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職2年後,這位大V醫生的診所終於要開業了

辭職2年後,這位大V醫生的診所終於要開業了

近日,原深圳市兒童醫院兒科醫生、怡禾健康創始人裴洪崗醫生在個人微信號上宣佈,辭職兩年後,他的第一家診所,將於2018年8月18日在深圳正式開業。很難想象,兩年前裴洪崗宣佈辭職的一篇文章,在自己的微信公眾號上閱讀數迅速突破10W+;兩年後,他的一篇四天後診所要開業的預告文章,短短几個小時時間又突破10W+,點贊數過6000。

據裴洪崗介紹,兩年前自己辭職時,就想把醫生和科普結合起來,做一個自己能主導的診所,踐行自己的醫療理念。。

“如果診所成功了,不敢說一定能提供最靠譜的醫療服務,但至少在這裡不用擔心被開那些明知沒用但還不得不默默買回來然後扔掉的利巴韋林、艾暢、中成藥等。如果做好了,也告訴醫護同行們,除了抱怨還有別的出路;也可以向兒科同道們證明,兒科醫生通過努力也能夠過上有尊嚴的生活,願意做兒科醫生的人也可能會增多,孩子們看病也會越來越方便。”

前不久,《看醫界》曾報道上海第一婦嬰保健院兒科醫生嚴虎和香港大學深圳醫院兒童腫瘤醫生從三甲醫院辭職,加入怡禾的消息,引起不少醫生的關注。據瞭解,即將開業的怡禾診所,聚集了多位這樣三甲醫院出身的兒科醫生,他們都是走出體制,全職加入診所。

辭職2年後,這位大V醫生的診所終於要開業了

而在2017年,《看醫界》曾披露20多名青年主治醫離開體制加盟私立連鎖診所卓正醫療的消息。據瞭解,卓正起步時僅5位全職醫生,而經過6年的發展,如今全職醫生人數已經突破了100名,且基本都為中青年醫生,均畢業和曾工作於頂尖醫學機構。

改變目前醫療現狀的中堅力量

越來越多中青年醫生們正在從公立醫院離開,走向中高端醫院、診所,而這些醫生也成為新興醫療領域瘋搶的對象。

為啥大醫院青年醫生這麼搶手呢?一位知名教學三甲醫院人事科科長苦惱地表示,“我們的主治醫幾乎是被瘋搶,因為經過我們這樣的教學醫院培訓後,這些主治醫已經成為了醫院幹活的主力,結果培養一個挖一個,我們成了培訓營。”

事實上,據《看醫界》瞭解,大醫院主治醫被搶挖的主要原因,不僅僅是因為這些醫生年富力強、善於溝通,還有一些別的原因。

首先,這些青年醫生的思想比較前衛,拿得起放得下。比如就說全職離開體制這事,一般40歲以上的醫生們很難做出決定,50歲以上的醫生更難做出決定,於是我們就會看到一些民營醫院坐診的基本上都是退休醫生。

但這些青年醫生不一樣,知名醫學院校畢業,一般還都有在國外進修或留學的經歷,因此對於編制、體制就很看得開,不容易被幾十年後的所謂養老金差別所羈絆。

其次,這些青年醫生對於醫生執業環境要求較高,對於目前的現狀不滿。一天看一百多病人,一夜開十臺八臺手術,公立醫院連軸轉的工作狀態,陽光收入低……讓他們在無盡的疲憊之外,還會陷入對於未來的迷惘。

這樣下去哪天是個頭?且不說頻發中青年醫生過勞死,越來越緊張的醫患關係,也令這些青年醫生心生恐懼,開始尋求改變。

此外,這些視野開闊的青年醫生基本上心目中都有嚮往的執業環境,經常可以看到一些青年醫生在社交上描述理想的執業環境,診室不像菜市場,有充分的時間和患者溝通甚至做朋友,提供的醫療服務更接近醫學本質,拿到體面、陽光的高收入……

不僅如此,這批青年醫生還有較強的個人品牌建設意識,甚至有的已經自帶流量。一位加入連鎖診所的年輕醫生曾向《看醫界》感嘆:“民眾對私立的認同度真的超出我想象,春節前開放了5個單元門診,全部約滿還有人請求加號。春節後每週五天奔走四家診所,真正實踐多點執業。感覺確是醫改大勢所趨。本來以為病人是認醫院的,出走了才發現,原來他們是認醫生的。”

對此,一位醫生集團創始人表示,這批青年醫生將是改變目前醫療現狀的中堅力量,是中國醫療界的希望。

一位業內人士也表示,社會辦醫的快速發展,將倒逼公立醫院改善醫生們的待遇,特別是一些弱勢科室,如果待遇不能夠改善,還低人一等,這些科室裡包括青年醫生在內的醫生批量流失將成為大概率事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