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这是咱海大的老师!组织“夜跑团”,给学生挨个考场送咖啡,写满3本管理日记……

没错,这是咱海大的老师!组织“夜跑团”,给学生挨个考场送咖啡,写满3本管理日记……

没错,这是咱海大的老师!组织“夜跑团”,给学生挨个考场送咖啡,写满3本管理日记……

灼灼芳华,悠悠四载,又是一年毕业季。在这青春散场的时刻,回望四年大学时光,灯下苦读的身影、恩师殷切的目光、同窗畅游的欢乐和情感失意的迷茫皆在脑海中一一浮现,风景如画的中国海大园又见证了一届学子的成长。依依离别意,浓浓师生情,在这离别的时刻,让我们一起回味那些令人动容的师生之情、同窗之谊,让青春的感动永远驻留海大、长存心间。

没错,这是咱海大的老师!组织“夜跑团”,给学生挨个考场送咖啡,写满3本管理日记……

“有您在,那些感动就永远在”

——记2014级旅游管理班班主任李平

“我是一个感性的人,总是控制不住情绪,但是我觉得今天流泪不丢人。毕竟今天说再见,可能有的人此生就真的不会再有机会相见了。”

2018年6月7日,中国海洋大学2014级旅游管理班的班主任李平老师给即将远行的学生上“最后一课”,一番话语使在场的人潸然泪下。

在学生盖楠楠的印象中,近段时间以来,这已经是班主任第三次流泪,这伤心的泪水皆是因为对他们的不舍与爱的深沉。

没错,这是咱海大的老师!组织“夜跑团”,给学生挨个考场送咖啡,写满3本管理日记……

▴2014级旅游管理班班主任李平老师

今年是李平在中国海洋大学工作的第25个年头,这个班也是她带的第4个毕业班,距离上次以班主任的身份送别学生已过去了整整13年。

谈及承接此班的缘由,李平说,首先是学院工作的需要,班级管理方面老教师也应该做点贡献;其次是自己的孩子与班上“95后”的孩子相差不大,沟通交流起来比较方便。如此以来,李平便做出了与这个班集体相伴四年的决定,他们给这个集体取名“14有爱大家庭”。

这的确是一个充满爱的集体,这份爱首先来自于班主任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心。李平时常拿现在学生的学习条件和自己当年读书的情景作对比,她说,那时候读书是摆脱贫困、改变命运的重要机会,所以大家都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奋发图强,认真学习。而现在的学生赶上了好时代,从小衣食无忧、生活富足,在家长的呵护与宠爱下长大,容易陷入迷茫和空虚,失去奋斗的目标。

没错,这是咱海大的老师!组织“夜跑团”,给学生挨个考场送咖啡,写满3本管理日记……

▴李平老师(前排右二)与学生们在一起

初接班级,她便发现个别学生有迷失自我的现象,男生打游戏、女生看电视剧,有的甚至整个宿舍“沦陷”。

经过深入细致的走访,李平为他们制定了走出宿舍的计划:一是走向操场,她不仅自费请学生去打羽毛球,还组织“夜跑团”,让他们晚间加强锻炼,此举既提升了他们的身体素质,又增强了班级凝聚力;二是走向教室,她选拔了两名学习委员,由他们带领大家去自习,并进行一对一的学习帮扶计划。日积月累,班风、学风逐渐向好。

“细腻、严谨、踏实,终会成就属于你的美!”“卷面整洁得令人不忍落笔多添一字。”这些或充满鼓励或诙谐风趣的话语是李平在学生提交的假期读书笔记上所做的批注。

四年大学,每逢寒暑假,她都会给学生推荐读书清单,让他们撰写读书笔记,并对过去的一个学期进行总结。开学之初,她会逐一检查这两项作业,并进行批注。“希望通过这样一个形式与学生进行互动,让他们开阔视野,反思过去,从而更好地规划未来的学习。”李平说道。而在学生看来,“这种交流方式特别有力量,有纪念意义,有我们老师沉甸甸的爱,我们会一直珍藏。”学生朱晓彤说。

没错,这是咱海大的老师!组织“夜跑团”,给学生挨个考场送咖啡,写满3本管理日记……

▴生活中的李平老师

李平不仅是2014级旅游管理班的班主任,还是《旅游外语》《旅游心理学》等课程的主讲教师。李雯钰对《旅游外语》这门课印象深刻,“这门课是最累、最忙的,学生不仅要预习,分组讨论,还要制作PPT去课上讲,甚至老师还把留学生请到课堂上与我们互动。”面对学生的吐槽,李平有自己的初衷,她说,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需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旅游管理人才,而外语无疑是最重要的敲门砖。

