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三年級的孩子不愛學習、很貪玩怎麼辦?

憤怒的小草XSL


10左右的孩子已經什麼都懂了,對於學校家庭和社會都處於好奇心的時候,也是比較好動的時期,這個時候作為家長要及時的規避這些現象,既不要死讀書也不能玩心太重!

1.讓孩子清楚讀書的重要性

現在的孩子不是不明白事理的,可以先跟孩子耐心的講一些道理,比如說讀書可以讓人跟你聊天起來很有內涵,讀好書了以後可以選擇自已喜歡的生活等等。

2.規定時間完成學習任務,完不成就扣零花錢或者少買玩具

規定好什麼時候玩什麼時候睡覺什麼時候學習,監督堅持一個月,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完成了基本的學習任務,你可以出去玩或者做自已喜歡的事情,而完不成就要受到相應的處罰

3.引導孩子的興趣,樹立良好的習慣

這個時期的孩子大多數會表現出對哪方面感興趣,比如喜歡看課外書,喜歡舞蹈、書法等等,這個時候家長可以去加強且支持他的興趣,在學習課文以外的知識外,拓展一個好興趣,這樣會讓孩子在學習中從中得到樂趣


對於不愛學習的孩子,家長更需要多點耐心去引導,不要不寫作業就打就罵,這樣讓孩子出現厭學的情況


葫蘆弟弟


三年級的兒童正處於玩伴期,凡是心思不在學習上的孩子,每天總是玩不夠,這樣的孩子現在還真有不少哩。尤其原因主要是家長忽略培養孩子的好習慣,導致孩子分不清做事的主次和輕重,如果沒有好的管教方法,極容易讓孩子厭學,甚至過早輟學,怎樣應對貪玩不愛學習的現象呢,下面我給家長几點建議:

第一,讓孩子清楚何時能玩兒,何時必須要完成學習任務。一天之中,對於孩子來講,重複的事情就那幾件,吃飯、睡覺、學習、玩耍、閱讀等。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列出這些重複性事件,而後教孩子分清什麼時間段該幹什麼事,讓孩子去排列順序。再教孩子根據事情的重要性排列順序,這樣孩子就知道一天之中,事情的排列順序,以及事情的輕重緩急了。

第二,讓孩子清楚家有家規,家規就是做事的依據。

管教必須要伴有獎懲,做好了有獎勵,做不好就要有懲罰,這些恰是給孩子立規矩時涉及到的內容。現在在很多家庭裡,家長就缺乏給孩子立規矩,完善家庭規則的意識,你每天只靠嘮叨和催促,甚至是批評與打罵,絕解決不了問題,因為你的做法沒有任何依據,孩子不服!

第三,重要的事絕不能被玩兒佔用,否則要受到懲罰。不少孩子對玩兒和學分不清楚,常常是玩不夠,到了該學習的時間磨蹭拖拉不去,好不容易進入學習環節了,卻又邊寫邊玩兒,結果心思完全不在學習上。理性的家長必須要明確告知孩子,如果你不能在該學習時靜下心來,那就面壁反省去,媽媽(爸爸)就拿著家法(戒尺)在你身後。什麼時候你想清楚了,該認真安靜地學習了,才能結束面壁反省的懲罰。

第四,學習要與吃飯掛鉤,讓孩子體驗捱餓的滋味。我曾經給一些家長建議,如果你的孩子放學後回家一玩兒起來收不住心,不願意寫作業,那好辦,就把寫作業放在吃飯前,什麼時候你寫完了,什麼時候才能吃飯。如果超過規定時間還寫不完,就乾脆取消你今天吃飯的權利,看你怕不怕餓,一頓不行就兩頓,一天不行就兩天。只要家長堅持原則,幾天下來孩子就知道厲害了。

第五,要正向激勵與引導孩子,幫孩子算算時間帳。很多時候不是孩子不夠聰明,而是家長太笨不願意動腦筋。就如上面給你的方法,你先試用,讓孩子說說他的感受,而後再引導。如問孩子,認真寫作業學習好,還是餓肚子好?你認真寫作業花的時間少,還是邊寫邊玩花的時間少?認真寫作業是不是可以為開心玩兒節省出更多時間?

