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年前做一雙貴婦的皮手套,竟少不了狗屎和人尿

200年前做一雙貴婦的皮手套,竟少不了狗屎和人尿

再奢侈的皮具,也逃不開這段和屎尿打交道的發家史。

這是手望為你講述的第201個故事

編者 / 流子 出品 / 手望

200年前做一雙貴婦的皮手套,竟少不了狗屎和人尿

——

皮具,幾乎融入到了生活的每一個角落。愛美的女生的衣櫃裡,總會有一隻珍藏的真皮包包,商務人士也少不了一雙精美鋥亮的皮鞋。但是難以想象的是,哪怕是在現代,市場上售賣的皮具中,有一部分仍然需要經歷千惡萬臭才能製成。

200年前做一雙貴婦的皮手套,竟少不了狗屎和人尿

一張動物身上剝下來的皮,在成為堅韌耐用,不會腐壞的皮革之前,經歷最重要的一步就是鞣製:加入各種不同的鞣劑,讓生皮的性質發生改變,變成真正可用的皮製品。

現代最常使用的就是植物鞣劑和鉻鞣劑,前者從植物得來,後者則是化學合成,在工廠中應用廣泛。但在1858年,鉻鞣劑誕生以前,最廣泛使用的鞣劑,竟然是野狗的糞便和人尿。

200多年前,巴黎還是個沒有衛生概念的城市,四處臭氣熏天。而東部製革業發達,更是產生嚴重汙染。當時製革廠環繞的比耶夫爾河,由於排入過多有毒廢棄物,在整治的時候直接被埋在了兩米深的地下。

如果說當時巴黎西部的屎尿屁氣味雖然燻人但不致命的話,東部的臭氣不僅讓你想吐,還會讓你的身體也垮掉。

200年前做一雙貴婦的皮手套,竟少不了狗屎和人尿

衛生學先驅讓·諾埃爾·阿萊,當時曾靠自己的鼻子和紙筆,走遍當時臭氣熏天的巴黎,記錄不同的氣味和來源,試圖改善巴黎惡劣的衛生環境。但是隻有皮革廠,他讓他的學徒一個人去。在那裡的半個小時,學徒的舌頭和嘴巴都腫了,喉嚨也被灼傷,不停地乾嘔,嘴巴里長滿了潰瘍……

回來之後,學徒跟阿萊說,你以後絕對不要踏進製革廠。

200年前做一雙貴婦的皮手套,竟少不了狗屎和人尿

而這“致命”的臭氣,來自當時製革行業必不可少的幾樣原料:皮革上刮落的腐爛油脂和皮毛、腐蝕性極強的石灰水、狗屎、鳥屎和人尿……

貴族小姐一雙皮手套,是當時平民四口之家一週開銷的十倍價格。然而就是這樣昂貴的手套,也必須先經過屎尿的“洗禮”,才能保證其柔軟耐用。

200年前做一雙貴婦的皮手套,竟少不了狗屎和人尿

18世紀女士手套

當然,巴黎並不是第一個用這種讓人反胃的方式製革的城市,用屎糅革由來已久,畢竟早在石器時代,就已經有了皮具。而為了讓皮具更耐用,鞣製法也應運而生。

手工製革行業的發展,就是一部排洩物、腐爛臭氣和有毒物質的交響曲。

從動物身上剝下來的皮,可不是洗洗乾淨刮刮毛就能用的了,不然不僅會很硬,容易爛,而且未經處理的皮,不久就會腐爛,發出惡臭,所以必須進行鞣製這一步。

200年前做一雙貴婦的皮手套,竟少不了狗屎和人尿

現代的皮革鞣製,都會使用機器來進行

用鹽把剛剝下來的皮進行醃製保鮮,直到送到鞣革工人的手中。這時的皮具又大又厚又硬,需要根據不同皮料的厚度,在水裡泡上幾個小時甚至半天的時間。

而這泡了無數生牛皮、羊皮的水池子,就是製造臭味的第一步。想象一下你從菜市場買一塊肉,放了鹽醃好,結果忘記做來吃,一個月之後掀開某個鍋蓋發現它一直在那裡等待,於是你慌亂之中把它衝到了廁所裡,這時候下水道的氣味,大概就是這水池子的氣味了。

200年前做一雙貴婦的皮手套,竟少不了狗屎和人尿

把生皮泡軟到便於處理的程度,就要為了去除雜質(毛髮、多餘的油脂)而做準備,此時腐蝕性極強的石灰水就上場了。

雖然純淨的石灰水沒有味道(就像純水不會導電),但是此前泡過水的牛皮,可不會有人拿去洗,都是帶著水池裡的腐臭味直接開始下一步,這一缸石灰水,同樣令人作嘔。

泡過石灰水,皮裡的角蛋白都已經充分腐蝕,去毛和脂肪就變得相對容易。18世紀的巴黎工人,會用一把長而不利的刮刀把混著腐臭鹼水的動物毛髮和油脂一起刮下,一坨坨屎黃色的廢棄物品就這樣隨意堆放在工作間……

