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有哪些美食?

馬瑞涵


四川的美食太多了,今天先把四川的麵食數一數


四川的面,鹽是骨頭鹼是筋

做麵條,自然得有小麥。四川是當之無愧的小麥大省,早在北宋就已經“田土無不種小麥”,近年來也是穩居全國小麥種植面積與總產量的前六位。產麥,吃麵順理成章。四川人吃麵的勁頭絲毫不輸給陝西、山西這些公認的“面痴”省。

▲ 中江傳統手工掛麵。攝影/陳達華

不過,熱愛相同,吃法卻各有千秋。在北方,麵條是當仁不讓的主角。哪管你什麼臊子、澆頭、配菜,絕不能喧賓奪主,而應是充分襯托麵條本身的筋道與麥香。反觀四川,麵條更像是個中介,掌握最好的滋味,再介紹給真正識貨的好吃嘴。

▲ 攝影/陪你去看海

南北方小麥品質的不同,形成了這一差異的存在。北方氣候乾燥、日照時間長,小麥生長時可以充分積累蛋白質。在高含量麵筋蛋白的幫助下,北方人可以把面的筋性發揮到極致。四川氣候溼潤,多陰雨,小麥中的蛋白含量要低上許多,麥粒軟,粘性大,做出的麵條彈性相應地變弱。因此,四川人制麵條才會加鹼,“鹽是骨頭鹼是筋”,鹼可以使麵糰變硬,彈性增強,但也會染上不那麼讓人喜歡的鹼味兒,可是這難不倒四川人。

▲ 雜醬麵。攝影/八兩

四川人擅長調味,這在川菜豐富的味型上可見一斑。川人烹飪有七滋八味,強調“百菜百味,一菜一格”。相比山西人在麵條形狀上絞盡腦汁,四川人則把對味道的理解全部用在了麵條上。四川面在味道上的變化,只怕不輸給孫悟空的七十二變。這也給好吃嘴們造就了一個麵條的花花世界,裡面總有一碗麵讓川人魂牽夢繞。

四川,八“面”玲瓏

擔擔麵丨川面滋味一肩挑

擔擔麵,誕生於市井之間,因為售賣它的小販挑著一副擔子而得名。這最草根的麵條,又是四川麵條中傳播最廣的種類之一。它見過你不同的樣子,或在宴會上正襟危坐,或在街頭揮汗如雨,或在家等著媽媽端出那一碗最熟悉的味道。

▲ 四川熟油海椒的配置。攝影/石頭魚

一碗好吃的擔擔麵,麻辣是內功,麵條細滑,豬油、陳醋、醬油、麻醬融會貫通,小米一樣細碎的肉臊必不可少,芽菜更是點睛之筆。這是四川面最普世的一種味道,因此你也無法說出一種讓所有人都信服的正宗配方。只好享受自己最熟悉的那一種滋味,並固執地認為這才是最正宗的擔擔麵。

宜賓燃面丨“小心火燭”

▲ 來自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Ⅱ》。

燃,可以用來形容吃麵時的火辣辣的感覺,但更是對燃面最貼切的叫法。現在的宜賓燃面,以前的敘府燃面,有一個更直白的名字——

油條面,因其油分大而水分少。油重無水,遇火即燃,是名副其實的燃面。

因誕生在宜賓,芽菜也就近水樓臺地成了燃面的靈魂。麵條出鍋後,必須甩幹,才能與紅油、醬油親密接觸,加油拌勻後入盤中碼齊,芽菜、花生碎、芝麻、蔥花姍姍來遲,畫上一個完美句號。攪拌它的那短短十幾秒是痛苦的,一入口,噴薄而出的獨特幹香味,足夠讓人完全原諒它造成的痛苦,並且暗下決心,下次不能操之過急,要拌得更勻一些。

內江牛肉麵丨好吃到“內牛滿面”

