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鳳凰縣,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國旅遊強縣

湖南省鳳凰縣,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國旅遊強縣

鳳凰縣隸屬於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總面積1751平方千米,總人口43萬。鳳凰縣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國旅遊強縣。

一、歷史沿革

1、唐垂拱三年(687年)置渭陽縣,治今黃絲橋附近,屬錦州。五代後廢。元為思州安撫司五寨洞人等長官司地。

2、明置五寨長官司(治今沱江鎮)和筸子坪長官司(治今竿子坪),屬保靖州宣慰司。

3、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於鳳凰城(今黃絲橋)設鳳凰廳(因當地有鳳凰山得名);四十八年遷治於五寨司(今沱江鎮),屬辰州府。嘉慶元年(1796年)升為直隸廳。

4、1913年改為鳳凰縣。1914年屬辰沅道,1922年直屬省。5、1949年屬沅陵專區。1952年屬湘西苗族自治區,1955年屬湘西苗族自治州,1957年屬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二、地名來歷

約在戰國中期後,一支楚人深入今鳳凰地域,見一山獨聳,狀如鳳凰,故依苗語之音並用楚文字,書寫成“鳳凰”。清雍正四年於此設鳳凰營,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改鳳凰營為鳳凰廳,民國設鳳凰縣,皆緣於境內鳳凰山,實是苗人、巴人、楚人崇拜鳳凰之另一種表徵而已。

三、風景名勝

湖南省鳳凰縣,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國旅遊強縣

1、鳳凰古城。建於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是湖南十大文化遺產之一,曾被新西蘭作家路易·艾黎稱讚為中國最美麗的小城,與雲南麗江古城、山西平遙古城媲美,享有“北平遙、南鳳凰”之名。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家AAAA級景區。

湖南省鳳凰縣,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國旅遊強縣

2、奇梁洞旅遊風景區。位於鳳凰古城以北的奇梁橋鄉,該景點集山、河、峽谷、險灘、絕壁、飛瀑、叢林、田園、村落於一洞,以“奇、秀、幽、峻”四大特色著稱,有“奇梁歸來不看洞”之說。

湖南省鳳凰縣,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國旅遊強縣

3、苗人穀苗寨。位於湖南省鳳凰縣山江鎮,離山江鎮僅有2公里。純苗文化的標誌性景點。苗人谷,因為擁有鬼斧神工的自然景觀和保存完好的古老苗寨而被國內外專家學者公認為中國“苗族活化石”。

湖南省鳳凰縣,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國旅遊強縣

4、飛水谷風景區。位於鳳凰縣廖家橋鎮。屬於國家地質公園,是南長城與主軍的糧食加工基地及秘密倉庫,歷來為苗漢分水嶺、鳳凰精品旅遊景點之一。

湖南省鳳凰縣,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國旅遊強縣

5、沈從文故居。始建於清同治五年(1866年),系木結構四合院建築,佔地600平方米,分為前後兩棟共有房屋10間。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湖南省鳳凰縣,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國旅遊強縣

6、南方長城。史稱“苗疆邊牆”,全長180多公里,大部分位於湘西自治州鳳凰縣境內。明嘉靖三十三年(公元1554年)為鞏固統治,防範苗民反抗,開始修築。後經幾次修繕,於清嘉慶五年(公元1800年),方才修築成較完整的建築體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