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遊戲or遊戲思維,從思維中尋找獨樂樂

思維遊戲or遊戲思維,從思維中尋找獨樂樂

思維之於心靈正如健身之於身體,心靈活動的樂趣與體能活動的樂趣擁有相同的條件。通過享樂行為去獲得身體感官的快樂,這是每一個人從小都能知曉的東西。但是如何去獲取自身心靈的最優體驗,恐怕對於“文化斷代”的現代中國人,這是最難得的事情之一了。

思維之樂是一種獨樂樂,是一種不靠“分享”的真快樂,它不是享樂,而是一種樂趣。當你以“別人”的價值觀,“別人”的成功標準,“別人”的愉悅去判斷自己的狀態時,你就永遠也不會獲得自己的內心“獨樂”。所以,今天的啟發點是“思維遊戲”。

一、碎片式閱讀,應對精神熵的“被迫式策略”。

100年來,人類有很多的習慣因為電子、數碼、互聯網等裝備而做出了改變,有些人認為是進步,有些人認為是退步,不一而足。只是有一點可以確定,人們的身體健身活動多餘人們的心靈思維活動。同時,心靈的秩序也在逐漸弱化。

無處不在的低頭一族,無處不在的泡沫劇,電視、APP等碎片式閱讀不斷的侵入人們的行為習慣之中,這也是人們的無奈!原因有二:一是思維在沒有經過特殊訓練的前提下,在沒有外界可注意的目標吸引時,一般人集中思考的時間很少能超過幾分鐘;二是當一個人獨處、無須集中注意力時,心靈會失去秩序,並且往往會停留在痛苦與困擾的思緒上,注意力會集中於某種真實或想象的痛苦以及最近的不快或長期的挫折中;碎片式閱讀其實是一種“被迫式策略”,這就是精神熵的其中一種影響。

一個人一旦習慣了一種應對心靈失序的策略就很難在改變了。還是堅持“文化斷代”觀念,有很多人在小時候的應試教育中很難會有素質教育中關於思維、心靈的訓練,也更不會有人教如何做“白日夢”和在想象中排演“自我”。

二、殘酷的現實,需要內在“象徵體系”的救贖。

中國人抵抗挫折與逆境的能力十分的強,這大約就是傳統“高築牆、廣積糧”的影響吧!相對的,中國人也在應對惡劣環境中也形成了自己的“打算”,在現實中存錢過冬和在思維中存些美好的記憶去抵抗殘酷的現實。

中國人對待記憶的能力就像其對待自身的儲蓄問題一樣高超,而記憶又是最古老的心靈技巧以及所有心靈技巧的基礎。像碎片式閱讀解決意識失序問題一樣,記憶也是有助於構建意識秩序的其中一種方法。倒是可以用遊戲來比喻一下,一是記憶就像是遊戲中的貼圖、場景、音樂、NPC一樣,越是精彩的遊戲容量就越大;二是記憶需要按照一定的規則、模式歸納成某種“玩法”,通過不斷的創建新的平衡與秩序來創造“遊戲樂趣”;所以,思維遊戲是一種最純粹簡單的秩序體系。

只要是你喜歡的、感興趣的都可以記憶,然後就想冰島人在漫漫寒夜中朗誦長詩一樣,雖然外面的世界殘酷不仁,但一個人可以用內在的“思維遊戲”去救贖自己。

思維遊戲or遊戲思維,從思維中尋找獨樂樂

三、親自去控制,興趣的“自願選擇”更加重要。

自數字信息不斷髮展之後,人們的機械式記憶就不斷的退化,忘性不斷加大!但這不是問題,真正的問題是如何選擇去主動記憶感興趣的東西,如何拒絕被動接受的信息。畢竟,精通一種自己的思維遊戲要從有興趣的思想入手。

文字、歷史、科學、哲學等等等等,這些興趣都需要“自願選擇”。如何才能在以上的各個領域成為一個“業餘愛好者”呢?比如在文字上,填字遊戲、交談、詩歌、小說都可以帶領一個人走入不同複雜層次的心流,當你能自己去設計、去創造自己的“遊戲、交談、詩歌、小說”時,就是一種思維上“自由”了。類似的感受也可以在其他領域獲得,比如個人關於過去的記憶可以讓過去的記錄提升生活品質提供幫助,當過去的記憶與過去的事實不相符時,“自我創造”就誕生了!

感受一首詩詞的腦補畫面,感受一篇隨筆的自我印象,感受一段痛苦的時間經歷。面對問題、清晰表達、自我挑戰、記錄觀點、嘗試解答、賦予意義,也許一個人就能學會從生命中最艱難也最值得的“時間”中獲取樂趣。

四、業餘愛好者,主觀體驗才是“真正的報酬”。

“業餘者”在拉丁文中意思是一個喜愛他所做的事,“愛好者”在拉丁文中意思是一個能從特定活動中找到樂趣的人。業餘愛好者到底是褒義詞還是貶義詞呢?如果你注重社會關於成功、成績、成就、水平、水準的標準,那麼業餘愛好者就是貶義詞;如果你注重一個人在身心上的體驗品質或思維樂趣時,那麼業餘愛好者就是褒義詞了。

天文學家哥白尼完成星球運動理論以及在美學上提出“簡單之美”時,他正在做一份牧師的職業;學醫的伽利略在完成固體重心位置的推算實驗時,他似乎沒有意識到自己將是個醫生;化學家拉瓦錫在完成許多化學經典的巧妙實驗時,他在稅務機關工作;伽伐尼在從肌肉與神經如何導電的基本實驗中悟出電池的原理時,他是一個行醫的人;愛因斯坦在發表最重要的論文時,他是一名瑞士專利局的職員;這些事情的真假且不說,他們到底在自己的“業餘愛好”中,能不能被世人理解為看重體驗、看重樂趣而非看重成就才是一個人的主觀報酬呢?

一個人在完不成社會的“價值觀”時,轉向個人體驗似乎是不得不選的一個選擇!只是,業餘愛好要是真正的“業餘愛好”時也許才有作用,不是為了與專業者攀比,不是為了用知識支撐面子,不是為了獲取物質利益,而是真正為了從心靈秩序中尋找樂趣。

思維遊戲or遊戲思維,從思維中尋找獨樂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