▲ 來自紀錄片《愛上川菜》。

牛肉麵有臺灣的,有蘭州的,甚至還有加州的,但內江人只認可內江牛肉麵。

牛肉和各種香料在大鍋裡滾來滾去,直到牛肉軟爛,並且吸飽香味。這是每一個內江清晨的味道。在外人看來可以直接上桌的硬菜,只能在內江做臊子。

▲ 攝影/八兩

在豪放的牛肉臊子,和火辣的紅油的襯托下,幼細的鹼水面顯得有些乖巧。不要被它的外表所迷惑,這碗麵骨子裡實是個性十足的。

慢燉的牛肉在咀嚼中無時不滲透出香料與肉的複合香味,麵條把醇厚湯汁的精彩如實送入口中,難怪身在外地的內江人總是想念這一碗麵。內江人張大千自負廚藝勝過畫藝,大排筵宴之外,他拿來待客的亦不過一碗牛肉麵。

更多關於內江牛肉麵的事,看看風物君辦公室裡地道內江人的感受👇

今天說的這碗牛肉麵,跟蘭州無關

甜水麵丨鐵漢柔情

細面於四川無處不在,但絕不敢自稱一統江湖。倘若如此,甜水麵及其死忠粉第一個不答應。甜水麵有筷子般粗細,與其他面的服服帖帖不同,甜水麵總是以一種倔強的姿態盤踞在碗裡。對北方人來說,這是為數不多在四川吃到麵條本身韌勁的機會。

甜水麵得名,是因為吃起來回甘,而其中的奧秘就在複製醬油的使用。複製醬油呈棕紅色,鹹甜適口,是川菜常見的涼拌調料。複製醬油和紅油辣椒一起,把這川面中的粗壯大漢打扮一新,簡簡單單,卻足以使人在甜辣之間進退失據,一時語塞,除了“安逸”也說不出許多。

雜醬麵丨此“雜”非彼“炸”

此雜醬麵非彼炸醬麵。如果你在成都街頭走一走,雜醬麵館隨處可見,每個成都人都有自己最鐘意的一家小館,想吃到美味的雜醬麵,也唯有虛心向成都人請教。四川人的雜醬,是以剁碎的肉末先經煸炒,幹香是最基本的要求,加入黃醬後小火慢熬,肉香與醬香融為一體才能出鍋。麵條的最佳搭檔就是這一勺雜醬了,不過熟油海椒也是絕不能缺少的,不吃辣還叫什麼四川人。

雜醬麵吃前也要拌勻,這是許多四川面共有的基因。拌的過程,也是樂趣所在,像是熱身,又像是火力偵察:料夠不夠足?面夠不夠筋道?香氣夠不夠濃?筷子隨著手腕翻動,確保每一根麵條都有味。也有那貪吃的人,先把肉臊都挑出吃掉,再向麵條發起進攻。殊途同歸,一定要對這碗麵“趕盡殺絕”,碗裡最後只剩下零星的蔥花和調料的痕跡,抹抹嘴,朝四周看看,對自己四川人的身份表示完全滿意。

鋪蓋面丨能吃的”被子“

川面味道的重要性要超過面本身,但這並不意味著川人不會在面的形狀上動腦筋。鋪蓋面,就是絕佳例證。麵糰要反覆揉搓,給谷膠蛋白充足的時間氧化,硬度、彈性才能達到要求。將面扯成薄而寬的面片,形似鋪蓋,因而得名。

▲ 豌雜鋪蓋面。

鋪蓋面寬闊的心胸能容納不同的臊子。簡簡單單的澆上湯汁,蓋上一大勺豌豆,已足夠讓人食指大動。辣炒雞雜,或者麻辣牛肉,也能獲得青睞。不管臊子如何好花樣迭出,還是大量的耙豌豆,最讓人滿足。

廣漢全蛋金絲面丨廚藝的“集結號”

四川的面,也並非盡是重油重辣的。廣漢的金絲面,將川菜精巧細緻的一面發揮得淋漓盡致。不加一滴水,以全蛋和麵,再騎在粗竹竿上反覆彈壓麵糰,看起來和廣東竹升面異曲同工。不過金絲面講求的是細如髮絲,用一口大刀將麵條切制的極細,對廚師的刀工有嚴格的要求。


