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批《戰狼2》民族主義,吳京回應:我愛國無罪!你有什麼看法?

夜色6666


其實我個人覺得吧,民族主義和愛國主義完全是兩回事兒,電影裡提並沒有民族主義的東西。

愛國主義是一種很不容易拿捏的東西,因為稍不注意就變成民族主義了。

民族主義是一種盲目的東西,不太容易用通俗的語言解釋清楚。舉例來說,希特勒宣傳的日耳曼優等人種就是典型的民族主義。這是一種病態的民族自大,但跟民族自豪感是兩回事兒。咋說呢,比方說,一箇中國人,提起國畫就能夠說出各種它美麗的地方,並因為自己的民族有這樣的歷史文化而感到驕傲,這個就是民族自豪感,但是與此同時,還貶低西方的素描,說它一無是處,這就是民族自大了。說白了就是,誇自己可以,但別通過貶低別人來誇自己,這很不厚道。

愛國主義其實是一種更難講的東西。如何叫愛國呢?我覺得愛國不是天天說什麼雖遠必誅,什麼抵制x貨,那都是弱智的愛國方式,跟義和團水平差不多。原因很簡單,一個連公交車上的小偷都不一定有勇氣去呵斥的社會,就別雖遠必誅了,近在咫尺的扒手你都搞不定;時代已經到了全球化的今天了,就別抵制x貨了,現在是資本輸出的時代,不是一百年前為了商品輸出搶佔殖民地的年代,抵制貨就太低端了,你不一定知道一個外國牌子的公司裡有多少中國的資本佔股,你也不一定知道一箇中國牌子的公司有多少外資佔股。愛崗敬業,遵紀守法,別給社會和政府添麻煩,就算是為社會為國家做貢獻了,就是實實在在的愛國了,唱高調喊口號是最虛無縹緲的愛國。自己生活在這片土地上,正視這裡的醜陋,如果忍不了可以走,畢竟這是一個用腳投票的時代;珍惜這裡的美麗,並盡力讓它更美。


蒙奇211191502


推薦BBC的各位看看這些電影:

《黑鷹墜落》

同樣發生在非洲,同樣是拯救,美國大兵最後被黑兄弟們當神一樣供著,這個是什麼主義啊?國際警察主義?

《勇敢的心》

這個非常合適BBC同志們看看,梅爾吉布森的華萊士戳中沒戳中日不落帝國的痛點呢?如果沒有,再來一部。

《愛國者》

同樣是梅爾吉布森主演的,將的是北美大陸獨立戰爭的事兒,這次總該戳到痛了吧?

《獨立日》

美國空軍拯救地球的故事。

《洛杉磯之戰》

美國陸軍拯救地球的故事。

《超級戰艦》

美國海軍拯救世界(這個……有點疑問)的故事。

《明日邊緣》

我也不知道是美國什麼部隊拯救世界的故事。

還有你們的那個不死特工007系列,有事沒事的都在拯救帝國主義的故事。

如果需要的話,我和樂意給你繼續羅列這樣的電影,看看誰更意淫?

日不落帝國落日後為何會變的如此狹隘,你們可以樂此不彼的讓邦德一邊泡妞一邊挽救帝國主義,為啥我們的電影去非洲孤軍作戰一次就成了民族主義呢?這明顯就是見不得別人好的酸葡萄心理。當然我也承認,僅就《戰狼2》的電影本身而言,其實沒多好,多是俗套的東西,但是這樣的東西就能引爆我們的愛國情懷,就能讓我們想起曾經的鴉片戰爭,那些所謂的英國紳士在我們土地上毒害我們民眾的事情。銘記歷史不代表世代仇恨,BBC啊!沒事咋不去搔一搔你美國爹的屁股啊!有這個膽嗎你?

寫在最後,推薦你再看一部比《戰狼2》更好的國產軍旅片《紅海行動》,看看真正的人民子弟兵是如何作戰的。還是那句話:“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


輪迴的刻度


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
英國BBC寫了一篇,名為《戰狼2:民族主義動作片席捲中國》的文章,暗指《戰狼2》是一個充斥著民族主義的動作電影,給予戰狼2差評。

中國,我們的國家,不僅經濟實力,軍事實力提升了,而且文化實力也不斷提升。人怕出名豬怕壯,怕的就是我們國家越來越好了,別人還給我們潑髒水。

(這是我們的武警部隊組織軍人一起看戰狼二的場景這是一部我黨認可的電影,一心一意跟黨走,是沒錯的)

