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改革開放40周年:吹響全面小康 「號角」 慈利正蝶變重生

紅網時刻慈利8月16日訊(記者 唐小花 通訊員 胡娟)建設才會有新城,建設才能大變樣。40年來,慈利縣城市建設突飛猛進,城鄉面貌煥然一新,社會事業全面進步,社會治安環境不斷改善,居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全面小康的“慈利號角”已經吹響,一座山水洲城正蝶變重生。

改革開放以來,“以人為本”“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深入人心,民生投入逐年增加,決勝全面小康邁出了堅實步伐。我縣共有貧困村134個,建檔立卡貧困人口24294戶86838人。近年來,舉全縣之力向貧困宣戰,緊扣“戶脫貧、村出列、縣摘帽”目標,強化政策落實、工作落實、責任落實,深入實施產業扶貧、金融扶貧、勞務協作扶貧、易地扶貧搬遷、危房改造扶貧、教育扶貧、健康扶貧、兜底保障扶貧、文化科技扶貧、基礎建設扶貧等“十大工程”。截至2017年,已退出61個村、脫貧14255戶53910人。今年,慈利縣確立了整縣脫貧摘帽,73個貧困村退出、2.8萬名以上貧困人口脫貧,2020年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

40年來,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的同時,全縣教育、衛生、文化等各項社會事業也同步取得了長足發展和進步。從改革開放初期教學設備差、師資水平低、教育資源少,到新時代構築“一體兩翼三點漫天星”教育發展新格局,教育事業蓬勃發展,以基礎教育、職業技術教育、高等教育等為主體的教育體系基本形成。從1978年191個大隊社員吃藥全部免費、414個大隊部分免費,到現在全面推行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和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得到根本性改善,全縣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煥發新的生命與活力。

40年來,慈利縣圍繞豐富人民群眾精神生活需要,不斷加大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投入,文化事業欣欣向榮,圍繞人民增收致富,不斷擴大就業規模,城鄉居民收入穩步增加,2017年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22042元、9734元,老百姓的錢袋子越來越鼓,心窩越來越暖,生活水平越來越高。

40年來,慈利縣深入推進“法治慈利”“平安慈利”建設,加快依法治縣進程,狠抓信訪維穩,“警車上的公安局”“車載法庭”、刑事司法和行政執法信息共享平臺等創新走在全省乃至全國前列,重特大惡性案件發案率明顯下降,社會治安秩序好轉,狠抓安全生產,人民群眾的安全感和滿意度不斷提升。

40年來,慈利縣全面加大森林、漁業資源等保護力度,加強水、大氣、土壤等汙染防治,深入推進提升城鄉人居環境綜合整治,積極開展“國家衛生縣城”“省級文明縣城”創建,城鄉人居環境明顯提升,生態文明建設不斷加強。

砥礪奮進謀發展,繼往開來譜新篇。改革開放40年,慈利縣從努力解決溫飽,到今天決戰決勝全面小康、消除絕對貧困,實現了發展史上的跨時代性飛躍。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慈利縣廣大幹部群眾將攜手同心、順勢而為,凝聚起幹事創業的強大正能量,朝著實現“三夢”的宏偉目標闊步向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