更講究的則是湯底。雞和豬骨要熬煮數小時才能將其中的鮮味提出,在沸水中迅速煮熟的面,與臊子在高湯中會合,箇中滋味,讓人牢牢記住川人離了辣椒也做得出美味。

四川涼麵丨盛夏的天使


夏天是四川涼麵最閃亮的時刻。四川盆地的夏季溽熱難耐,行走在街頭,人無精打采,連衣服都總是趴在身上。暑氣是食慾的大敵,這時候來一碗涼麵,是最佳的解決方案。


▲ 相較於素涼麵,雞絲涼麵對無肉不歡的人更加友好。

四川涼麵的製作並不複雜,煮熟、扇涼的麵條,先用熟菜籽油拌勻,既提香又防粘,配菜可以用豆芽、黃瓜絲等等,全憑個人喜好。調味過後,在鹹味的幫襯下,酸甜開胃,麻辣解表,分工明確,層次鮮明。只消一口,唇舌上麻酥酥地癢,變鈍的味覺回來了。

此時,心中已接受令人煩躁的暑熱,若不是盛夏,哪來的如此巴適的解脫感。眼看夏天又來了,四川涼麵,請開始你的表演。


更多瞭解歡迎關注地道風物,發現每一寸土地的美好!


中國國家地理地道風物


去年我在四川上班的時候,四川的同時帶我品嚐了四川各種正宗美食,現在回想起來還是有點流口水,川菜是我國八大菜系之一,擁有的美食數不數數,川菜多於家常菜為主,取材多為日常百味,特點在於麻、辣、香,川菜歷史悠久,享譽全球,素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美譽。

四川有那些美食就讓我為大家一一道來

1.回鍋肉

我第一次吃正宗回鍋肉實在我在四川認識的朋友家宴上,那真是口齒留香,到現在也無法忘懷,以前吃飯回鍋肉都是假的一樣。四川人家家戶戶都會做的“回鍋肉”,回鍋肉肉質濃郁鮮美,色澤紅亮,被譽為川菜之化身,川菜之首。



2.宮保雞丁

每次公司聚餐去餐館吃飯,我四川的同事都會點上這道四川名菜,入口鮮辣,雞肉的鮮嫩配合的花生的香脆,我真的愛上這道菜。


3.麻婆豆腐

麻婆豆腐不用說了,我們公司做飯的阿姨做那個麻婆豆腐,那叫一絕啊。麻婆豆腐是川菜館點菜量最多的一道美食,距今一百四十多年的歷史長盛不衰,揚名海外,深受國內外吃貨的好評。

四川的美食還有:東坡肉、紅燒排骨、魚香肉絲、夫妻肺片等。

你覺得四川什麼最好吃,可以留言大家一起討論!


美食乾貨


1.涼拌口水雞是中國

四川

傳統特色

菜餚

,屬於

川菜

系中的

涼菜

,佐料豐富,集麻辣鮮香嫩爽於一身。 在烹製時,煮雞用的湯料很有講究,需要恰到好處,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保存雞的可溶性蛋白,增加雞肉的

鮮美

程度,又能具備其特有的香型和

滋味

[1]

口水雞是一道涼菜,佐料豐富,集

麻辣

鮮香嫩爽於一身。有“名馳巴蜀三千里,味壓江南十二州”的美稱。“口水雞”這名字初聽感覺有點不雅,腦子裡可能會出現一副口水滴噠的樣子,之所以叫口水雞還因為有很多花椒,吃了會麻到嘴巴癱瘓不由自主流口水。



2.美味酸菜魚流行於90年代初,雖為四川民間家常菜,但流傳甚廣,是全國有名的美食之一。酸菜魚的做法,有簡單的,有複雜的,正宗酸菜魚的做法是複雜的,工序多,但是卻有講究。本文為您介紹正宗酸菜魚的做法。酸菜魚屬於四川

菜譜

,主要原料是鰱魚、酸菜;工藝是煮,製作難度中等


3.龍抄手是成都市著名的傳統小吃,抄手是四川人對餛飩的特殊叫法,抄手的得名。成都的“龍抄手”1941年開設於成都的悅來場,上個世紀50年代初遷往新集場,60年代後又遷至

春熙路

南段至今,迄今已有70餘年的歷史了。


4.四川泡菜又叫泡酸菜,傳統特色菜餚,屬

川菜系

。味道鹹酸,口感脆生,色澤鮮亮,香味撲鼻,開胃提神,醒酒去膩,老少適宜,一年四季都可以製作,是居家過日子常備的小菜,是

中國

四川家喻戶曉的一種佐餐菜餚。

四川泡菜製作簡單,易於儲存,食用方便。原料有蘿蔔纓、白菜幫、青菜莖、黃瓜、豆角等。蔬菜原料經泡漬發酵,就成了酸泡菜。因是冷加工,有益成分損失較少,所以營養豐富,是很好的低熱量食品。泡菜還被當做調料和藥用,如酸菜魚、泡椒鯽魚、榨菜肉絲等很多菜都有泡菜;藥用功能方面,如用泡蘿蔔去寒,用泡青菜清熱去暑,用泡茄子治腮腺炎,用泡姜祛寒御溼等。


5.

