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發布|關於建設環成都經濟圈開放發展示範市全面推動眉山高質量發展的決定

全文发布|关于建设环成都经济圈开放发展示范市全面推动眉山高质量发展的决定

全文发布|关于建设环成都经济圈开放发展示范市全面推动眉山高质量发展的决定

抓住一次機遇,實現一次跨越;失去一次機遇,落伍一個時代。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對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落實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決策部署,中共眉山市委四屆十一次全體會議就加快建設環成都經濟圈開放發展示範市,全面推動眉山高質量發展進行了研究,作出如下決定。

一、準確把握重大意義和總體要求

1. 開放引領是推動眉山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必然落後。建區設市21年來,地委和歷屆市委始終堅持開放合作、加快發展,成功把一個傳統農業市建設成為極具潛力的新興城市。但我們必須清醒看到,我市“底子薄、不平衡、欠發達”的最大市情沒有根本改變,“總量不大、結構不優、質量不高、開放不足、創新不強”等問題仍然突出,面臨既要加快趕、又要加緊轉的雙重任務,需要走出一條高質量發展之路。必須深刻認識,我市發展的差距實質是開放的差距,與發達地區相比,無論是開放的廣度深度,還是合作的層次水平,都差距明顯,全面擴大開放是解決眉山發展問題的緊迫之需、關鍵之舉。必須乘勢而為,深度融入“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建設、新一輪西部開發開放等國家戰略,搶抓成都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天府新區建設等重大機遇,以堅定的決心、空前的力度深化開放合作,把發展優勢轉化為發展勝勢。

2. 建設環成都經濟圈開放發展示範市的總體要求。堅定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貫徹落實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精神,堅持“跳出眉山看眉山,放眼全球謀眉山”,圍繞省委賦予眉山建設環成都經濟圈開放發展示範市定位,全面實施開放引領戰略,對內構建“三區協同、競相發展”的區域發展新格局,對外形成“融入成都、全域開放”的開放合作新態勢,奮力推動眉山高質量發展。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要以引進世界知名企業和高端項目為突破,聚力招強引優,打造現代特色產業集聚區;以營造國際水準營商環境為基礎,聚力改革創新,建設環成都經濟圈營商環境高地;以吸引海內外高端人才為導向,聚力招才引智,建設開放包容、活力動感、美麗宜居的現代公園城市;以提升幹部隊伍開放能力為重點,聚力外引內育,鍛造一支具有國際視野、熟悉國際規則、瞭解國際市場的開放型幹部隊伍。到2021年,建設環成都經濟圈開放發展示範市取得重大進展,經濟總量明顯躍升,產業結構明顯優化,區域競爭力顯著增強,奠定建設現代化經濟強市的堅實基礎,加快崛起成為成都大都市區副中心城市。

二、優化區域發展格局

3. 全域推進“三區協同”。全域實施“一帶一區一片”發展戰略,推進“一帶”引領帶動、“一區”強化支撐、“一片”厚植本底,實現各區域優勢互補、錯位發展、同頻共振。北部區域著力做強“環天府新區經濟帶”。圍繞率先融入成都、承載高端產業,突出“一核兩翼”佈局,以天府新區視高片區為核心,加快建設西翼青龍園區、東翼臨空經濟區,重點發展電子信息、裝備製造、先進材料、數字經濟、高端服務等產業及總部經濟,打造開放創新引領區、成眉同城突破區、綠色生態樣板區、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美好生活示範區。中部區域著力做活“宜居宜業宜商現代公園城市”。按照“一城雙核、一江兩岸、組團發展”城市空間佈局,加快推進東坡、彭山一體化,推動岷東新區、老城區兩岸擁江發展,拉開城市框架,佈局功能完善、疏密有度、山水林城交融的特色組團,重點發展文化藝術、體育娛樂、教育醫療、商業服務、大數據等高端現代服務業,不斷提升中心城區首位度。南部區域著力做美“國際康養度假旅遊目的地”。立足綠水青山、田園風光、特色農產品優勢,推進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重點發展現代農業、休閒康養、度假旅遊等綠色產業,打造天府御花園。

