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的孩子都離不開這樣的家庭教育……

導讀:

相信很多家長在陪伴孩子學習與成長的過程中,都會或多或少遇到這些困擾:

  1. 不知道用什麼方法教育孩子
  2. 太忙沒有時間陪伴孩子
  3. 不瞭解孩子內心的真實想法
  4. 越是管教嚴厲,孩子越是叛逆
  5. 成績不理想,缺乏學習興趣和動力
  6. 以自我為中心,不懂得感恩
  7. 注重物質享受,喜歡與人攀比

……

那麼以上這些困擾,您遇到過幾個呢?又是否找到了正確合理的解決方法呢?彆著急,小天將通過幾個成功的教育事例來幫您擺脫困擾。

一、言傳身教是最好的教育

陝西省有這樣一個普通農民家庭,家裡的五個孩子全部讀了大學,其中四人更是考上清華北大。這樣的勵志故事著實讓我們敬佩,也再一次有力地證明了寒門學子也能走出屬於自己的輝煌。

優秀的孩子都離不開這樣的家庭教育……

2015年6月,大兒子吳雲峰(老大)順利考入清華大學軟件工程學院,攻讀博士學位。同年,小兒子吳天峰(老五)也被保送到清華大學精密儀器系,攻讀碩士學位;

2017年6月27日,吳大燕(老二)和吳青峰(老四)分別收到清華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專業的博士研究生及北京大學電子通信工程專業碩士研究生的錄取通知書;

小女兒吳改燕(老三)從西安醫學院畢業後,進入陝西省婦幼保健院工作,2017年7月,她辭去工作,開始備考,準備邁進清華或北大的校園。

到底是什麼樣的教育方式能夠開創安塞教育史上的“一門四清華(北大),五子皆才俊”的育人典範呢?

談起對孩子們的教育,父親吳治保談到:“孩子們從小就很懂事,也從來沒有因為學習打過或者罵過孩子。我和愛人都沒什麼文化,教育孩子們用的都是一些土辦法、笨辦法。如果在學校不好好學習,就領回家讓跟著我們一起下地幹活,讓他們體會父母沒有文化要受的苦頭。所幸的是,5個孩子從小就很懂事,學習上都是你追我趕,基本不用大人操心。”

“再苦再累也要把孩子們供上大學,通過知識改變命運。”這是吳治保夫婦對子女教育鍥而不捨的堅持。

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山西臨汾一對夫妻帶著三個孩子生活在60平米的出租屋裡,錢都用來給孩子們交學費,買不起房。今年,他們的小兒子範澤宇以676分的成績被清華大學錄取,大女兒則在哈爾濱工業大學碩博連讀。

優秀的孩子都離不開這樣的家庭教育……

優秀的孩子都離不開這樣的家庭教育……

談及對孩子們的教育問題,父親範玉華說了下面這段簡單卻飽含深意的話:

優秀的孩子都離不開這樣的家庭教育……

“我這3個娃一次課都沒補過,只要是在課堂上老師認真講,孩子們認真聽,就沒有這個補課的必要。我感覺對教育投資是一種最好的投資,在家裡教育孩子就是勞逸結合嘛!該學習的時候要學習,該玩的時候讓他們玩。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最重要的一任老師,如果父母引導不好,一切都是白費。

如果覺得上面兩個事例沒有具體講到教育孩子的方法,那麼下面這些內容或許會讓你有所收穫,有所啟發。

  1. 父母不要做這十件事

香港歌手陳美玲是一位成功的媽媽,不僅自己在1994年取得了美國名校斯坦福大學的教育學博士學位,更是將自己的三個兒子培養成為斯坦福大學學生。而在教育和培養孩子方面,她有著獨特的理念和方式,並且卓有成效。

優秀的孩子都離不開這樣的家庭教育……

1.不要和別人家孩子比較

“比較的多了,孩子就沒有信心,他的潛力不敢給你看到。孩子的自我肯定力非常重要。”

2.不要用物質獎勵孩子

“不可以用物質來獎勵孩子,玩具就是玩了兩三個禮拜就不喜歡了,扔在一邊,不是孩子永遠的朋友。獎勵應該是一件有趣的事情,是家庭可以交流的事。”

3.不要制定每天的時刻表

“很多媽媽教小孩的時候,會給他們制定每天的時間表,做完功課才玩,不是這樣子的,做功課也是玩,玩的時候也是學習,什麼是玩,什麼是學習,我會讓他們分不開。”

4.不要給孩子報課外班

“提高成績的課外班,會給孩子一個這樣的想法:學習是為了分數,那麼多年的補習的費用要是存起來,全家人一起去旅遊,到外面看看反而比較好。”

5.不要替孩子做選擇

“懂得選擇非常重要,從小就訓練他們,讓他們自己選擇。”

6.不要反對高中談戀愛

“戀愛教我們不安,也教我們怎麼去愛護別人。我會教他們一定要有責任。”

7.不要打罵孩子

“教育孩子的時候,不要打罵孩子,跟孩子說清楚,這是最好的教育方法。”

8.不要對孩子撒謊

“儘量不要跟孩子撒謊,要是小孩子不相信人的話,他們的一生都是很孤獨的。”

9.不要因為工作忽略孩子

“媽媽跟孩子在一起的2分鐘、5分鐘,對他們來說就是天堂,對他們的影響是很大的。”

10.孩子發問時,永遠不要讓孩子“等一等”

“孩子問我問題的時候,我絕對不會說等一下。教育是交給他們一點工具,去尋找夢想。”

也許你並非全部認同,但陳美玲的教育理念卻值得每一位父母學習:讓孩子愉快地生活和學習,家長要有足夠的耐心、愛心和包容,要陪伴著孩子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