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售」變「老師」,教育培訓機構背後有多少隱情?

“銷售”變“老師”,教育培訓機構背後有多少隱情?

繼北京巨人時代教育諮詢有限公司和新思路培訓學校被曝出“老闆跑路”的消息後,近日,尚德教育培訓機構遭起底,涉嫌虛假宣傳,並存在退費難等問題。

“銷售”變“老師”,教育培訓機構背後有多少隱情?

近年來由於市場需求的擴大,教育培訓機構也隨之不斷擴張,服務範圍覆蓋各類考試,花樣繁多。

不過,由於缺乏管制,各類問題層出不窮,其中最突出的即是虛假宣傳。看似專業,服務到位的教育培訓機構背後,隱藏得更多的是經營者為牟利而不計後果的“狼子野心”。

你口中的“老師”,可能只是僅經過短期培訓的銷售!

教育培訓機構提供的是教育服務,因此很容易讓我們忘了其盈利企業的本質。和普通學校教育不同,這類機構需要更主動地投入市場,積極贏得客源,因此,對外的推銷是必不可少甚至及其重要的。

所以,和你積極聯繫的某主任或某老師,其終極目的就是要你心甘情願的購買其培訓產品。

正如記者曝光的尚德機構,其員工培訓內容就包括變換多重身份和客戶聯繫,而對於此類員工的要求,是高中及以上學歷,有銷售經驗者優先。

“內部資料共享”、“高校合作”、“一次性包過”、“極速提分”等宣傳噱頭要謹慎看待!

不少培訓機構在廣告宣傳上向來不乏誇張之詞,不過這倒是很對那些急需輕鬆又快速通過考試的學員的胃口。

選擇參加教育培訓的主要目的在於利用其高效整合的資源,因此,在簽訂合同的時候,要特別注意這一部分內容的真實性。

“銷售”變“老師”,教育培訓機構背後有多少隱情?

所謂“高校合作”、“內部資料共享”,很多都是虛假宣傳,實際上並不存在;而“一次性包過”、“極速提分”等承諾也在一定程度上違背了教育規律,難以實現。這種打包票的宣傳,更反映出培訓機構和考試人員的急功近利。

在選擇培訓機構時,首先要查明的是其是否有辦學資質,其次最重要的則是注重質量和口碑了。

優秀的教學班底、真實的培訓實績,才是一個教育培訓機構的核心競爭力,而以上誇張的宣傳,只能一時吸引眼球,最終可能難逃被舉報的命運。

還有重要的一點,就是關於培訓費用繳納多少,如何繳納,違約後果等,在報名前一一詢問清楚並寫入合同為宜。

教育培訓市場急需規範,明確定位是關鍵

目前社會類教育培訓機構遍地開花,亂象叢生,亟待採取措施加以規制。

首先要明確的,就是該類機構的定位。教育作為一個帶有公共性質的物品,放手任其在市場中被肆意扭曲將產生嚴重的後果,對社會造成不利影響。

因此,對於營利性的教育培訓機構,必須介入更多的公權力加以管控。比如辦學資質、辦學條件、宣傳推廣、課程定價等應經過教育部門、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等部門嚴格審批。

而作為核心競爭力的教師,其教學資質要求高低、是否需要考取教師資格證等也是應該考慮的問題。

最後,作為一個特殊的服務提供行業,筆者認為,有必要專門制定相關法規對其專門作出規範。

=================================

溫馨提示:

即可諮詢律師,收聽律師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