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整天和外国人打交道,用10年时间,在北京开了11家超市

这个天天和洋东西打交道的超市老板,不是什么名牌大学的高材生,更不是什么"海龟",而是一位只有初中文化的打工仔。他,叫卢旭东。

因为家贫,卢旭东初中毕业就辍学回家务农了。为了生活他来到北京打工,从小吃苦长大的他开始在鸡尝建筑工地给人家做小工,辛辛苦苦两年后,他发现自己根本就没赚到什么钱。

男子整天和外国人打交道,用10年时间,在北京开了11家超市

于是,卢旭东决定去三里屯市场卖菜。当时由于妻子王建平怀着孩子,他叫上了妻妹王建英一起干。

卢旭东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段时间西葫芦卖得特别好,卢旭东很难进到货,即使偶尔运气好,抢到一些,也都是人家挑剩下的小个儿……正在卢旭东一筹莫展时,这小个儿的西葫芦却给他带来了商机。

那段时间,细心的卢旭东发现,光顾他的外国顾客明显多了起来。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他发现老外挑菜,不仅要蔬菜新鲜、水嫩,还喜欢个头小而饱满的,和我们中国人爱挑大个儿的习惯刚好相反。百思不得其解的卢旭东和许多熟人都说起这事,最后一个朋友告诉他,这是东、西方审美情趣差异和饮食习惯不同的缘故,西方人认为小巧的菜品不仅好看,而且营养价值高。

男子整天和外国人打交道,用10年时间,在北京开了11家超市

卢旭东的店发展并不顺利,因为做得太红火,遭到同行嫉妒,各种各样的打击接踵而来。正在这个时候,一些外国朋友主动帮助卢旭东把三里屯的店搬到了酒仙桥,卢旭东的店也越开越多,搞起了连锁经营,甚至在郊区大兴承包了一片土地,建立了自己的蔬菜基地。

"我们没经验,摸着石头过河,就从蔬菜摊做到了今天。"王建平总结不出什么生意经,卢旭东也始终不认为自己有什么经营之道。

"这的服务很好,虽然员工都不怎么会英文,但他们都很和善。而且这里能买到许多我一直很喜欢的东西,别的地方都没有。"一位来自北欧瑞典的顾客说。

男子整天和外国人打交道,用10年时间,在北京开了11家超市

如今,卢旭东也有自己的一套管理方法,每天开着车去各个店抽查,看看货摆得好不好,顾客满意不满意。

也许"说"和"做"之间确实存在很大的距离,卢旭东和王建平说不清他们到底付出了多少,但他们却一步步地做到了今天。

从摆地摊卖菜,到"珍妮璐"蔬菜连锁店,再到如今在寸土寸金的京城繁华地段拥有的11家颇有模样的小超市,卢旭东用了10年时间。

本文来自生意我最行,创业家系授权发布,略经编辑修改,版权归作者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 关注创业家公众号(ID:chuangyejia),读懂中国最赚钱的7000种生意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