燃面

是四川省宜賓地區最具特色的特色傳統名小吃之一。原名

敘府燃面

,舊稱

油條面

,因其油重無水,點火即燃,故名

燃面

[1]燃面小吃選用當地優質水面條為主料,以宜賓碎米

芽菜

小磨麻油

、鮮板化油、

八角

、山奈、

芝麻

、花生、核桃、金條辣椒、上等

花椒

、味精以及香蔥、

豌豆尖

或菠菜葉等輔料,將面煮熟,撈起甩幹,去除鹼味,再按傳統工藝加油佐料即成。

6.冰粉,是起源於

四川

省的一道著名

小吃

,近年在多地流行,是著名的夏季小吃。冰涼香甜,嫩滑爽口,生津解暑,清涼降火。作為夏天的一道

美食

,因其爽滑、透明、冰爽、美味、價廉而倍受人們青睞。

其主原料產自

冰粉樹

,學名

假酸漿

,又稱珍珠蓮。原產於秘魯,國內主要分佈雲南、廣西等地。貴州、湖南、四川地區亦有栽培[1]。冰粉這道美味的小吃也是起源於此。


7.麻婆豆腐(Mapo doufu),是

四川省

傳統名菜之一,屬於

川菜

。主要原料為配料和豆腐,材料主要有

豆腐

、牛肉末(也可以用豬肉)、辣椒和花椒等。麻來自花椒,辣來自辣椒,這道菜突出了川菜“

麻辣

”的特點。其口味獨特,口感順滑。


8.水煮肉片是川渝地區的一道傳統家常菜,屬於川菜或渝菜系。


9.炒雞雜

普通人:為什麼會吃雞鴨的內臟,又小又髒,根本就沒有吃的必要,而且雞鴨都死得那麼慘了,為什麼還要吃內臟!

四川人:雞雜好吃呀,腸子脆,雞肝面,雞心滑……加上泡椒,酸蘿蔔,芹菜,酸辣入味,隨便吃點就能下兩碗乾飯!


10.魚香肉絲(英文:Fish-flavored Shredded Pork),是一道特色傳統名菜,以

魚香味

調味而得名,屬

川菜

。相傳靈感來自老菜

泡椒肉絲

民國

年間由

四川

籍廚師創制而成[1]


11.宮保雞丁,是一道聞名中外的特色傳統名菜。

魯菜

川菜

貴州菜

中都有收錄,原料、做法有差別。[1]該菜式的起源與魯菜中的

醬爆雞丁

,和貴州菜的胡

辣子雞丁

有關,後被清朝山東巡撫、四川總督

丁寶楨

改良發揚,形成了一道新菜式——宮保雞丁,並流傳至今,此道菜也被歸納為北京宮廷菜[2]。之後宮保雞丁也流傳到國外。



12.糖醋魚

糖醋

魚的做法簡單,是

菜譜

裡的常見菜,

糖醋魚

口味屬於糖醋味,做法屬燒菜類,但怎麼做糖醋魚最好吃,主要看自己的口味習慣進行細節調整。

做糖醋魚主要的食材有

草魚

青椒

洋蔥

江米酒

、大蔥、姜、醬油、白砂糖、醋、鹽、香油、粉(玉米)、 植物油。


12.糖醋排骨,是糖醋味型中具有代表性的一道大眾喜愛的特色傳統名菜。它選用新鮮豬

子排

作主料,肉質鮮嫩,成萊色澤紅亮油潤。

“糖醋”中國各大菜系都擁有的一種口味。它源於江蘇的無錫,現在江蘇、

浙江

、四川菜中廣為流傳,常用於熘菜。


理想青年在路上


四川被稱為天府之國,不僅旅遊資源,經濟文化豐富,在美食上,大四川也沒有落後呢。去四川玩耍不知道吃什麼?今天藍豬坊給您科普幾種四川必吃美食!不吃一定會後悔系列!