走过风雨,迈过坎坷,回望来时路,学生们早已明白李平的良苦用心。“未来的日子里我会更加努力,让我为之骄傲的老师也能以我为荣”“相比过去,我又进一步爱上了专业课程,其中对我思想上影响最大的就是您”“在一次次的活动中、课堂上,您用知识、道理引领着我们,您是我的榜样”,结课时,同学们把自己的心声凝练于笔端赠予他们的“亲妈LiSa”。

没错,这是咱海大的老师!组织“夜跑团”,给学生挨个考场送咖啡,写满3本管理日记……

▴李平老师(左三)与学生们在一起

在李平办公室的书橱里放着两个奖杯,一个是学校授予她的“优秀班主任”奖,另一个则是学生为她颁发的“最美班主任”奖。前者是学校对她工作的肯定,后者则是学生对老师的感恩与爱的回馈。适逢毕业季,李平说,每每望着这两个奖杯,就会想起与学生一起走过的四年岁月,念兹在兹,此生难忘。

没错,这是咱海大的老师!组织“夜跑团”,给学生挨个考场送咖啡,写满3本管理日记……

▴学生为李平老师颁发“永远的少女亲妈奖”奖

世间最伟大的爱是指向离别的,父母之爱和师生之爱皆是如此。

“最后一课”即将接近尾声,李平如母亲对游子般做着最后的叮咛:“在合适的时候一定要回来团聚,有空的时候多跟LiSa打个招呼,和我说一说你们的工作、你们的家庭还有你们的孩子,有LiSa在,‘14有爱大家庭’就永远在, 我爱大家。”

在李平饱含深情的讲述中,台下学子早已被泪水模糊了双眼,他们一起走上讲台,围拢在恩师身边,为她颁发大学四年分量最重的奖项——“永远的少女亲妈奖”。

没错,这是咱海大的老师!组织“夜跑团”,给学生挨个考场送咖啡,写满3本管理日记……

最幸运的事就是我们在大学相遇

——记2014级食品科学与工程卓越班班主任杜亚楠

对于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的近80名教师来说,她是大家眼中敬业爱岗的同事;对于学院的500余名本科生来说,她是深受大家信赖的本科生教学秘书;对于学院的近500名全日制研究生来说,她是有问必答的研究生教学秘书;对于学院的在职研究生和留学生来说,她依然是任劳任怨的教学秘书;但对于2014级食品科学与工程卓越班的25名同学来说,她却是他们的“女神”,她就是他们敬爱的班主任杜亚楠老师。

没错,这是咱海大的老师!组织“夜跑团”,给学生挨个考场送咖啡,写满3本管理日记……

▴2014级食品科学与工程卓越班班主任杜亚楠老师

毕业在即,骊歌唱响。临别之时,同学们请杜老师为大家录一段视频以做纪念。这让她有些犯难,“我是2016年才接手这个班的,只做了他们两年的班主任,算是‘后妈’。”

短暂的两年,杜亚楠觉得自己并没有为学生做多少事。同学们却不以为然,在他们眼里杜老师是“后来的亲妈”,两年间给予了他们太多的关爱,他们觉得最幸运的事就是在大学里与杜老师相遇。

长期以来,杜亚楠一直担任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本科生教学秘书和研究生教学秘书,一人分饰两角,每天皆有千头万绪、琐碎复杂的教务工作等着她处理,在压力与挑战面前,她累并快乐着。

没错,这是咱海大的老师!组织“夜跑团”,给学生挨个考场送咖啡,写满3本管理日记……

▴杜亚楠老师(中)和学生在一起交流

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2012年她主动向院领导申请担任新生班的班主任。谈及缘由,她笑着说:“多和学生接触,会让自己越活越年轻。”2016年,当她带领的班级毕业时,学院领导又找到她说,2014级食品科学与工程卓越班的班主任离职,希望她把这个班接过来,她欣然同意,并兢兢业业、尽职尽责,用真心和真情为学生的精彩大学生活护航。

没错,这是咱海大的老师!组织“夜跑团”,给学生挨个考场送咖啡,写满3本管理日记……

▴毕业之际,杜亚楠老师与学生们合影留念

“那天是考数学,刚进入考场不久,我们杜老师就来了,从包里拿出一杯咖啡,竟然还是热的,捧在手里暖在心里。”孙红伟至今依然记得2017年底研究生考试时,杜老师挨个考场给学生送咖啡的场景。

同样的感动,2012级的赵守静同学也曾体会过,“研究生考试前夕,杜老师给考研的同学每人准备了一个文具袋,里面除了铅笔、橡皮等文具,还有巧克力、饼干等零食,更令人惊喜的是,她还让女儿为每一个人剪了一个‘喜’字放在里面,期望我们都有喜讯传来。”