之前美國提出中國威脅論,現在又來一個BBC,是中國人我們都給自己多一點自信,是中國人就應該團結一點。

面對英國BBC的指責,吳京並沒有像面對中馮小剛導演的指責一樣,給出溫和的答覆,而是強硬地回覆道:我愛國無罪,我是中國人。



那麼BBC是以拍攝紀錄片聞名於世的,而《戰狼》不是紀錄片,是電影好嗎?在這裡給大家解釋一下民族主義,因為BBC理解的是極端民族主義,為了自己的民族,不惜犧牲他人的利益,和IS沒有什麼區別。我們大家在來反思一下一個電視劇,去年宋仲基和喬妹演的《太陽的後裔》兩人去國外參加維和活動,也是在維護自己的民族利益,也並沒有遭到任何一方的批判。

只要是維護民族利益就是民族主義嗎?英國的007無數次拯救日不落帝國,這不是民族主義嗎?吳京反對的是戰亂地區的反政府武裝,維護的是中國的僑民的利益。也和《太陽的後裔》的宗旨是一樣的。



19世紀,中國人沒有保護疆土的力量,沒有維護民族利益的意識。出現大量的漢奸走狗,出現了委屈求全的領導者,以至於我們中國人被稱為“支那”“東亞病夫”,被日本人侮辱“支那人與狗不能入內”。

現在我國的綜合實力大力提升,能夠在海外維護同胞的利益,保護他們的安全。在國外發生海嘯或地震的時候,中國的直升機第一時間趕到現場,說:我們只接中國人。如果我們中國變得越來越好被扣上“民族主義”的帽子,這實屬不公平。BBC,這是典型的雙重標準。


WEI氏小青龍


近期,最為火爆的電影,莫過於吳京的《戰狼2》,可以說,一把愛國主義教育的大火,通過《戰狼2》,燒遍了整個中華大地,這從上映9天,票房已破21億的記錄就足以看出。甚至,這把火還燒出了國門,燒到了BBC。這個全世界最大、最著名的媒體之一,就發表社評——《“戰狼2”引發了中國民族主義風暴》。

▲戰狼2:中國的民族主義風暴

▲新聞正文

正文:

“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

這是電影《戰狼2》的標語,它的票房成績,也與中國人飆升的雄性激素成了正比,大量的槍支、爆炸、坦克場景,也深深了激發了中國人的愛國主義。

該電影講述了一名士兵冒險進入非洲戰區,從來自西方的惡霸手中,拯救了數百條生命。原本,這應該是好萊塢大片的經典套路,但是這一次,維持正義、維護世界和平的主角變成了一位中國人。

繼成龍和李連杰之後,武打明星吳京,也成為中國新一代動作明星導演。

他的第一步電影《戰狼》於2014年在中國上映,但是沒有產生太大的反響,主旋律電影,尤其是那些倡導愛國主義的電影,在中國通常都不怎麼受歡迎。

但是這一次,《戰狼2》卻成為一部現象級的作品。

這部電影在短短七天之內,創下了16億人民幣票房的記錄(2.38億美元,1.81億英鎊)。中國市場的強勁,也讓這部電影擊敗了好萊塢大片《敦刻爾克》,成為上週全球電影票房榜首。

這部電影圍繞著一個秘密營救任務展開,地點在被叛軍佔領了的某非洲無名國家的城鎮內。

冷鋒,一個由吳京扮演的中國特種兵,被派去營救被西方僱傭軍抓住的中國商人和當地普通百姓。

許多觀眾都在網上說,被其中的愛國情懷深深打動了。

一位社交媒體用戶寫道:”這部電影是目前為止,中國最好的動作片,非常熱血和硬漢,看完之後我情不自禁留下了淚水。”

與《戰狼1》相比,之所以有如此熱烈的反應,是因為它大大改進了動作場面。

大部分觀眾都在稱讚電影中的戰鬥場景和特技,例如片中坦克上演的“速度與激情”,讓他們說這絕對是“好萊塢品質”。

這部電影完全是私人投資的,而其中一些對細節的關注,也讓它備受好評,據報道,電影中有很多武器,都是中國軍隊最新式武器和火炮的複製品。

然而,它能夠如此成功,還取決於另外一個因素——中國正處於新一輪的愛國情懷中。

這部電影是在中國軍隊成立90週年的前夕正式上映的,這對中國而言,是一個象徵。

7月30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舉行了盛大的閱兵儀式,並展出了中國的最新武器。

《人民日報》稱《戰狼2》展現了“大無畏的英雄主義和責任感”,並激發了全民的愛國熱情。

還有一位豆瓣用戶寫道:“我們曾經嘲笑過個人英雄主義,但是現在看來,過度的愛國主義,比超級英雄主義更糟糕。”