因為四川的天氣以潮溼為主,所以川菜多為辣口。其實四川美食也有不辣的。不信?您可得接著往下看

成都的糖油果子

糖油果子是成都的著名小吃,主要由糯米,紅糖和芝麻製作完成。外皮金黃,內餡兒酥糯。整體口感香甜。咬下去焦糖味很濃,特別香。重點是很便宜!一串糖油果子大概四個左右,價錢在三五塊那樣。如果您去成都遊玩,糖油果子可不能錯過了~

南充的板鴨

營山的板鴨也是四川獨具特色的一款燒臘製品。在清代的時候就已經明噪天府。營山板鴨外皮金黃,口感清香,鹹淡適中。已經是當地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宴客佳品。光看圖就已經流口水系列!如果親們有去營山的記得給我帶一隻回來哈!


眉山的東坡肘子

沒想到吧,東坡肘子其實是四川菜~東坡肘子產自四川的眉山市。據傳是因為蘇東坡很喜歡吃,於是就命名為東坡肘子,成為了人們餐桌上的座上賓。東坡肘子中的肘子肥而不膩,肥軟可口,尤其是搭配上醬油碟蘸著吃,簡直不能再美味!

瀘州白糕

很多人一看到瀘州,第一反應就是瀘州老窖,沒錯,瀘州老窖確實是瀘州一大特色。而瀘州的白糕可一點也不遜色於瀘州老窖哦~

瀘州的白糕滋潤潔白,尤其是剛出鍋的白糕,熱氣騰騰還散發著米箱,在售賣的時候大部分是裝在一個竹籃子裡。顏色的跳躍帶給你視覺的衝擊,讓你更有胃口多吃下去幾個呢~

宜賓燃面

這個大家肯定都知道啦~之所以叫燃面,是因為麵條油重又沒有水,一點就能點著,所以就稱之為“燃面”。

宜賓燃面色澤紅亮,香味濃郁,每吃一口,口腔中的麻和辣都會完美融合,再搭配一碗燃面好伴侶—清淡味美的一碗湯。在湯中加點醋,喝一口更開胃,一碗麵,一碗湯,宜賓人的熱情好客都在這裡面!

關注藍豬坊,你想要的這裡都有


藍豬坊


你要問我四川有那些美食?那我只能告訴你太多太多了,不過四川的美食絕大多數都是以麻辣口味為主的,也就是通常我們所說的“重口味”,四川為什麼要以麻辣口偏多呢?這跟他們的環境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四川偏潮溼,人們不得不用麻辣將體內的潮氣逼出,以此來保持健康的身體平衡。

現在的川菜可不僅僅只侷限在川內,甚至有一些東北有錢的大老闆,都不惜花重金去四川聘請廚師,好了廢話不多說,來和小編一起整理一下四川都有那些美食吧!

第一道:水煮牛肉。這道菜可是本人的最愛呀!(沒有之一)主料當然是牛肉了,輔料有油菜、豆芽、香菜,調味料有花椒、川椒、賓縣豆瓣醬、澱粉糊,先將牛肉用嫩肉粉和蛋清抓打上勁,為的是能有更好的口感。坐勺到入色拉油將牛肉溫油下鍋,滑至八分熟時撈出待用。坐勺放底油將賓縣豆瓣醬炒香,加老湯把油菜與豆芽下入鍋內煮至八分熟時撈入湯碗內,老湯用澱粉糊溝芡(溝薄芡即可)再將滑好的牛肉到在菜上面,把準備好的花椒、川椒、香菜再放在肉上面,坐勺將油燒開均勻的潑在上面就可以了。


第二道:
酸菜魚。不好意思這道也是我的最愛,(也沒有之一)花鰱魚一條,酸菜(最好用四川的泡菜,袋子裝的)配料有蔥、姜、蒜、花椒、川椒,將魚改刀切小塊,泡菜也改刀切小塊,坐勺放底油將蔥、姜、蒜炒香,加入清水放入泡菜與魚,大火燉至15分鐘,到入湯碗內,上面撒上花椒、川椒香菜,坐勺把油燒開後淋在碗內美味的酸菜魚就做好了。
第三道:

回鍋肉。那句話我就不說了,你們都懂的對嗎?主料五花肉要事先煮熟,配料有青蒜、雞精、鹽、賓縣豆瓣醬、醬油,將青蒜改刀切段,紅椒滾刀切塊,坐勺放入底油,把賓縣豆瓣醬炒香,放入五花肉(改刀切片)青蒜、紅椒,加少許鹽、少許醬油、雞精不停翻炒,出鍋時淋澱粉糊即可。
這三道菜先推薦給大家,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關注我,給我力量來寫出更好的東西,謝謝!