4. 支持區縣競相發展。各縣(區)要主動融入全市“一帶一區一片”發展戰略,立足資源稟賦、產業基礎、區位條件,彰顯特色、競相發展。支持東坡區建設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區,支持彭山區建設開放發展先行區,支持仁壽縣建設全國經濟強縣,支持洪雅縣建設國際康養度假旅遊目的地,支持丹稜縣打造中國美麗鄉村典範,支持青神縣建設全國特色產業示範縣。各縣(區)要因地制宜,大力發展特色經濟強鎮、特色產業村,夯實高質量發展基礎。

三、拓展開放合作空間

5. 推進成眉同城發展。堅持“融入大成都、接軌大都市”,推進成眉兩市新一輪務實合作,制定實施同城發展規劃和行動方案,實現成眉同城化率先突破。強化規劃對接,重點推進“環天府新區經濟帶”與成都規劃相融,做到與成都有特色、無落差。強化基礎設施對接,無縫銜接成眉交通網、能源網、信息網,實現基礎同網。強化產業對接,緊盯成都“南拓”“東進”戰略,建設成眉產業合作創新試點試驗區,有重點、成配套承接成都高端產業。強化公共服務對接,推進成眉醫保、養老保險等同城結算,實現住房公積金繳存同基數、轉移接續無障礙,吸引成都優質醫療、教育、文化體育等資源佈局眉山。

6. 精準招引高端資源。實施“全球招商”計劃,瞄準重點國家(歐美、日韓、新加坡等發達經濟體和高新技術集聚國家)、重點地區(港澳臺地區)、重點產業(優勢產業和新興產業)、重點人群(海外華人華僑)、重點企業(世界500強),開展精準化招商。完善海外投資促進網絡,通過設立境外投資促進代表處,採取委託招商、代理招商、以商招商等多種方式,密切追蹤重點產業企業佈局和投資動態,既對接引進大企業大集團,又引進上下游配套企業,帶動形成產業鏈,培育一批產業集群。加強與國際友好城市經貿交流合作,推進國際友城建設。

7. 深化泛區域合作。積極對接全省“一干多支、五區協同”區域協同發展聯席會議制度,推動眉山與毗鄰城市之間發展規劃、城鎮規劃、基礎設施規劃無縫銜接,實現空間佈局協調、時序安排同步。加強與京津冀、長三角、泛珠三角、長江經濟帶等地區的交流合作,在開展戰略合作、共享開放平臺、承接產業轉移等方面取得突破。深化與省級部門、科研機構、高等院校、央企省企、金融機構的戰略合作,搭建項目合作、科研轉化等平臺。

四、提升對外開放平臺

8. 高標準規劃建設眉山天府新區。舉全市之力、集全市之智推進眉山天府新區“頭號工程”建設,確保“一年強基礎、三年出形象、五年大變樣”。突出“天府公園城、眉山創新谷”定位,強化開放帶動、創新賦能、智能製造、綠色示範、高端服務等引領作用,以眉山加州智慧城(森林硅谷)、聯想疊雲創新科技園、四川鉑智薈國際創新引擎等重大項目為依託,柔性引進世界知名高校的專家教授,打造技術研發、企業培育、知識產權應用交易“三平臺”和高端人才交流培育中心。完善眉山天府新區管理體制機制。

9. 做強園區平臺。高標準規劃建設各類園區,深化園區管理體制機制改革創新,推動園區做大做強。推進海峽兩岸產業合作區眉山產業園建設,瞄準臺灣七大行業,推進兩岸產業深度對接,重點引進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製造、生物醫藥和商務物流等現代服務業,在產業聚集發展、創新平臺建設、合作水平提升等方面率先突破,打造川臺合作示範區。加快推進眉山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建設,重點發展高端裝備製造、生物醫藥、新材料等主導產業,積極爭創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園區。規劃建設眉山臨空經濟區,依託天府國際機場,對標國際高標準編制園區規劃,重點發展電子信息、現代商務、度假旅遊等臨空產業,建設內陸外向型經濟聚集區。創新園區投融資機制,強化市場化營運,提升要素利用率和市場回報率。

10. 爭設開放口岸。建設四川自貿區眉山拓展區,新設綜合保稅區、保稅物流中心(B型),爭取設立海關特殊監管區和檢驗檢疫、海關駐點等辦事機構。加強跨區域口岸協作,探索引進金融結算中心,探索“屬地申報、口岸驗放”快速通關模式,實行24小時預約通關制度和重點進出口企業個性化通關服務。爭取成為環成都經濟圈144小時落地簽證城市。探索在重點國家和地區建立眉山產品展示展銷中心,打造跨境電商服務平臺。