這並不是最近唯一才出現的主旋律電影。

▲《建軍大業》

與《戰狼2》同時期上映的《建軍大業》,記錄瞭解放軍成立過程的歷史事件,它被稱為向建軍90週年的獻禮,也更容易讓人聯想起傳統的宣傳片。

為了吸引年輕觀眾,《建軍大業》的特色是,利用一些小鮮肉來扮演歷史人物。

然而,公眾們對此並不買賬,在上映的前4天,其票房收入只有《戰狼2》的五分之一。

大部分觀眾抱怨說,這部電影是靠小鮮肉來吸引人的,而不是質量。

這樣的批評似乎已經淹沒了網絡——為此,豆瓣上關於《建軍大業》的電影評論和評分部分,都已經被關閉了。


MBA網絡商學院


我個人覺得指責不是沒有道理。

民族主義很容易演變成民粹主義,比如二戰德國、日本都是如此,執政者都是裹挾民族主義在民粹的支持下上臺,都以民族主義綁架整個國家,結果害人害己。德國不用說了,不僅連普魯士都丟了,還分裂了半個世紀。日本更不必說,不僅工業被閹割,直至今日還不是一個正常國家。所以,我覺得英國人說的沒錯,我們應該警惕民族主義的興起。

電影《戰狼2》本身還是很不錯的,很好的反映了我國這些年保護華僑所做出的努力,但是我們要避免戰狼式愛國。我們不能總以受害者的心態去看整個世界,那是弱者的表現。我們要做自信的強者,摒棄弱者的自卑和自尊,不再因為外國的某些評論而歇斯底里。

說到底,吳京沒有錯,電影《戰狼2》也沒有錯,有錯的是國人的民族主義心理。電影的本身並不是在宣揚民族主義,而國內卻因為電影而掀起了一股民族主義心理,我想這不是吳京的初衷。吳京的初衷,宣揚的就是愛國主義,以及國家保護海外華僑的信念,只不過很多國人因電影裡的某些情節而民族主義心理暴漲,比如說僱傭兵屠殺中國醫療隊、中資企業的員工,以及電影中打擊叛軍和僱傭兵的橋段,還有最後吳京舉著國旗通過交戰區的畫面,這幾個情節串在一起,確實刺激了國人的受害者心理以及報復的快感,因而才會觸發國人的民族主義心理,所以有國外媒體的指責中國人搞民族主義我覺得是沒有錯的。

說實話,就是近代的破事,使得中國人天朝上國的白日夢被擊碎。而之後國人不是像老祖宗說的那樣,知恥而後勇

,而是由夢醒後的自卑演化成極度自尊,就是我沒有任何問題,有錯的都是別人,因此才衍生出了民族主義思想。所以才有一部宣揚愛國主義的電影,成為點燃民族主義的導火索。

所以,我們不能不警惕民族主義蔓延,如果稍有不慎,就會害人害己。


北洋海軍陸戰隊



BBC批《【戰狼2】是民族主義動作片席捲中國》暗指《戰狼2》是充斥著民族主義的電影。



這很好嘛!一個國家沒有民族主義、沒有民族精神,那麼這個國家離滅亡不遠了!

大中華民族主義,是一種文化,一種思想,更是一種精神。



在任何時候,我們都要有著大中華民族主義精神,有中華民族的自豪感和榮譽感。當外強犯我疆土領海時,我們能夠團結一致,共同抗擊來犯之敵。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
《戰狼2》宣揚大中華民族主義和愛國主義,也有個人英雄主義。

吳京面對BBC的這篇文章,說:我不管你是誰,我愛國無罪,我是中國人!

吳京說的不錯,我是中國人,愛國無罪!



Nick金虎


我個人覺得對外國報紙上的一些文章,不必太過在意,不需要過分敏感。更不需要動輒就口誅筆伐,全民喊打。因為這樣做實在是“太抬舉”文章作者了。太給文章作者面子了。同時,卻又顯得我們中國人太“民族(粹)主義”了,太排外了,太小肚雞腸、小氣量了。

因為,那不過僅僅是美國某個“路人甲”個人的一個觀點,一篇賺取稿費的文章,他寫的時候未必想過很多,眼前呈現的主要還是那幾塊錢美金而已,如果引起中國人巨大反響,那對他來說,就好比是給他頒了一個獎,足以讓他榮耀許久。何必呢?!

我們的眼界應該高一點,我們的格局應該大一點。我們不應像矗立在街頭無所事事,袖著雙手看貓貓狗狗打架,再評頭論足的市井閒人。上街為了看蟋蟀打架就忘了打醬油的“正事”。

再來說“民族主義”這個事。就是美國人自己,對什麼是民族主義,什麼是愛國主義,都是不甚清楚的。而民族主義應該是褒義的詞,還是貶義的詞,更加不甚了了。以己昏昏,豈能使人昭昭?

