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秀區轎子山鎮:發展特色產業 帶動農戶增收致富

“北部茶葉飄香,南部生態觀光,中部繁花似錦,東部牛豬肥壯,西部魚蝦騰躍。”目前,轎子山鎮形成了這樣的產業發展格局。

根據中央、省、市、區農業農村工作會議精神,按照“村村產業全覆蓋,戶戶有增收項目,人人有脫貧門路”的要求,轎子山鎮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指導,圍繞“農業強、農民富、農村美”這一核心,以培植特色產業為重點,大力推進農業結構調整,結合實際情況,大力發展農業產業,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添磚加瓦。

據瞭解,轎子山鎮是安順市西秀區的一個能源大鎮,全鎮總面積84.3平方公里,轄18個行政村2個居委會,112個自然村,總人口60402人,12686戶。近年來,轎子山鎮按照“抓項目強發展、抓產業促增收、抓基礎增後勁、抓民生保和諧”的工作理念,以“產業村村全覆蓋,精準戶戶有門路,突出長短相結合,特色產業為重點,種養加服一起幹”為突破點和切入口,”全力推進全鎮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工作。

目前,轎子山鎮產業主要採取“公司+村支兩委+合作社+農戶”運作模式,以種植“獼猴桃、楠竹、魔芋、辣椒”4個品種為支柱產業。現已種植獼猴桃6000畝、楠竹6500畝、李子5400畝、蔬菜4500畝,建設食用菌大棚312個、200頭養牛場1個、2000頭養豬場2個,正在建設一個養殖規模達2000頭的養牛場和佔地6.8平方公里世界花都田園綜合體與佔地24.5平方公里的生命樹田園綜合體。

西秀區轎子山鎮:發展特色產業 帶動農戶增收致富

西秀區轎子山鎮:發展特色產業 帶動農戶增收致富

西秀區轎子山鎮:發展特色產業 帶動農戶增收致富

8月14日,記者通過走訪轎子山鎮木頭寨、郭家屯、大山村、虹龍村、張官村、青山村,各村利用自身獨特優勢,因地制宜發展產業。

轎子山鎮木頭寨村民周麗華戴上草帽,一早就到辣椒地地裡,同村村民也早早來到這裡,他們開始採摘辣椒。提籃、彎腰、採摘,動作嫻熟。

西秀區轎子山鎮:發展特色產業 帶動農戶增收致富

“這裡沒種辣椒之前,哪有什麼活幹,只能在家帶孫子,想找點錢補貼家用都困難,外出打工又照顧不了家裡,”現年45歲周麗華一邊說一邊嘆氣。

“自從村裡種上辣椒,我可以來這務工,有工資,離家近,可以照顧家裡,一個月還可以拿3000元的工資,”說完,她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繼續手裡的活兒。

據木頭寨村主任吳東林介紹,目前村民採摘的這片辣椒是2018年5月份開始種植的,此前,該地是荒地,通過開墾,這片辣椒地現共有340畝,7到9月份為辣椒採摘旺季,需要更多務工農戶,而這裡多則100餘人務工,少則幾十個,務工農戶每天最少有70元的收入。

西秀區轎子山鎮:發展特色產業 帶動農戶增收致富

走進郭家屯村,放眼望去,大片的朝天椒映入眼簾,郭家屯村村支書吳榮華說,郭家屯村作為轎子山鎮的“千牛萬菜”工程核心區,以種植辣椒,白菜,蓮花白,白蘿蔔等常規蔬菜為主,有1個1000餘畝蔬菜基地,一個300畝茶葉基地,為農戶提供就業崗位。

走進大山村大山富民種養殖合作社,“創新脫貧機制 助推產業發展,”兩行字讓人眼前一亮。據大山村村支書張忠山介紹,該合作社主要是利用長期閒置的荒山發展食用菌產業,有專門的技術人員提供技術指導,目前共有196個大棚,每天務工農戶有幾十個,其中有28人是該村建檔立卡扶貧戶。張忠山說,下一步爭取將大棚擴大至300個,通過引進技術,自己生產菌棒,做大做強這個產業。

西秀區轎子山鎮:發展特色產業 帶動農戶增收致富

西秀區轎子山鎮:發展特色產業 帶動農戶增收致富

虹龍村、張官村、青山村三個村均種有獼猴桃。虹龍村、張官村採用獼猴桃與辣椒套種的方式,有效實現了農戶短期收入與長效發展相結合的機制。其中,青山村獼猴桃100餘畝,走進該村種植園,樹上掛滿了獼猴桃,讓人垂涎欲滴。

西秀區轎子山鎮:發展特色產業 帶動農戶增收致富

轎子山鎮人民政府副鎮長馬瑜說,轎子山鎮充分利用獨特的區位優勢、氣候優勢、資源優勢、交通優勢,因地制宜佈置產業,不斷挖掘農業潛力,通過產業發展帶動農戶增加務工收入,分紅收入等。此外,他表示,根據省裡的批示,夏秋季行動令已經吹響,轎子山鎮對現有產業進行精心管護的同時,還要有效用好綠野芳田平臺,為轎子山鎮各個村找平臺,找市場,讓村民,讓合作社生產出來的產品有銷路,走農業產業化經營的路子,突出農產品的地域特點,以優勢特色農產品滿足消費者日益增長的需求,佔領農產品市場。以高效化提升產業水平,以生態化實現可持續發展,讓轎子山鎮的群眾生活越來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