近和看重的人,別人說不行,你就否定自己,停止自己追尋的腳步,自己的思維意識很容易受別人的影響,這類人其實生活的並不幸福。

但是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每個人的情況都不一樣,別人的評定很有可能是在不完全瞭解你的情況下做出的,所以如果這時候你放棄去思考,妥協了,那你就迷失了自己。

反抗型

別人的想法和評價,你怎麼看待?

有些人對待別人的評定,逆來順受,有些卻要堅持自己的觀點,進行反抗,他們持著“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的原則,過分的堅持自我的,“一意孤行”。

叛逆期的孩子大部分就是這樣,父母老師親人越說什麼,他們越不做什麼,完全不接受別人的觀點和意見,一定要對著幹。

對於成年人來說,可能不會那麼衝動,他們往往選擇默默的在心裡生氣,不發聲,什麼想法和話都憋在心裡,他們害怕自己說出來做出來的得不到認同,被嘲笑,寧願“死要面子活受罪”,而選擇畏畏縮縮、選擇無為,默默反抗。

其實擁有自己的觀點固然重要,但我們是社會人,必然要跟周圍的人產生聯繫,如果你切斷這種聯繫,那就很容易犯錯,別人的評判雖然是基於自身的經理經驗而做出來的,但肯定有一定的合理性存在,所以需要相互借鑑,相互交流,不斷完善自己的想法和觀點,切勿閉門造車。

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型

別人的想法和評價,你怎麼看待?

電影《奇蹟男孩》種的主人公奧吉臉部有傷疤,在剛上學的時候受到了同學的嘲諷,他就覺得自己很醜,否定自己,不配有朋友,不配去上學,自暴自棄,但是他的家人一直都沒有放棄他,安慰和開導他,讓他學著接受自己的樣貌,接受和包容來自別人異樣的眼光和嘲笑,他重拾信心,結合自己的幽默和聰明、善良,去結交朋友,融入同學之中,最終他通過努力成功了,得到了人們的認可,人們都說他是個奇蹟。

我們不需要刻意去討好別人,所以不管別人對自己的評價是怎樣的,我們都要學著要學著克服對不同聲音和被否定的恐懼,用包容、接受的心態去面對,但不要忘記自己內心在想什麼,想要得到什麼。畢竟一個人的眼界和知識是有限的,所以我們需要結合別人的評定,對應自己的實際情況,不斷完善自己的計劃和目標,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然後不用語言而是用行動和結果來證明自己,獲得別人的尊重和認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