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國滅亡後,清軍是怎樣對待太平天國將領們的孩子和女兵的?

太平天國將領多被凌遲,他們的後代結局如何?下場悽慘比洪秀全可憐。

眾所周知,在中國歷史上存在有很多比較厲害的風雲人物,時勢造英雄,特定的歷史時期將他們這些原本平凡的群體推到了歷史的風口浪尖。可是,很多人僅僅是看到了這些人表面上的風光無限,而忽略了他們背後為此付出的慘痛代價,正所謂:“寶劍鋒自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機會都是留給那些有準備的人,如果你沒有付出足夠多的努力和汗水,那麼等待你的也只能是鏡中花、水中月而已。

太平天國滅亡後,清軍是怎樣對待太平天國將領們的孩子和女兵的?

可是,“付出不一定有收穫”,意思就是說有些事情並不是你努力過了就會有好的結果,有的時候反而會給你帶來一種意想不到的困惑和痛苦。例如,在中國古代每逢到了一個王朝的末期,就會出現一些令人難以想象的天災人禍,這個時候為了能夠繼續生存下去,很多原本善良無比的老百姓就會選擇揭竿起義。

一旦老百姓放下了手中的農具,拿起了武器反抗統治階級的時候,就會面臨兩種截然不同的命運結局,要麼是“功成名就”,推翻前朝統治,開創出一個屬於自己的盛世帝國;要麼是在此起彼伏的農民起義中,成為別人一統天下的墊腳石。

太平天國滅亡後,清軍是怎樣對待太平天國將領們的孩子和女兵的?

就如同今天我們要講述的太平天國一樣,最多隻能是扮演一個“滿清統治”加速滅亡之下的催化劑,卻始終成為不了壓垮腐敗清政府的“最後一刻稻草”。

相信熟悉歷史的朋友們都知道,洪秀全領導的太平天國起義期初在對抗清政府的過程中,還是取得了一部分不菲的成績。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一種“小富即安”的農民階級侷限性就暴露無遺,“天京事變”讓原本正處在上升階段的太平天國國力立刻就出現了斷崖式的下滑。

太平天國滅亡後,清軍是怎樣對待太平天國將領們的孩子和女兵的?

公元1864年,洪秀全領導的太平天國起義,在中外聯合反動勢力的絞殺之下宣告失敗,而那些在起義過程中逐漸壯大,最終封王拜相的太平天國將領無一例外的都沒有落得好下場。太平天國天王洪秀全在天京被攻破前夕去世,可是曾國藩還是將洪秀全的屍體挖了出來,將他挫骨揚灰。

西王蕭朝貴以及南王馮雲山早就在太平天國起義初期,就死於對清軍作戰的過程中了,東王楊秀清以及全家老小近2萬餘人,在“天京事變”中,被北王韋昌輝悉數殺死,北王韋昌輝最後也因殺戮太重,被洪秀全用計擒殺,最後一個翼王石達開和後來的忠王李秀成皆被清廷凌遲處死。

太平天國滅亡後,清軍是怎樣對待太平天國將領們的孩子和女兵的?

古代封建社會都會講究“斬草除根”,那麼問題出現了,清政府是如何處置那些太平天國將領們的妻子和後代的呢?其實,在面對這個問題上清政府並政府並沒有表現出一絲的憐憫之心,統統處死,因為歷朝歷代的統治者都不會允許有人威脅自己的政權。

而在這些被清廷處死的太平天國後代裡面,有兩個人物最為引人注目,一個是天王洪秀全的兒子洪天貴福,另一個就是翼王石達開的兒子石定忠。

太平天國滅亡後,清軍是怎樣對待太平天國將領們的孩子和女兵的?

太平天國失敗之時,洪秀全的兒子洪天貴福還不滿15歲,不過,清政府卻給予了這位“幼童”類似成人的酷刑“凌遲”,1864年11月18日,洪天貴福被判處凌遲,足足剮了3000多刀。而石定忠就更慘了,石定忠被清廷抓獲的時候才5歲。

當時按照清政府的意思也要將石定忠處以凌遲之刑,劊子手卻說孩子太小,砍不了3000多刀。當時四川總督駱秉章提議將石定忠養到11歲在凌遲,而時任四川按察使楊重雅提出了用石灰堵其口鼻壓斃的建議,最終駱秉章採取了楊重雅的提議,年僅5歲的石定忠還是沒有逃過一劫,可惜了那些太平天國的女兵們,在天京城破前夕紛紛自焚而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