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爲鏈圈人,你得知道什麼是智能合約!

近期很多媒體一直在報道智能合約的相關的新聞。

智能合約被認為是使用區塊鏈技術的又一個熱門技術。在這個領域內,最著名的初創企業非Ethereum和Eris Industries莫屬了。

那到底什麼是智能合約呢?

360百科對其是這樣闡述的——

智能合約這個術語至少可以追溯到1995年,是由多產的跨領域法律學者尼克·薩博提出來的。他在發表在自己的網站的幾篇文章中提到了智能合約的理念。他的定義如下:“一個智能合約是一套以數字形式定義的承諾(promises),包括合約參與方可以在上面執行這些承諾的協議。”

其實,智能合約其實並不是特別智能,也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合約。

從用戶角度來講,智能合約通常被認為是一個自動擔保賬戶。

舉個例子來說——

當特定的條件滿足時,程序就會釋放和轉移資金。從技術層面來講,智能合約被認為是網絡服務器,只是這些服務器並不是使用IP地址架設在互聯網上,而是架設在區塊鏈上,從而可以在區塊鏈上面運行特定的合約程序。

但是與網絡服務器不同的是,所有人都可以看到智能合約,因為這些智能合約的代碼和狀態都在區塊鏈上。

而且,智能合約不依賴某個特定的硬件設備。就事實來說,智能合約的代碼由所有參與挖礦的設備來執行的。

智能合約是編程在區塊鏈上的彙編語言。

通常人們不會自己寫字節碼,但是會從更高級的語言來編譯它,這些字節碼給區塊鏈的功能性提供了指引,因此代碼可以很容易與它進行交互。


代碼的執行是自動的。

要麼成功執行,要麼所有的狀態變化都撤消。這是很重要的,因為它避免了合約部分執行的情況。

舉個例子——

在證券購買交易中,證券所有者已經轉移發送了證券,但是密碼學貨幣的支付轉移卻失敗了。

在區塊鏈環境中,這尤為重要,因為沒有辦法來撤消執行錯誤所帶來的不好的後果。

當然,因智能合約目前還處在初級階段,尚未有任何實質進展。也面臨著一些問題。其中關鍵問題是信任度的問題,這與影響區塊鏈實施的問題類似。

這些系統都設計成了無需信任的環境,這意味著無法改正出現的錯誤。

例如——

在區塊鏈中,如果你將貨幣發送給某個地址,這個操作是無法撤銷的。

因此,如果你與欺詐者進行交易或者你已經將貨幣發送到錯誤的地址中,那麼金錢損失是無法挽回的。

智能合約能夠轉移欺詐對手的問題,這就是智能合約設計的原因之一。

無論何時,合約都能能夠可靠地監控合約中參與方的執行情況,參與方是無法進行欺騙的。

然而,問題並沒有解決,只不過是出現在了新的層級。不過小小農民相信這個問題一定可以解決的。

因為方法總比問題多啊!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