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夢到徽州

有詩云:青磚小瓦馬頭牆,迴廊掛落花格窗。夢裡水鄉芳綠野,玉謫伯虎慰蘇杭。不知有多少人因著這份詩意和浪漫,愛上了水墨畫般的徽派建築。

無夢到徽州

徽派建築又稱徽州建築,是中國傳統建築中最重要的流派“皖派建築”的一個分支,徽派建築作為徽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歷來為中外建築大師所推崇,並非特指安徽建築,多流行於徽州(今黃山市、績溪縣、江西婺源縣)及金華、衢州等浙西地區,大多與古時的徽州府相連。

作為傳統的建築流派,徽派建築一直保持著其融古雅、簡潔、富麗於一體的獨特藝術風格,清麗而統一,明朗而雅素,讓那些錯落交集的房屋美得像一張張水墨洇染的畫兒。

無夢到徽州

黑瓦白牆,飛簷翹角

高低錯落,層疊有致

風格獨特,雕鏤精湛

規劃嚴整,排列井然

徽派建築以青瓦、白壁、馬頭牆為表型特徵,以石雕、木雕、磚雕這三雕為裝飾特色,同時又以深井、高宅、大廳為居家特色,力求將人工建築和自然景觀融為一體,居家環境靜謐優美,舒適雅緻,如詩如畫,保持人與自然的天然和諧。依山傍水、順勢而建的總體佈局,靈活又變幻無窮,造型豐富、匠心獨運的空間結構利用,更是使房屋建築與環境空間構成天人合一的意境。

獨樹一幟的建築風貌之外,徽派建築還有著豐富的文化寓意。明《五俎》雲:“商賈之稱雄者,江南首推徽州,江北則推山右(山西)”,明代中葉以後隨著徽州幫的崛起,以徽商為代表的徽州人將其思想情感蘊藏於徽州建築之中。就文化淵源而言,徽派建築又是“倫理”之宅,長幼尊卑排列有序,忠孝節義滲透其間,徽派建築成就了“新中式人居”建築結構的精神內涵。

無夢到徽州

隨著現代人越來越追求綠色、生態的居住環境,更多人嚮往把家安在有山有水的地方。而復古風的流行,讓人們把視角轉移到效法古典園林上。隨著技術的推陳出新,如今甚至已經有了完美搭配這種古典建築的漢瓦,將拱形瓦片的風韻和現代薄膜太陽能發電技術相結合,既環保耐用,又美觀大方,還能利用太陽能發電供自家使用,受到許多人的喜愛。

無夢到徽州

隨著環保低碳生活理念被越來越多人所接受,相信這種古樸典雅、簡潔自然的居住環境必然會受到更多人的推崇,中國傳統的建築文化也將得以繼承與發揚,在現代化的生活中煥發新的生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