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城共融的雄安未來

水城共融的雄安未來

自20世紀六七十年代開始,水量豐盈的白洋淀接連拉響了幹澱危機的警報——原本煙波浩渺的大湖,受氣候乾旱、泥沙淤積和上游河道人工截流等因素的影響,來水銳減,水面萎縮,一副瘦骨嶙峋的憔悴形象,面臨著油盡燈枯的困厄。1961年1月至8月,白洋淀首次出現幹澱。此後,白洋淀隔三差五就乾涸一次,少則1個月,多則9個月。1983年至1988年夏,竟連幹5年,澱底龜裂,原來的水道成了汽車、拖拉機自由出入的通道。澱中依水而生的動植物遭到毀滅性打擊,鳥類繁衍生息的生態環境幾乎完全消失。至於祖祖輩輩與澱相伴、依水而生的人們,也不得不另尋生路。直到1988年夏,大清河上游地區成了豪雨主宰的世界,唐河、瀦龍河、瀑河、漕河等支流相繼暴漲,終於灌滿了白洋淀。然而,這種豐水局面不過曇花一現,更多的年份,白洋淀上游的幾條河基本無水下來。好在水利部門多次組織實施上游水庫調水和引嶽(嶽城水庫)濟澱、引黃(黃河)濟澱生態補水才使白洋淀一次又一次轉危為安。

水城共融的雄安未來

需要指出的是,白洋淀並非像我國其他許多大湖那樣渾然一體、汪洋一片,而是被39個村落、3700多條溝壕、12萬畝蘆葦分割成大小不等、形狀各異的143個澱泊,其中百畝以上的較大澱泊99個,萬畝以上的特大澱泊有白洋淀、燒車澱、馬棚澱、羊角澱、北澱、池魚澱、後塘澱等7澱。低水位時,各澱輪廓分明,澱間有壕溝相通——澱中有村,村中有澱,河澱相連,田水交錯,壕溝縱橫,壕溝村落把白洋淀串成巨大的水式迷宮;高水位時,各澱連成一片,仍不失“汪洋浩渺”的大澤氣象。

水城共融的雄安未來

按照中央的頂層設計,位於白洋淀之畔的雄安新區將再次上演“春天的故事”,故事的主題之一則是“打造斑斕生態環境,構建藍綠交織、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態城市”。而要實現“水城共融”,作為華北明珠、生態之腎的白洋淀自然不能缺位、缺席。不過,我們也要直面白洋淀尚存的水量不足、水質不佳以及洪水威脅等諸多問題,一定要傾心傾力做好呵護白洋淀這篇大文章,使其在水資源、水環境、水安全等方面真正擔當起新區大建設大發展的重任。白洋潤雄安,未來更美好!我們好奇著、期待著、憧憬著!

水城共融的雄安未來

聯繫人:劉豔飛

郵箱:[email protected]

雜誌訂閱、廣告合作與應聘

聯繫人:王瑞琨

郵箱:[email protected]

(微信公眾號:jianghezazhi)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