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石界的那些傳言,你信了嗎?

信息大爆炸的時代,很多事情真假難辨。玉石行業也經常有一些所謂的“金科玉律”,很多人都信以為真。今天小編就整理出了一些不靠譜的傳言,一起來看看你有沒有中過招呢?

一、和田料價值最高,俄料、青海料都比不上

其實這是個誤區,和田玉雖然價值很高,但是和田玉中也有高低檔之分,低檔和極品價值相差甚遠

而其他玉石中也有著不少價值極高的精品,俄料和青海料的總體價值雖然比不上和田料,但是頂級的玉料也不比一般和田玉差,所以千萬不要以為只要是和田玉一定比其他玉石價值高!

玉石界的那些傳言,你信了嗎?

二、青花都是籽料

“青花都是籽料”曾是得到廣泛認知的“行業誤傳”,直至本世紀初市場上開始湧現的葉城山料青花將其徹底打破。

葉城青花又被稱為“葉城黑白料”,也有人蔑稱其為“類青花”。其實在此之前,且末、黑山料早就有山料青花出產,只是產量質量都不高,被人忽視。

總之,青花既有籽料,也有山料,品質說話。

玉石界的那些傳言,你信了嗎?

三、去原產地買玉石更便宜

一般人有“去原產地買玉石更便宜”的想法可以理解,因為按照一般商品的理論,在原產地購買確實可省去很多中間成本,價格相對低廉,並且可選擇性多。

但玉石作為一種特殊商品情況有所不同。

事實上,越是原產地越是魚龍混雜,價格可能越高

一般遊客去玉石原產地的時候,很難接觸到真正的拿貨渠道,只能在大型商場或者路邊的商店購買,往往很容易被騙,而且可能還會面臨“投訴無門”的情況。

玉石界的那些傳言,你信了嗎?

四、古玉比新玉更值錢

很多人都認為玉石就像古董一樣,越老越有價值。

確實,古玉有著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這也是古玉最具價值的體現。但是古玉可能在漫長歲月裡被磨損,也可能古玉的材質在如今並不值錢,玉質並不一定好,故不能說古玉一定比新玉值錢。

新玉也有著自己的價值,新玉的開採工藝製作工藝的先進性與時代性是古玉所無法比擬的。

因此不能武斷地說古玉一定勝過新玉。

玉石界的那些傳言,你信了嗎?

五、玉石有輻射,孕婦不能佩戴

有傳言說:“玉石有輻射,會影響人的身體健康,甚至影響胎兒成長,孕婦不能戴!”

其實相關科學家早就證實,目前市面上絕大部分珠寶玉石都不具備放射性,沒有什麼輻射,相反常戴還能養人。

以翡翠為例,可分為A、B、C貨。A貨翡翠是天然翡翠,佩戴上沒有任何問題,B貨翡翠經過酸洗漂白注膠處理,而C貨翡翠則經過染色處理。B、C貨因使用了化學品,對於人體來說還是有安全隱患的,而天然的玉石並不會對人體產生不好的影響

不過懷孕不宜戴手鐲,倒也有其道理。因為懷孕的人四肢會浮腫,可能會對手腕造成壓迫。因此,懷孕期間建議先將手鐲取下。

玉石界的那些傳言,你信了嗎?

六、玉不離身,就是要時時佩戴

有一句俗話叫做“人養玉,玉養人”,很多人都認為玉石需要時時佩戴,只有每天都佩戴在身上才能滋養玉石。

其實玉石和人一樣也需要保養、護理。有些時候,我們是不應該佩戴玉石的。當天氣炎熱或者劇烈運動時,人們會流很多汗,這時候就不能再繼續佩戴,需要將玉石取下來進行清洗,否則只會讓玉石被汗液侵蝕。

玉石界的那些傳言,你信了嗎?

七、玉石都很堅硬,不怕磕磕碰碰

很多人認為玉石都很堅硬,不怕磕碰。

但是這種認知是錯誤的。硬度高不等於不怕摔。即便是鑽石,這樣硬度達到10的寶石,也會被摔碎的。另外,坊間流傳,用牙刷沾著牙膏刷珠寶可清潔,這是不對的。因為牙膏中所含的高硬度研磨顆粒物質,在刷洗珠寶的過程中,會磨損到寶石玉石的表面。

玉石界的那些傳言,你信了嗎?

八、玉飾上的僵/綹/花等佩戴久了會消失

把玩和佩戴玉石的過程中,是會有看得到或者感受到的變化,但那是人在接觸玉石的過程中種種有機、無機物質使玉質及顏色發生的變化,並不會有什麼“治癒”作用,都是一些包漿或者油脂,起到改善光澤的作用。

玉石界的那些傳言,你信了嗎?

九、窮山惡水能“撿”到玉石

窮山惡水、荒郊野嶺、世界邊緣……不管你在哪兒,都是有可能撿到漂亮的石頭的,但是它們幾乎不太可能是寶石或玉石。因為你別看平時見到的那些寶石的裸石很小,但是它們都是從礦場裡,費盡千辛萬苦才挖出來的。

所以,普通人幾乎不可能隨便在地上,就能撿到一顆價值連城的石頭。

玉石界的那些傳言,你信了嗎?


傳言不可盡信,希望大家都能少掉幾個坑,從小白漸漸成為玉石界的老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