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恭達:有人格者才有詩格、文格、書格

言恭達:有人格者才有詩格、文格、書格

言恭達:有人格者才有詩格、文格、書格

言恭達:有人格者才有詩格、文格、書格

2017年時逢王國維誕辰140週年,歲末年初,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等單位舉辦了“獨上高樓·王國維誕辰140週年紀念展”。

“獨上高樓”,取自王國維“三重境界說”之第一境界:“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不僅喻其令後人望其項背的學問之大成就,亦喻其孤傲的個性和特立獨行的行事風格。言恭達先生在《藝思錄》中對王國維“三重境界說”有過精深的認識:

“王國維‘三重境界說’——‘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王國維主張‘有我’‘無我’的境界,提出要善於‘寫境’與‘造境’。他在此提出了‘有境界則自成高格’。格者,人格也。有人格者才有詩格、文格、書格。格的高低分出人的輕重、厚薄,也成為藝術的一個重要尺度,好作品均有核,格就是作品的核,有核才有生命力,才有根。格,帶給我們關於尊嚴,關於信仰,關於愛和美的聯想。”

何以能“有境界則自成高格”?言恭達先生在《藝思錄》中指出:

“唯以虔誠之心,才能覓到經年不衰的月光。謝絕名利的誘惑與挽留,以生命獨有的軌跡,以敏感而包容的心靈去觀察藝壇世界,溯流探源,求索真諦,靈動於心智,放達到激情,酣暢於氣脈。素志與幽懷相融相滲,提升了作品的寫意境界與層面,書寫出當代人的時代情愫與風采。”

“在當下浮躁的文化生態中,我經常會想到魯迅先生在《兩地書》中寫給許廣平的那段話——‘以現在的我,治我的現在,一步一步地現在過去,也一步一步地換一個現在的我。’一個藝術家更須“無情地時時解剖自己”,牢記古人告誡的: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言恭達:有人格者才有詩格、文格、書格

言恭達:有人格者才有詩格、文格、書格

言恭達:有人格者才有詩格、文格、書格

王國維手跡

言恭達:有人格者才有詩格、文格、書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