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國產瀏覽器紅芯獲2.5億融資,卻被曝採用谷歌Chrome內核?

Ch1Ee_大水


這兩天紅芯瀏覽器剛剛融資2.5億元,本來是天大的喜事,結果被網友扒皮所謂的國產自主瀏覽器內核就是用谷歌的Chrome 49瀏覽器造假,而紅芯瀏覽器主要的客戶之一就是政府單位,這也讓紅芯瀏覽器陷入了騙取國家資金的輿論漩渦中。今天紅芯瀏覽器的兩位創始人通過不同的媒體對外強調紅芯瀏覽器沒有拿國家的錢,紅芯瀏覽器也沒有抄襲,是站在巨人肩膀上創新。

紅芯公司的創始人有兩位,一個是陳本峰,一個是高婧,他們創立的公司在中興被制裁事件之後改名為紅芯科技,這家公司的主力產品有三種——紅芯隱盾、紅芯雲適配及紅芯瀏覽器,而這個紅芯瀏覽器號稱是“打破美國壟斷,中國首個自主創新智能瀏覽器內核。”

在紅芯瀏覽器使用Chrome造假事件爆發後,兩位創始人也緊急出面滅火,其中陳本峰通過《財經》雜誌發聲,陳本峰確認紅芯瀏覽器確實是基於谷歌Chrome瀏覽器內核而開發,但他強調紅芯在內核層面有自主創新,以適用於中國企業用戶的辦公上網需求。

陳本峰向《財經》記者強調,“我們不是要騙什麼國家資金,我們沒有拿過國家的錢,我們的客戶都是企業用戶,並沒有特別強調政府用戶。”

另一位創始人高婧也在新京報採訪中表示紅芯瀏覽器“包含‘Chrome’在裡面”,但並非抄襲,而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做創新”,如智能感知渲染引擎及應用安全方面都有創新,這些功能需連接雲服務,“單看安裝包是看不到任何東西的”。她還稱,客戶滿意度很高,“絕不是那些人說的拿國產概念去騙錢”。

此外,與紅芯相關的一些公司已經開始表態了,此前有報道稱紅芯公司獲得了科大訊飛300萬元的天使輪融資,不過這事已經被科大訊飛否認了,宣稱投資跟科大訊飛沒關係,經查是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擔任大股東的安徽訊飛產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投資的,佔股6.95%,科大訊飛方面表示這家公司並非科大訊飛下屬的公司。

傳聞中另一個投資紅芯瀏覽器的公司森馬服飾也闢謠了,表示未參與這次的2.5億元C輪融資,但是森馬服飾的控股股東森馬集團也被證實是紅芯公司的股東之一,佔比1%。


超能網


昨天,國產軟件界傳來特大喜訊,號稱打破美國壟斷,這就是題中所說的“中國首個自主創新智能瀏覽器內核”的紅芯瀏覽器,拿到了2.5億的融資。

融資2.5億,確實非常牛。


然而,不由我想起了前幾年交大“漢芯”事件。上海交通大學微電子學院院長陳進,號稱發明了中國人自己的芯片,“漢芯一號”,騙取數億的科研經費。

最後不過是一場騙局,找了幾個裝修公司的農民工打磨掉了 魔頭羅拉的 Logo,就成了全國首例、令國人驕傲自豪,挑戰美 國的 “中國芯”。

十年後的今年,美國停售芯片的事件,給了一個大大的耳光,才讓人們重提些事。

經歷了以上,對於這處畫風的宣傳,我天生有種反感,真是十年怕井繩啊。

具體技術我不懂,問了下我的IT精英的親弟,他試著下載安裝下,完全印證了這個網友的說法,谷歌chrome兩年前的版本封裝了一下,就變成了國產內核瀏覽器。

當然,紅芯引起了大家的質疑。

這次的英雄是陳本峰,看看來頭。


有人說:說它和“漢芯”媲美都抬舉它了,起碼人家陳進還請農民工用心打磨芯片,打磨得細膩光澤有內涵,有工藝之美。這個,充其他 量就是給人家的遊覽哭器換了個皮膚,貼了層膜---

聯合早報的配圖,很有趣,換湯?換藥?換碗?

讓人吃驚的是,這2.5億的融資,主要是上市公司和政 府客戶,還有幾家有名的基金跟投。

而且,比這更可怕的是,按照他們的官方聲明,他們的企業級產品已經滲透到很多大企業----



難道又和讓人心寒的"漢芯"一樣?



方立在加州


是怪自己太高調了嗎?不,是太蠢。

“紅芯”公司高調宣佈完成2.5億C輪融資時,也高調地推出了紅芯Redcore,並給這個瀏覽器內核冠上了多個title,又是“打破美國壟斷”,又是“世界第五顆”、“唯一一顆屬於中國人自己的瀏覽器內核”,反正是把自己吹上了天,令紅芯萬萬沒想到的是第二天牛皮就破了。

這麼多title誘發了大家的好奇心,有一些自媒體,比如“小聲比比”等就忍不住對該瀏覽器進行了解壓。不解壓不知道,一解壓嚇一跳。解壓到最後發現紅芯瀏覽器最終會得到一個chrome文件,其版本號是49.1.2623.213,該版本正是Chrome最後一個支持XP系統的版本。有圖為證:

由此看來,紅芯瀏覽器與眾多國產瀏覽器一樣嘛,只是套了一個馬甲,所謂的完全自主內核,有點太誇張了些。

事件曝光後,“紅芯”公司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進行的創新。既然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所謂的“打破壟斷”“國內唯一”是不是有點言過其實了呢?


全天候科技


這個事情很簡單:紅芯之前欺負政府工作人員不懂行,所以拿著chrome的內核,只是修改了一下外觀,便敢拿出來騙錢了。可惜網友的眼睛是雪亮的,這次算是徹底被扒下了底褲。

其實科研造假在國內也不算是什麼新聞了,相當一部分所謂的科研人員在拿著國家資助的資金招搖撞騙,反正科研圈子的門檻比較高,普通大眾也搞不懂這裡面的門道。

但這無疑造成了資金的浪費和無效配置,擠佔了認真科研者的空間,傷透了他們努力趕超的決心,這也是騙子令人不齒的關鍵原因。這種騙子公司還能拿到C輪融資,我是真的很好奇,究竟是哪些風投機構這麼傻?投資之前都不做盡職調查的麼?

總之,這種騙子公司,我覺得必須嚴懲,必須讓科研造假者付出應有的代價,只有這樣才能淨化科研環境,讓真正想做事的人拿到本屬於他們的資金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