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來來往往,來日並不方長


生命來來往往,來日並不方長

前段時間一個小女孩的畫在網上刷屏,把很多人都看哭了。

今天,放學,媽媽沒來接我

生命來來往往,來日並不方長

媽媽不愛笑了

有一天她剪了短髮

生命來來往往,來日並不方長

媽媽的頭髮越來越少了

我看見她哭了

生命來來往往,來日並不方長

是不是我好好畫了

媽媽就會永遠和我在一起?

生命來來往往,來日並不方長

畫中是她38歲美麗動人的媽媽。

天有不測風雲,前不久,媽媽抽到了一張爛牌,被診斷為印戒細胞癌,而且是胃癌中最兇險的一種,生命危在旦夕。

這位媽媽第一次感到原來死亡離自己那麼近,她哭著說:我才38歲,人生的路才走過一半。我的寶貝女兒太小,她還沒來得及記住媽媽的樣子,還有我年邁的母親和90歲的公公……

人總是這樣,到了生死關頭,才發現自己還有那麼多事放不下。生命來來往往,來日並不方長。

別把最好的留到最後,總有些意外猝不及防地打亂你的陣腳。

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個先到來

2016年,一篇悼文在朋友圈刷屏,那是春雨醫生的創始人張銳的妻子寫給驟然離世的丈夫:

“我嫁給你的時候,你無車,無房,沒有存款。現在你走了,你還是沒給我買過車,買過房,你也沒有保險,沒有理財,我們,甚至沒有時間和精力要一個孩子。”

2016年10月5日,春雨醫生CEO張銳突發心肌梗死。不到兩分鐘,這個互聯網界冉冉升起的新星和世界說了再見。

張銳妻子哭著說:“他就是個流氓,如果再給我一次機會,我堅決不會選擇跟他在一起。”

是啊,他生前還答應妻子,去機場接她,10月份一起去臺灣做人工授精;等到2018年,他就從公司脫身,帶著她去周遊世界。

而一轉眼的功夫,他再也沒有時間了。他不用去醫院了,也不能去機場接老婆,甚至連要孩子的心願都消散了。

生活充滿了變數,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個先到來,就這樣悄無聲息地奪走你的一切,甚至一聲招呼都不打。

不要把最好的留到最後

當年,岳雲鵬父親去世的時候,他遠在德國演出,沒來得及看父親最後一眼。這個平時嘻嘻哈哈的小夥子在臺上突然崩潰……

生命來來往往,來日並不方長

後來,他寫了一首歌,表達自己的悔不當初:“如果有個直達天堂的電梯,我一定不顧一切去看你,讓你看看我的兒女,長得像我又像你……”

這大概是所有為人子女最遺憾的事吧:拼盡全力,想給父母最好的,可越過山丘之後,卻發現無人等候。

這種失去至親的無能為力,是任何名聲,金錢都無法治癒的。

季羨林就曾不止一次地自責懺悔:我千不該萬不該離開了母親,世界上無論什麼名譽,什麼地位,什麼幸福,什麼尊榮,都比不上待在母親身邊。

比起說“我愛你”,更珍貴的是“我能有機會陪陪你”。因為,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除卻失去至親的遺憾,還有一種悔恨是:我不是害怕與現實交手,而是不曾有勇氣許諾天荒地老。

去年九寨溝地震,一個好友在朋友圈裡刷屏祈禱:只要你回來,我什麼都不要了,車子,房子都不要了,我只要你。而她的男朋友在九寨溝生死未卜,音訊全無。

她特別後悔,因為前幾天兩個人還為了究竟要不要結婚吵架,她賭氣沒跟著去旅遊。得知地震的那一刻,她都快瘋了。

後來,她終於撥通了男友的手機,電話那頭那個1米9的男子漢嚎啕痛哭:嚇死我了,我差點以為見不到你了,我還沒娶到你呢……

直到劫後餘生那一刻,我們才明白:只要最後是你,其他都不重要,我孩子的母親是你,我餘生四十年給你,我的計劃只與你有關。

不要把最好的留到最後,最怕跑贏了時光,卻弄丟了對方。

這世間,除了生死,都是小事

李開復曾寫過一本書《向死而生》:真正生病了以後才知道,其實健康沒了什麼都沒了。

他在2013年時被檢查出淋巴癌4期,生命很有可能只剩下短短100天。

這個獨角獸公司的CEO,萬千青年追捧的創業領袖,在這一刻才意識到:這世間,除了生死都是小事。

他終於捨得放下自己肩上的擔子,為了自己,也為了深愛的妻子和女兒勇敢地與癌症博弈。

他不再沒日沒夜的加班,不再留戀於無意義的飯局,作息規律,積極配合醫生化療,甚至還去做一些曾經以為浪費生命的事情:去爬一次山,去看一場日落……

當年,我第一次讀這本書的時候,還對此不以為然。直到20出頭,我遇上了一次車禍,騎自行車轉彎時,對面車子急馳而來。

被擦過撂倒的瞬間,我還沒來得及害怕,腦子裡就一個念頭:我還這麼年輕,還沒跟喜歡的人告白,還沒給父母承諾的生活,還有好多想做的事沒來得及做……

正如於娟在《癌症日記》所說:任何的加班,給自己太多的壓力,買房買車的需求,這些都是浮雲。

如果有時間,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買車的錢給父母親買雙鞋子,不要拼命去換什麼大房子,和相愛的人在一起,蝸居也溫暖。

生命來來往往,來日並不方長。

願我們在乎的都能擁有,

期待的都會實現,

努力的都被成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