11. 搭建會展平臺。堅持市場化、專業化、國際化、品牌化發展方向,大力發展會議經濟、會展產業,積極承接國際國內重要會議、展會活動,加快會展場館和配套設施建設,打造國際會議目的地城市。加強與國際竹藤組織、中國食品行業協會等行業協會的合作,高水平舉辦國際(眉山)竹產業交易博覽會、中國泡菜食品國際博覽會等節會活動,支持瓦屋山、七里坪、黑龍灘建設國際高端會務區。積極走出去,參加香港食品展、廣交會、西博會等國際性展會和投資促進活動。鼓勵企業拓展海外市場,對企業、協會參加國際知名展會、投資推介會、設立海外營銷機構等給予補助。

五、打造立體開放通道

12. 融入出川通道。爭取全省南向、西向重大交通項目過境眉山,加快聯接出川通道“主動脈”。啟動成都都市圈環線鐵路、雅眉樂自城際鐵路(對接成都至自貢至宜賓高鐵即蓉昆高鐵)、眉丹洪聯通大峨眉國際度假旅遊景區軌道交通論證工作,完成成綿樂鐵路(成貴鐵路)達速運營工作,形成通往珠三角、長三角等發達地區鐵路大通道。充分利用蓉歐快鐵、京昆貨運等資源,加快川藏鐵路建設,增強青龍物流園、臨空經濟區的國際物流功能,打造環成都經濟圈貨物運輸次樞紐。搶抓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建設機遇,推進成宜高速公路、仁簡快速通道、成樂高速擴容(眉山至雙流國際機場高速)項目建設,推進眉山與天府國際機場和雙流機場連接線網建設,通過軌道交通、高速公路、快速通道實現與雙機場的多方式互聯互通,構建半小時臨空經濟圈。突出旅遊、物流兩大定位,加快推進仁壽、洪雅、丹稜、青神通用機場建設,支持民用航空發展。堅持“航運為主、發電為輔”,加快岷江港航電綜合開發,打通眉山出海“黃金水道”。

13. 無縫連接成都。圍繞打造成都大都市區最便捷的域外通勤區,統籌推進成眉兩市城際軌道交通、高速公路、快速幹線併網。推進成眉軌道交通公交化運營。全力推進對接成都地鐵1號線、5號線延伸至眉山的軌道交通前期工作,加快天府大道眉山段、天府仁壽大道、環天府新區快速通道、工業大道、劍南岷東大道、紅星路南延線、站華路南延線、丹蒲快速路等項目建設,構建聯通成都“兩橫五縱”高速公路網和“一橫八縱”一級公路網。

14. 提升市域路網。突出聯網快達、舒適便捷,以中心城區為核心,加快建設繞城公路,改造提升至各縣(區)城快速幹道。統籌推動市域內國道、省道、縣道、鄉道建設,加快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暢通通組聯村的“毛細血管”。加快創建公交都市,有序推進“城鄉公交一體化”建設,大力建設智慧交通,全面提升道路交通的管理運營水平。

六、構建現代產業體系

15. 加快發展都市現代綠色農業。

建設綠色基地,突出“無公害、綠色、有機”發展方向,引進日本、以色列、荷蘭、瑞士等國家和臺灣地區的農業生產技術,加強“零化肥、零農藥”試點,建設一批高標準生物有機肥生產基地。做強現代加工,加快發展農產品現代精深加工,實施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排頭兵工程,支持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發展,推動泡菜產業、竹產業、柑桔產業做大做強,加快泰國正大生態養殖全產業鏈等項目建設。創建知名品牌,實施“味在眉山·香飄世界”行動計劃,出臺發展特色優勢農業產業配套政策,優先發展泡菜、晚熟柑桔、名優白酒、茶葉、礦泉水、乳業、調味品等食品及農產品資源,包裝打造一批全國全省知名品牌,構建辨識度高、影響力強的“眉字號”特色產業。促進產業融合,推動“農業+”多向融合,重點發展康養度假、農耕體驗、生態休閒等新業態,加快推進中法農業科技園等項目建設,打造一批現代農業融合發展示範園區。

