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过寒食节,而吃寒具一般人可不知道


唐在代之前,清明前一天古人叫寒食节,以纪念晋国公子的功臣——宁愿烧死、也不出山为官的介子推

寒食节主要节俗就是禁火,人们不许生火煮食,只能吃备好的熟食、冷食,如青团、散子等。入宋以后,清明和寒食节逐渐合而为一。

清明节吃寒具,寒食食品达数十种,大多寓意深刻。甜而不腻的青团、香脆精美的散子、鲜嫩欲滴的清明果、米香扑鼻的乌稔饭、丰满味美的清明螺……

米香扑鼻的乌稔饭

好吃的清明螺

老南京吃“寒具”,就是散子。散子以油和麦面揉拉成细条,盘绕环状,油炸而成。春日踏青,带上寒具,边吃边游,或加糖用开水冲泡食用,自有一番风味。由于寒食节禁火,寒食节的前一日就称之为“炊熟”,人们在这一天会准备各式各样可供冷食的食物,留待后面几天吃,直到清明结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