杜亚楠喜欢称呼学生为“孩子”,在生活中她也真的把他们当孩子看待,给他们细致入微的关怀。学生赴外地实习,抱怨住的不好、吃的也不好,她不仅安抚大家的情绪,还买了两箱好吃的给他们快递过去;严严寒冬,学生们忙着备考,她买好Vc泡腾片分发至每个人,提醒他们注意身体,增强抵抗力。

没错,这是咱海大的老师!组织“夜跑团”,给学生挨个考场送咖啡,写满3本管理日记……

▴毕业之际,杜亚楠老师与学生们合影留念

2017年9月,学校给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下达了推荐免试研究生的首批名额,曹云睿的成绩刚好排在候补第一名。

“当时心情糟透了,非常的悲伤和焦躁,想专心复习准备考研,可是根本学不进去,就每天找杜老师倾诉,她不仅开导我、安慰我,还用往届学生的经历鼓励我。”后来,学校给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增补了名额,曹云睿顺利入选。

每每想起这段经历,她都对班主任充满了感激,“真的很感谢杜老师陪我度过那段难熬的日子”,曹云睿说。

先后连续担任两个班级的班主任,别人看到的是杜亚楠的累,她却说自己很幸运,有幸用6年时光陪伴两届学生成长。在这一过程中,她不仅有满满的收获,还享受着学生带给她的感动与美好。

没错,这是咱海大的老师!组织“夜跑团”,给学生挨个考场送咖啡,写满3本管理日记……

▴毕业之际,杜亚楠老师与学生们合影留念

2018年4月的一天,正在加班的杜亚楠随手在朋友圈发了一条信息,感叹停暖之后的天气依然很冷。不一会儿,2012级的学生竟然给她送来了暖宝宝。那一刻,她的内心泛起层层涟漪,感慨于学生的细心和热心。

同样的加班夜,她只顾埋头录入数据,待到下班时,发现学生留下的小纸条“2018红红火火,比心”,瞬时间,加班的疲惫一扫而光,她完全沉浸在这份微小而确切的幸福之中。

类似的“小确幸”学生给予她的还有很多很多,学生买QQ糖、溜溜梅等零食时会给她带一份;她嗓子不舒服,学生会连跑几家药店去买药……“我最感动的就是学生没有把我当成一位威严的师长,而是一位知心的朋友。”杜亚楠说,如果不当班主任这种感受是体会不到的。

没错,这是咱海大的老师!组织“夜跑团”,给学生挨个考场送咖啡,写满3本管理日记……

▴杜亚楠老师和学生们在毕业晚会合影留念

作为一名班主任,学生带给杜亚楠的除了感动,还有自豪,这份自豪源自学生的优秀。“2012级的21人中有9人保研,6人考上了研究生。2014级的25人中,有9人保研,3人考上了研究生,还有去世界名校留学的……”言谈间她的脸上洋溢着幸福与喜悦,仿佛是在诉说着自己家孩子的锦绣前程。

又是一年毕业季,面对即将远行的学生,杜亚楠坦然面对,她说:“放手让他们去飞,因为还有保研的学生在身边,我还可以再陪他们3年。”

“我们一起见证历史,也创造历史”

——记2014级海洋科学(中外合作办学)班班主任武文

“同学们的英语水平突飞猛进,外教课程成绩优秀,大学四年,树立了优良的班风与学风,在学习、社会实践等各方面都硕果累累……”

2018年6月14日下午,一场别开生面的班级交流会在中国海洋大学崂山校区教学楼举行,主讲人是2014级海洋科学(中外合作办学)班(简称:2014“中澳班”)的班主任武文老师,听众则是2017级海洋科学(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的同学们。

现场,武文毫无保留地把四年来自己与班上同学共同努力摸索出的宝贵经验和取得的优异成绩介绍给大家,使他们看见一个可期的未来。

没错,这是咱海大的老师!组织“夜跑团”,给学生挨个考场送咖啡,写满3本管理日记……

▴2014级海洋科学(中外合作办学)班班主任武文老师

武文所带的班级是学校首次与海外高校联合举办的本科教育项目,可谓前无古人,开学校先河。因武文拥有在澳大利亚留学的经历,学院领导便把带领第一届“中澳班”成长与发展的重任交给了她。

“知道有困难和压力,但还是想挑战一下自己,与学生一起成长”,回忆起初接重任的情景,武文说,自己的热情非常高涨。正是凭着这份热情与执着,在学校和学院的大力支持下,四年间,她带领学生一边摸索,一边前行,使学生在演绎精彩大学生活的同时定格下美好的青春印记。

没错,这是咱海大的老师!组织“夜跑团”,给学生挨个考场送咖啡,写满3本管理日记……

▴武文老师和学生们交流

“1月19日,对学生进行诚信迎考和寒假期间的安全教育”“6月16日,姜迅、张佳琳咨询国外申研、国内考研和未来就业问题”“6月23日,向吕婷(班长)传达班主任会相关内容,商定班委人选”“7月16日-23日,期末考试成绩分析”……这是武文一直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的内容,密密麻麻记载着四年间班级管理的日常,这厚厚的本子她写了3本。