如果某個人能夠把愛國主義和民族主義的區別都說得一清二楚,世無爭議,恐怕可以得一個國際大獎。

所以,說愛國主義也好,說民族主義也好,都不必在意。你就當作是對《戰狼2》的褒揚就好。不要弄得人家其實是在誇你,你自己卻以為人家在罵你,好壞不分,那就貽笑大方了。如果寫文章的人好壞已經不分了,看文章的人更顛三倒四,那就更加可笑了。

如果你以為說《戰狼2》是民族主義就是在罵人,那麼反過去也就把美國的眾多“民族主義”的美國英雄影片都一竿子打落船下了。

所以,這樣的爭論毫無意義。只是無聊。


上海默石


這體現了西方對中國一直的態度:一方面認為中國是一個野蠻落後的國家,另一方面又對中國的崛起既無奈又有些酸溜溜。

BBC真的不懂電影嗎?當然不是,這是因為某些西方人認為白種人有著先天性的人種優勢,加之近代對中國的侵略,使他們有著一種與生俱來的優越感,他們習慣看到銀幕英雄是白種人(即便是黑人,也是他們國家的國籍),只有他們才是世界的救世主,怎麼可能是黃種人呢?所以真正暴露出來狹隘的民族主義的,恰恰是以BBC為代表的所謂西方人而已。



007在全球的殺戮是什麼呢?不是為了保證英國的利益嗎?蘭博系列主要宣傳的不也是美國第一嗎?至於碟中諜系列更是美國至上的典範。而這些BBC為什麼不說呢?難道銀幕英雄是永遠是西方人才對嗎?

英國就像一個沒落的貴族,由過去的日不落到現在基本上偏安一域的島國,除了英語基本上沒有什麼文化輸出能力了,整天跟著美帝的屁股後面當小弟。偶爾想想過去的光榮,自顧自憐的評論一下別人可能是現代自慰的唯一方式。

更為可怕的是,不僅是《戰狼2》宣揚的主旋律,而是驚人的高票房。它向世人傳達了一個信號:中華民族是團結的,是愛國的,是堅不可摧的,而這一點更讓某些試圖分裂中國的反華人士感到驚恐和不安,因為這些是他們最不願意看到的。

對此,我們首先要清醒認識:西方社會對我們始終是賊心不死,醜化歪曲甚至是敵對的事情時有發生。這要求我們擼起袖子加油敢,自己強大才是道理。

由西方國家對我們過去的不屑一顧,到現在的指指點點,也從另一方面證明了我們的國家日益強大,從這一點上來說也是好事。


漁燈撫浪滿河星


中國本來就是民族國家。民族主義在中國向心力大於離心力,而且有一定市場,特別是中國騰飛的這些年。英美移民國家,廣大白人提民族主義還要先搞清楚到底是昂格魯撒克遜人高貴,還是日耳曼人,還是拉丁人。。。然後才是所謂有色族裔。。。民族主義也就nazi德國這種沒什麼殖民地,沒屬地移民的國家才能搞。

但是區別在於,本朝的理論根基恰恰是反民族主義的。就算利用民族主義的元素,最終也不能獲得民族主義民粹政治的惡果。一定程度上可以統一內個思想。。。建立信心。

最後講吳京,民族主義在走遠些的大夥兒們都覺得愛國無罪,結果走向民粹政治,大家一起玩兒完。愛國無罪大多數情況下是對的,但是你利用(中性)廣大群眾的民族情感賺錢,確實是借了東風,雖然不能說你有罪,但也不能說你有功。。。

起碼靠變速跑來迷惑狙擊手這一條,恐怕會在廣大觀眾腦海裡種下,,,,蛋疼的種子。。。

人家大國重器系列,調動民族情感,增強民族自信,雖然旁白有些修辭略顯誇張,起碼是建立在事實上。

你拍戰狼1,2。。對戰場進行藝術加工和創作。。。是在空中樓閣上借東風。。會讓觀眾在某些方面形成錯誤認知。。我又想起變速跑近身狙擊手的橋段了,,笑一會兒。。

恕我直言,還是有抗日神劇的魂,無論再怎麼認真。

但是,最重要的是,吳京,作為一個電影人,除開大嘴言論,他票房是實打實的。。比起張大導砸錢碎蛋,聰明多了。

中國電影想要走向世界,審批制度要改。張大導也苦,畢竟魔幻好過審,勞資自己拍的都看不懂,你審批的還想看懂?

抗日神劇的起飛,一方面審批好過,另一方面是思政教育的成功。


來自中國的阿拉丁


我支持BBC!愛國是無罪,但也不能愛過頭!《戰狼》這部影片過度渲染了愛國主義,當然人人都愛國,這沒錯,可是有一句話似乎不太好,就是“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這似乎是古代的話,古代的中國是一個封建的社會,一些思想都有封建官僚主義的思想,豈能登上大雅之臺?而BBC是國際有名的,它的評論一般比較公正,它是站在公平的角度看待問題的。你怎麼不想想為什麼BBC全世界那麼有名?人家可不是蓋的,為什麼非洲的頻道人家不信呢?實力說明一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