總之,幫助孩子建立起有節奏的生活規律,有合理的家庭規則做為獎懲依據,有正向的激勵與引導,再加上家長堅持原則絕不給縱容孩子,你會發現孩子慢慢就改變了懶散的生活狀態,只要生活狀態好了,學習態度會隨之改善。


韓國成老師


8-9歲的孩子,正是豬狗嫌的貪玩時期,孩子自控能力不夠。這個年齡階段,孩子的道德意識正在形成,管教需要更加謹慎,而不是一味打罵,增強孩子的自我判斷能力很重要。

這個階段的孩子,已經新3年級了,經過2年級學習成績的兩級分化,孩子學習成績已經比較穩定,要麼成績一直突出,要麼成績一直中不溜,么妹一直成績較差。你不打罵,他都知道學習的重要性,也期待成績上獲得自信。

一般三年級的孩子,能夠自己定製適合自己的學習計劃,能“虎頭蛇尾”的執行幾天了,只是孩子的進步。

只要父母及時矯正,積極協商談判,孩子也願意放下電視,看會書,寫會字,但是一旦父母離開,又開始坐不住,回到手機上。

陪伴,對不愛學習,貪玩的孩子,很重要,和1-2歲學習行走一樣,沒有良好學習,生活,運動等習慣的孩子,需要父母陪伴,鞏固自我意識。

放下手機,陪孩子一起看書,一起拉琴,一起寫作業...

孩子無路可逃,只能學習。


白沙踏歌隊


三年級的孩子,年齡大概在八九歲,以前人經常會說七歲八歲貓狗都嫌,就是說這個年齡的孩子正是玩的年紀,玩是他們自然的天性。

作為家長來說,當尊重孩子的天性,給他玩的時間和空間。如果你一味地壓制他們玩,反倒會讓他們產生厭學情緒。所以,每天給他適當的時間讓他舒展個性,稍微玩一玩,或許對他們的學習會有幫助,有助於他們放鬆和開拓思路。

不要因為孩子上了小學了,就放棄了他們所有的玩的時間,剝奪了他們玩的權利。對這樣年齡的孩子,應當採取學玩相結合的辦法。而且父母不要將孩子定性為:你整天就知道玩。而是提前跟他約法三章,什麼時候寫作業,什麼時候玩。如果作業做得快,可以增加玩的時間。反之,如果作業沒做好,就適當縮減玩的時間,甚至是因為他表現不好取消玩的時間。

這樣賞罰分明,對孩子堅持某種原則性,讓孩子覺得你是說話算話的,時間長了,他也會按照你的規定來做。


蘇小妮


要讓他先玩個夠,再找個愛學習的娃,和他一起學習。



清181695969


這種孩子講道理沒用,棍棒伺候。同時跟著老師的步伐,給孩子預習複習。如果有時間的話,每天讓孩子做30道口卡。培養孩子的計算能力。學習的每篇語文課文都要會背,培養孩子的記憶能力,為以後寫作文打下良好的基礎。如果能夠堅持到期中考試或期末考試。他的成績一定有所提高。,這樣他就有成就感。有了成就感了,以後就好辦了。以後,就不用你費心了。那自己就會學習了。如果你感覺計劃比較長,你可以穿插,讓孩子有成就感。當他做計算題的時候,第一次,錯了五個。第二次如果錯了四個,你就要,表揚他。讓他即使有成就感。


潔淨之家


孩子不愛學習的原因首先從家庭說起,如果家庭沒有看書的習慣而是手機、電腦、電視為伍,肯定是影響孩子!最好的辦法就是和孩子一起看書,或者老同一本書,給孩子一個學習的榜樣!

其次可以投其所好,但是要有時間限制和獎懲制度(良性機智),切記不可武力解決!


A清水灣


棍棒加紅棗。孩子一定要打,但不能一味地打。犯錯誤要及時打,要打事不打人,一定要先打,要及時地把道理給講清楚。切記,打孩子不是解父母的氣,是讓孩子長記性,要給孩子立規矩,不能這麼做,還要給孩子講道理,為什麼不能這麼做,還要給孩子樹榜樣,父母也不這麼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