200年前做一雙貴婦的皮手套,竟少不了狗屎和人尿

刮下毛髮和脂肪的示意圖

這之後,才到最噁心的一步:浸泡鞣製。

當時巴黎的鞣製法,簡而言之就是屎鞣法。把新鮮熱辣的狗屎,混入鳥屎,然後倒入冒著蒸汽的熱水和人尿中,倒下去的一瞬間還會有屎尿夾雜的熱氣正面湧來……嘔。

這麼做,是需要利用屎尿裡的細菌,讓它們在熱水中不斷繁殖,與生皮發生反應,使之達到想要的柔軟度,才能做出舒服好用的手套和皮鞋。

當時的工人,需要用手把皮革放到這樣的“混合液”裡泡著,但這已經是相對少的“接觸”了。更早以前,工人甚至會赤腳踩入屎尿混合物裡把生皮踩軟,一踩就是好幾個小時……

200年前做一雙貴婦的皮手套,竟少不了狗屎和人尿

這些人由於長年和穢物零距離接觸,無法洗淨身上的臭氣,幾乎完全與社會隔離。成群的小孩子被僱傭來收集屎尿是很常見的現象,婦女也會收集尿液供皮革廠使用。

當然,狗屎的使用已經漸漸被現代化的鉻鞣劑和植鞣劑淘汰掉了,但是在很多依然沿用手工製革的地區,尿和鴿子屎仍然是必不可少的鞣劑,世代流傳下來的製革法,已經無法隨意被現代化工業取代。

200年前做一雙貴婦的皮手套,竟少不了狗屎和人尿

現存還在使用的最古老的一種鞣革方法,是格陵蘭島和阿拉斯加的一種製革法。

他們一般會用刀或者特別的刮石去掉海豹皮上的毛髮,然後反覆進行敲打,用尿液浸泡讓它變軟。最後,皮革工人(早期大多是女性)會用牙齒來咀嚼海豹皮,直到夠柔軟為止……

200年前做一雙貴婦的皮手套,竟少不了狗屎和人尿

現代運用海豹皮的製品,邊上一圈為海豹皮

不止是阿拉斯加,摩洛哥第三大城市菲斯,也依然採用純人手製革的方法。大型的製革廠裡,有無數用水泥和磚搭建起來的池子,工人們泡在幾乎到腰部的髒水裡,處理生皮。

而水池子裡,是尿,和其他臭得讓人生無可戀的東西。

200年前做一雙貴婦的皮手套,竟少不了狗屎和人尿

菲斯城內的製革廠

只有尿,還不行,鴿子屎也是必不可少的。從屋頂上收集來的幹鴿子屎,要用人手加水,像和麵一樣揉成“鞣劑”,然後倒入特定的水池中,負責這一環節的工人,還要親自到池子裡踩軟牛皮。

200年前做一雙貴婦的皮手套,竟少不了狗屎和人尿

盛夏的菲斯城,室外溫度高達40度,工人需要在鴿子屎池裡連續反覆作業兩三個小時,才能踩出來一張柔韌耐用的好皮。

200年前做一雙貴婦的皮手套,竟少不了狗屎和人尿

然而他們一天的工資,不過區區2美元。經驗老道的工人,也只能多賺個3美元。他們鞣製的皮做出來的皮具,他們也許一輩子都買不起。

200年前做一雙貴婦的皮手套,竟少不了狗屎和人尿

這些工人,每天與屎尿打交道,免疫力比一般人要好許多。但是其他不用排洩物製革,然後被合成鞣劑汙染的城市居民,就沒這麼“幸運”了。

2013年,印度坎普爾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皮具出口城市。這裡80%的廢水都是未經處理就排入恆河,而恆河則是這裡的主要飲用水來源。人們只能用淡藍色的汙水澆灌農田,植物被鉻、鉛、砷等等有毒物質汙染。

200年前做一雙貴婦的皮手套,竟少不了狗屎和人尿

鉻鞣法鞣製的皮具,是藍白色的

鉻鞣劑產生的六價鉻殘留,讓這裡的人患上各種皮膚病,包括癌症;直接排出的甲基異噻唑啉酮(MIT,一種高校殺菌劑)讓他們患上眼疾,視力極差;含有蒽的各種致癌製劑,損害了居民的肝臟和腎臟;福爾馬林和各種砷化物,除了再次損害皮膚、眼睛和肝臟腎臟之外,還會對肺部和淋巴系統造成損傷……

200年前做一雙貴婦的皮手套,竟少不了狗屎和人尿

一位由於長年接觸致癌物而患上皮膚病的印度婦女

200年前做一雙貴婦的皮手套,竟少不了狗屎和人尿

一位患上了肺結核的印度製革從業者

手工業,並不是總能與溫度和細緻拉上關係。植鞣法的改進,讓皮具的質量越來越好,生產的過程也相對整潔環保。但是從令人作嘔的排洩物鞣劑到毒害生命的鉻鞣劑,皮革製作始終有著它的汙點。

一句“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過於老土,但瞭解過皮具與排洩物和有毒物質水乳交融的“發家史”,再看身邊的皮具,是不是有了“刮目相看”的感覺呢?

200年前做一雙貴婦的皮手套,竟少不了狗屎和人尿

TheHistory of Leather Tanning by Dr. Josephine Barbe

TheLeather Tanneries of Fez, Morocco

TheFoul, Fascinating World of Tanning Skins | National Geographic

MOROCCO- THE MEDINA IN FEZ

THEHISTORY OF LEATHER

India: The Toxic Price of Leather

——

200年前做一雙貴婦的皮手套,竟少不了狗屎和人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