16. 加快發展現代智能製造業。堅持工業強市不動搖,突出招大引強,圍繞“3135”產業集群,積極尋求與世界500強和央企合作,加快引進一批大項目大企業,配套引進“補鏈、強鏈、擴鏈、壯鏈”企業,加快信利國際高端顯示、東旭光電、聯想疊雲創新科技園、康佳中國第二總部基地、亞洲鋁業西南基地、杜邦生物纖維項目、萬華化學西南基地、方大炭素西南基地等重大項目建設。突出扶優扶強,實施“1258”重點企業培育計劃,重點支持金象賽瑞、啟明星鋁業、中車眉山公司、千禾味業、吉香居等骨幹企業做大做強,集中要素資源推動企業實現倍增發展。實施“小升規、規轉股、股上市”行動,積極培育“專、精、特、新”中小微企業。突出“兩化融合”,深入實施企業智能發展規劃,開展製造業智能化改造、信息化改造、智能裝備普及、數字化園區試點示範,推動企業“設備換芯”“生產換線”“機器換人”。

17. 加快發展高端現代服務業。重點圍繞“文化旅遊、康養服務、科教服務”等高端現代服務業,依託中英、中瑞、中法、中日、中美以及港臺合作的一系列重大項目,打造具有國際水準的旅遊度假、醫療康養、文化創意、高端教育“四個基地”。加快推進瓦屋山、七里坪、黑龍灘等著名景點開發,加快推進樂高樂園、恆大童世界等項目建設,打造旅遊度假基地。加快北科葵會中日國際康養城、恆大養生谷、華西眉山婦女兒童醫院等項目建設,打造醫療康養基地。引進國際知名文創企業,打造文化創意基地。依託瑞士格里昂酒店管理學院、香港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四川大學等合作項目,推動與更多國際國內知名高校的合作,打造高端教育基地。

七、塑造開放城市形象

18. 建設全域公園城市。堅持生態為底、文化為魂、產業為基、人民為本,堅持“低密度、低強度、高品質、高品位”,堅持隨坡就勢不挖山、順其自然不填塘、依樹造景不毀林,制定眉山全域公園城市建設行動方案,深入推進“綠海明珠、千湖之城、百園之市”建設,構建“三山三水、百園百廊、千湖千村”的城鄉生態空間,打造市域公園體系,加快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建設“彭、東、青”岷江生態走廊,奠定依江伴水的美麗宜居公園城市生態安全格局。突出宜居宜業,加快補齊城市公共服務“短板”,增加公共交通、醫療保健、義務教育、文化藝術、養老服務等公共產品供給,滿足市民美好生活需要,提高城市生活品質。

19. 建設文化名城。堅持世界眼光、國際標準、眉山特色,突出傳統與現代、東方與西方、人文與自然相結合,建設一座文化底蘊深厚、動感活力迸發、極具開放包容的魅力之城。實施東坡文化傳承創新“七個一”等工程,重點打造三蘇祠精品博物館,規劃建設江口沉銀博物館和遺址公園,積極創建東坡幹部學院、東坡書院,加快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和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高標準建設劇院、文化館、圖書館等文化設施,在景區、公園、鄉村規劃建設綠道、步道、賽道系統。繼續辦好東坡文化節、四川音樂周等文化活動,積極承辦東坡國際半程馬拉松等國際性賽事。依託尤文圖斯足球學院培訓中心等項目,建設西南地區特色足球城。發展壯大文化產業,培育一批文化龍頭企業,培養一批文化人才。

20. 建設美麗鄉村。實施“美城新村”行動計劃,突出抓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幸福美麗新村建設和“廁所革命”,開展農村垃圾分類“百村示範行動”,打造一批美麗鄉村典範。推廣“小規模、組團式、微田園、生態化”的建設模式,探索多元投入機制,加強農村水利、交通、通信、能源、環保等基礎設施建設,建設村莊美麗、住房美居、生活美滿、鄉風美好“四美新村”。依託黑龍灘、三岔湖、龍泉山、牧馬山“兩湖兩山”,打造與天府新區能級匹配的美麗鄉村示範帶。深入開展“百鎮建設試點行動”,打造一批特色小鎮、特色村落。