她时常自我调侃说:“脑子不好使,记不住事,只好写下来。”而在学生看来,这却是班主任为他们着想、对他们负责的表现,字里行间渗透着对学生无尽的爱。

2014“中澳班”属于首创,几乎没有经验可以借鉴,面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与疑惑,她都一一记录在册,并积极向学院和学校职能部处寻求破解之策,逐一给予答复。一时解决不了的,她也会及时告知学生已推进到哪一步,请他们稍安勿躁,专心于学业。

没错,这是咱海大的老师!组织“夜跑团”,给学生挨个考场送咖啡,写满3本管理日记……

▴武文老师与学生一起拍毕业照

“有武老师做我们的后盾很安心,她总会给我们一个满意的答复”,谈起班主任的细心和责任心,班长吕婷深有感触。现如今,这种用心于细微处的理念和态度,以及多种创新性工作思路已在武文所在的海洋与大气学院的班主任队伍中进行推广,一册册凝聚着她智慧与心血的笔记本也在众人手中传阅开来。

“中澳班”的学生在大二之后,既可以选择去澳大利亚的塔斯马尼亚大学学习,也可以选择继续留在中国海洋大学完成学业。一个班分成两部分,武文不仅要照顾好国内的23名同学,还要及时掌握远在澳大利亚的21名同学的生活与学习情况,使他们在外求学无后顾之忧。

没错,这是咱海大的老师!组织“夜跑团”,给学生挨个考场送咖啡,写满3本管理日记……

▴武文老师与学生一起拍毕业照

2016年6月末,赴澳学生启程前往塔斯马尼亚大学,临行前他们一一向武文告别,武文亦是千叮咛、万嘱咐,从此在遥远的南半球她又平添了一份牵挂。当时学生最后一学期的考试成绩还没有出来,澳方学校需要学生提供中英文成绩单,成绩出来的那一刻,武文逐一打印,扫描后及时传给他们。

留在国内学习的黄毓说:“这种跑腿的事本可以安排我们去做,武老师觉得当时我们正在准备期末考试,时间宝贵,就亲力亲为。我觉得她是一个特别会站在我们角度考虑事情的班主任,很体谅我们。”

没错,这是咱海大的老师!组织“夜跑团”,给学生挨个考场送咖啡,写满3本管理日记……

▴生活中的武文老师

学生的事就是最重要的事,四年时光,武文始终把学生放在第一位,风里雨里默默守护着他们。

源于此,学生也愿意把她当做知心朋友,“文文”“武姐”“文姐”,单从学生对她的这些称呼中,便可体会到师生之间那份毫无隔阂的情谊。学生也乐于把学习和生活中的点滴与她分享,无论是新买了一辆二手车,还是刚租了一间公寓,或者是学会了做饭,以及学业上的不顺或者情感上的烦恼,他们都喜欢和这位如同姐姐般的师长诉说。

令武文感到自豪的还有班上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和谐氛围。赵子杰是班上的“学霸”,也是深受同学信赖的班长。对于在澳大利亚求学的20多名学生来说,“子杰大大”就是他们在异国他乡的主心骨。

在塔斯马尼亚大学的图书馆和自习室里时常看见赵子杰为同学们讲解试题、分析难点的身影。张梦竹说:“图书馆最靓丽的一道风景线就是一群人围着子杰听课”,郑琪说:“很感激的事情还有班长子杰,真的是帮助了一整个班的班长”。毕业之际,同学们纷纷在论文的致谢中表达对这位同窗好友的感激之情。

没错,这是咱海大的老师!组织“夜跑团”,给学生挨个考场送咖啡,写满3本管理日记……

▴生活中的武文老师

每当听闻别人赞扬2014“中澳班”班风优良、学风扎实、成长迅速、成绩优秀的时候,武文的内心总是充盈着满满的喜悦与感动。

“有姐姐般的感觉,缓和了高中时我对班主任威严的恐惧”“有这样一位关心我们思想的班主任,感觉很幸运”……大学时光,学生用文字记录下对武文的美好印象,感谢她的一路相伴。

离别之际,武文亦饱含深情地为学生写下毕业寄语:“很开心能做你们大学四年的青春同路人,你们于我更是人生道路上最难忘的可爱的弟弟妹妹们。我们见证了历史、创造了历史……让我们彼此道一声珍重,青春不散场、期待再相逢。”

没错,这是咱海大的老师!组织“夜跑团”,给学生挨个考场送咖啡,写满3本管理日记……

作者 / 冯文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