廚子寫美食


\n

{!-- PGC_VIDEO:{"thumb_fingerprint": 13266118688168988900, "vid": "6738d264f1014556a056f299557c2817\

想念味蕾


“食在中國,味在四川”,“一菜一格,百菜百味”四川的美食實在是太多,如果單獨舉例就會有很多種,還有些不知如何說起,對於美食,這個概念還是挺大的,四川的美食可以從小吃和菜餚方面、特色單品美食等說起。說不完也就儘量說吧!

四川的菜餚:這裡主要講講傳統的川菜,回鍋肉、鹽煎肉、麻婆豆腐、水煮肉片、宮保雞丁、魚香肉絲、乾燒魚、豆瓣魚、花椒雞丁、冰糖兔丁、糖醋排骨、蒜泥白肉、花仁椒麻雞片、山椒鳳爪、蔥酥鯽魚、薑汁豇豆、魚香青元、鍋巴肉片、木耳肉片、紅燒肉、鹹燒白、粉蒸肉、火爆腰花、乾煸牛肉絲、魔芋燒鴨、鮮熘雞絲、小煎雞、辣子雞丁、仔雞豆花、酸菜魚、茄汁菊花魚、糖醋脆皮魚、大蒜燒鯰魚、魚香茄餅、鍋貼豆腐、家常豆腐、蠶豆泥、乾煸四季豆、雞米芽菜、清湯雞丸、燒什錦、等。

四川的小吃類:賴湯圓、龍抄手、鍾水餃、蛋烘糕、鮮花餅、牌坊面、牛肉焦餅、小籠蒸牛肉、夫妻肺片、五香薰牛肉。、火腿土豆餅、邛崍奶湯麵、溫江程抄手、新都葉兒耙、廣漢三合泥、新繁銀絲面、廣漢纏絲兔、崇州天主堂雞片、崇州三絕、銀絲髮糕、什邡米粉、新繁魚面、香酥苕片、麻醬湯圓、玻璃燒麥、溫江水餃、大邑窩絲油花、破酥包子、韭菜酥合、彭縣波斯油糕、龍眼包子、韓包子、饊子、水晶涼糕、青菠面、黃糕、白蜂糕、甜水麵、糖油果子、白斬雞、牛肉毛面、雞肉抄手、涼蛋糕、豆花、豆腐腦、涼餈粑、擔擔麵、棒棒雞、口袋豆腐、過橋抄手、雞油湯圓、醪糟、豐都豌豆湯、米包子、彭水心肺湯圓、冰糖銀耳等龍頭小吃、米粉羊肉湯、水八塊、海螺面、川北涼粉、閬中蒸饃、腸旺粉、獅耳面、順江薄餅、亮皮包子、蒸蒸糕、馬蹄糕、豌豆扯麵、胡豆、羅江豆雞、蘿蔔酥餅、珍珠圓子、油茶、崇慶蕎麵、渣渣面、金絲面等各式麵條等等、

火鍋串串類、四川滷菜類。


美食旅途


其實說到美食,每個地方都有相應的特色,對於美食也是因人而異,我是地道的四川人,給大家分享一道四川人大眾喜愛又有歷史的美食和家庭做法!



擔擔麵

PS:去四川的麵館記住我們是不講大份、小份的份量,通俗的區分是按重量:2兩或者4兩。

一 準備食材:手工拉麵、後腿肉、花生、幹辣椒、芽菜(淹芥菜)。

二 佐料:生抽、料酒、胡椒粉、香油、雞精、花椒油、紅油辣椒(四川又叫熟油海椒)。

三 做法:

1.鍋入油,小火將花生炒熟,備用;


2.將蔥、姜、蒜、幹辣椒切碎,後腿肉剁碎。


3.將炒熟的花生放入保鮮袋,用擀麵杖擀碎至綠豆大小。


4.做哨子,把薑末、蒜末炒香,再炒肉末,加料酒、生抽入味;


5.倒入芽菜、幹辣椒一起翻炒入味,適量加鹽(注意:芽菜是有鹽的)


6.將老抽、花生油、辣椒油、鹽、雞精、香油、胡椒粉、蔥花兌在一起;


7.大鍋燒開水,放入麵條煮到九分熟,可以加青菜(看個人喜好),撈出放入兌好汁的碗裡,攪拌均為。製作完成!