八、營造一流發展環境

21. 建設營商環境高地。實施“優化營商環境”專項行動。營造穩定的政策環境。清理完善全市產業發展和投資促進政策,制定集中規範的重點產業目錄、佈局導則和扶持政策清單,縣(區)、園區新區細化配套政策措施,明晰重點產業發展路線圖,促進產業特色化、差異化發展。打造高效的政務環境。推廣四川自貿區經驗,深化涉外管理體制改革,在眉山天府新區率先推行准入前國民待遇+負面清單制度。深化“放管服”改革,推進“一窗進出、一網通辦”,推行“模擬審批”、多評合一、多審合一、聯合驗收,完善“企業服務日”、重大項目“紅色代辦”制度,建設全市統一的政務服務平臺和數據共享平臺,把企業投資項目立項到辦理施工許可證時間再壓縮一半,把行政審批和公共服務事項網上辦結率提高到90%以上。建設公平的法治環境。建立全市統一的企業維權服務平臺,完善企業投訴快速受理和查處機制,加強企業產權保護和合法權益維護工作。加大營商環境監督執紀問責力度,出臺損害營商環境責任追究實施辦法。建立符合國際規則的營商環境評價機制。

22. 激發市場主體活力。著力做強、做優、做大國企,推進市級經營性國有資產集中統一監管,完成市屬國有企業集團組建,增強國有資本運營功能。支持有條件的國有平臺公司投資實體經濟領域,推動國有資本保值增值。著力放活民企,完善促進民間投資政策,支持民營資本進入醫療、養老、教育、文化體育、環境保護等民生領域,實行市內本土民營企業新增投資同等享受招商引資政策。出臺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係制度規範,細化政商交往負面清單。出臺弘揚和保護企業家精神實施意見,按照有關規定評選表彰優秀民營企業家。加快推進民營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試點,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

23. 大力推進創新創造。深入實施全面創新改革“一號工程”,加快構建“1中心3引擎N聯盟”,形成“政產學研用”深度融合創新體系。建設一個大數據中心,深化與華為等企業戰略合作,培育大數據產業聚集區,打造西南地區互聯網重要節點城市。建設三大科技創新引擎,依託眉山加州智慧城(森林硅谷)、聯想疊雲創新科技園、四川鉑智薈國際創新引擎等項目,孵化科技創新型企業。建設一批高校創新聯盟,培育壯大校(院)市合作、校企合作創新創業孵化平臺。支持各類企業建設創新平臺,扶持發展高新技術企業,大力實施科技成果轉化工程,積極推進軍民融合發展。大力實施“眉山優才工程”,落實“1+8”人才政策體系,堅持本土育、高端引、精準用、事業留結合,大力引進高層次人才,積極培育本土人才,推行“眉山優才卡”制度,激發各類人才創新創造活力。到2021年,全市企業研發投入佔主營業務收入比重達到15%以上。

九、強化開放發展保障

24. 加強組織領導。堅持黨對經濟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增強黨委把方向、謀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完善經濟形勢定期分析、研究重大事項等工作機制。統籌研究擴大開放推動高質量發展政策措施,強化市場化、法治化手段,構建集中統一、權威高效的監督體系,加強全局性重大工作的過程監測和實時調度。支持民主黨派建言獻策。

25. 鮮明用人導向。落實好乾部標準,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任人唯賢,緊扣全面擴大開放、推動高質量發展要求,堅持因事擇人、人崗相適,選優配強“忠誠擔當、乾淨有為”的各級領導班子。實施新時代執政骨幹遞進培養計劃,積極推進幹部跨縣(區)、跨部門、跨行業交流。大力開展對外開放理論、政策、經濟、文化、科技、管理等專項培訓,提升各級幹部抓開放合作的能力水平。

26. 推進項目落地。進一步完善項目工作機制,全面落實各級“一把手”抓開放、抓招商、抓落地責任制。強化土地、資金、人才等生產要素保障,集中資源優先保障重點項目建設。研究制定項目工作、招商引資激勵措施,全面調動各級幹部抓項目的積極性。

27. 健全考核體系。緊扣建設環成都經濟圈開放發展示範市,建立完善相關統計指標體系、績效考核體系。按照不同區域功能定位和階段性任務實行差異化考核,開展效能評估。健全完善鼓勵激勵、能上能下、容錯糾錯機制,大力營造想幹事、能幹事、幹成事的濃厚氛圍,引導黨員幹部進一步解放思想、拼搏實幹,在新時代展現新擔當新作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