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縣法院:執行局的「小年輕」

映象網信陽訊(記者 吳彥飛 通訊員 梅倩)8月13日上午,信陽市息縣人民法院執行局內人頭攢動,當事人將不大的辦公室擠的滿滿當當。執行幹警熊懿輝合上已經翻過多次的卷宗,胸有成竹的開始了新一輪“談判”。

2012年,剛剛研究生畢業的熊懿輝考入息縣人民法院,初出茅廬的他,歷時六年,從東嶽法庭到路口法庭,從最初的書記員到現在的審判員,無論是業務能力還是與當事人溝通的技巧都提了幾個檔次,他本人更是從翩翩少年郎硬生生熬成了“話簍子”。

小荷才露尖尖角 “執行能手”初長成

2018年6月,執行攻堅進入關鍵時刻,熊懿輝正在此時被調入執行局,歸於執行四組,配合組長陳聰開展執行工作。

從未接觸過執行工作的他為了儘快熟悉工作,每天跟著“戰友們”早出晚歸,查找當事人,定紛止爭。不到兩週,“小年輕”熊懿輝已深刻體會執行工作與審判工作的不同。案件進入執行後當事人之間的矛盾很難調和,對執行幹警也十分牴觸。一方面是高強度的工作壓力,另一方面是當事人的惡劣情緒,身心俱疲之下,熊懿輝意識到需要調整狀態,適應節奏,重新出發。

經過近一個月的學習與磨合,漸漸適應了執行局工作節奏的小熊,慢慢琢磨出了自己的一套工作模式。

小熊的抽屜裡藏了一本筆記本,裡面詳細記錄了他所承辦案件的信息。其中包括案件的執行情況,當事人的矛盾衝突焦點,被執行人的財產狀況、履行情況等等。

每天下班之前,小熊總會掏出筆記本簡單梳理案情並做好執行筆記。第二天一大早則根據筆記再次梳理案情,以防錯漏。

用小熊的話來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我這奔三的人記憶力也不行嘍”除了筆記本,小熊甚至給自己定了鬧鐘時刻提醒自己下一步工作任務。

連續一個月的學習、總結與揣摩終於見到了成效,在短短的一個月裡,憑著自己的韌勁與細心,小熊個人結案近四十起,其中多起案件更是獲得了雙方當事人的滿意。

一個月的琢磨學習,一個月的高強度辦案,僅僅兩個月熊懿輝這位執行局的“小年輕”已經迅速成長了起來。隨著執行隊伍的不斷壯大,越來越多的年輕同志開始嶄露頭角,他們或許尚顯稚嫩,卻都願意懷著一棵赤子之心默默錘鍊打磨自己,為執行工作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新聞線索郵箱:[email protected]

新聞熱線電話:0376—636515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