四川擔擔麵在當地是非常有名的,歷史久遠,以前都是那些人挑著在外面賣面,四川話叫做挑擔擔兒(像沙僧那樣),口味好,製作簡單受當地人喜愛,取名擔擔麵!



談到四川美食那我得先問問你能不能吃辣?因為大家都知道川菜是以辣口偏多麻口輔助的,這幾年全國各地都颳起了川菜熱,好多城市裡的大老闆都特意去四川招聘廚師,可見川菜火爆的程度!

第一道菜:我主推酸菜魚,這道菜可是我本人的最愛呀!主料《草魚一尾》記住一定是要草魚,因為這直接影響到菜的口感,輔料《四川泡菜》記住也必須是四川泡菜,如果兩樣不全那我勸你還是不要做了,真的我試過沒那味道,吃起來很不爽!魚肉改刀大片,泡菜改刀塊,魚肉飛水後與泡菜慢火燉至半小時左右出鍋即可,在上面放上調味料後呲油這道菜就好了,慢慢享用吧!
說了道燉菜接下來再說道炒菜!

第二道菜:我主推辣子雞丁,這道菜也是本人的最愛,主料用雞胸脯肉,配料《香辣酥》是袋裝的,還有泡椒,主料改刀小塊後上漿溫油滑散,後與輔料翻炒待出勺前打少許澱粉糊即可享用!
燉菜與炒菜都介紹好了那就再來個涼的收下尾

第三道菜:我主推缽缽雞,這道菜可不簡單,它已經有了百年以上的歷史,也是四川傳承老菜!主料雞至八分熟後改刀穿串晾乾後放入缽內在導入配好的調味料即可,味道那叫一個好!

謝謝大家的欣賞……………!


嚮往且迷茫


三大炮


是著名的四川小吃,主要由糯米制成,由於在拋扔糯米糰時,三大炮如“彈丸”一樣,發出“當、當、當”的響聲,故名“三大炮”。吃時配以“老鷹茶”,別有風味。

龍抄手

是成都市著名的傳統小吃,抄手是四川人對餛飩的特殊叫法,抄手的得名。成都的“龍抄手”1941年開設於成都的悅來場,上個世紀50年代初遷往新集場,60年代後又遷至春熙路南段至今,迄今已有60餘年的歷史了。

擔擔麵



是四川省著名的地方傳統麵食小吃,據說源於挑夫們在碼頭挑著擔擔賣面,因而得名。用麵粉擀製成麵條,煮熟,舀上炒制的肉末而成。成菜麵條細薄,滷汁酥香,鹹鮮微辣,香氣撲鼻,十分入味。擔擔麵是川菜中代表性食物,為人們品嚐川菜時的必備佳餚。

肥腸粉


是四川省成都市眾多地方傳統名小吃中最有特色的品種之一,其麻辣鮮爽,色紅味美,配上特色的拌肥腸既可作為小吃品味,也可權作特色一餐。肥腸粉完全具備“快餐”的特點。肥腸粉一直受到重慶、四川及全國人民的喜愛。 肥腸粉在市場上大受歡迎、持續火爆有著根本的原因,這是其它小吃所不能比擬的。

串串

是四川特色傳統小吃之一,也是草根美食最大眾化的體現,它實際上是火鍋的另一種形式,所以人們又往往稱其為小火鍋 。“串串香”名字的由來是因為這是一種以竹籤串上各種菜,將其放進滾燙的火鍋中涮著吃的小吃。

葉兒耙

是遍及四川城鄉的風味名小吃,因其製作時用巴葉、玉米葉等包裹蒸食而得名,具有色澤淡綠、皮面滋糯、鹹甜兼備、清香可口的特色。

川北涼粉


在四川,最有名的涼粉莫過於川北涼粉。川北涼粉發源於南充市,問世於清朝末年,以其獨具紅辣味醇、鮮香爽口的川味風格飲譽巴蜀,流傳至今。

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