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還分正式工嗎?

用戶4653749339275


當然要分。最起碼體制是分的,行政部門、事業單位、央企國企,正式職工和臨時工、勞務派遣工,都有著天壤之別。

1、行政部門基本上都是正式工,管理規範之後,將不會出現公務員以外的其他身份的人員。行政部門工勤編制取消之後,只剩下行政部門,換句話說,只剩下公務員。行政單位的事業人員和臨時人員,都在下屬事業單位,不可能出現在行政部門。

2、事業單位的正式職工和臨時工將在一段時間內並存。事業單位分類改革之前,由於公益服務職能和收費職能、中介職能、生產經營職能混在一起,許多事業單位事多編制少,只能同時使用自收自支類人員、自籌人員、臨時人員、勞務派遣工等,以補充正式編制人員不足。在事業單位改革之前,這種現象仍然會繼續存在。

3、央企國企和事業單位類似,目前仍然存在正式職工和合同制員工、勞務派遣工同時並存的現象。也是在徹底改革之前,這種現象必然會長期存在。

4、同工同酬只是一種改革方向。雖然《勞動合同法》規定,同一崗位,必須實現同工同酬,但在實際管理中,正式職工與合同制人員、勞務派遣工的薪酬待遇天差地別。這種現象短期內無法改變,正式職工和臨時工的區別,也就在短期內無法改變,因此會依然存在正式職工和臨時工的區別。


真寧腔調


第一:很多人就只是想為了追求穩定,大多數人都是三四線城市,城市的經濟本來就比不上大城市,沒有這麼多好的崗位,所以進公務員事業單位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是公務員事業單位本身招的不是特多,加上很多筆試很厲害,除非你更強才有希望進去,我身邊也見過很多這樣的人,考了很多年。


第二:正式工的待遇在三四線城市中工資算中上,而本單位的臨時工卻乾的多拿的少,這也是大環境造成的,中國的資源緊張不可能把臨時工和正式工同等看待,還有領導願不願意給你發這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第三正式工是上個世紀計劃經濟的產物,很多父輩的思想裡就認為正式工最安慰,但小編認為,在這樣的追求利益的環境裡,其實我們有更多的選擇。


當然我也在政府單位工作,如果有朋友想了解這方面的事情,可以關注私聊我哈😊


永遠23號


現在事業單位或者國企是分正式工和臨時工的。我所在的單位把臨時工叫做勞務派遣,與正式職工的區別在於沒有房補,不解決戶口,不能參加單位福利房的分配。

出現這種情況可能與社會大環境有關。大家還是普遍認為在事業單位或者國企有個鐵飯碗比較好,旱澇保收,不怕被裁員或者解聘。但是這種單位正式編制少,只能通過招收臨時工來解決編制問題。


雲水公子


這具體要看做什麼工作!每個公司的制度跟招工條件都不一樣,不過大致也就這麼幾類。

1:公司直接招聘入職員工,簽訂勞動合同。經過一定時間的實習期,考核通過轉為正式工。上調工資,或調動工作崗位!上交五險一金。

2:公司旺季直接招聘小時工或臨時工,按月或按天結算工資,簽訂臨時合同。工資固定,不繳納五險一金。

3:公司通過中介招聘合同工或小時工或臨時工。不過這種方式對公司跟員工來講都不合算,中介要從工人工資中提取回扣


神奇魔方163014655


當然分的,在國有企業裡就有正式工和非正式工,正式工大部分有專業的的技術特長,技術級別大都很高,我的父親是發電廠的鍋爐工,技術等級一級,非正式工也稱臨時工,大都沒有技術,以幹力工為主,待遇正式工要比臨時工高,在公安局裡,警察是正式工,協警是非正式工,現在其他國家單位裡都有正式工和非正式工,這裡就不一一介紹了。


紅太陽51799\n


公務員是有在編這個說法的,也就是所謂的正式工。其他行業特別是大型企業,根據企業性質不同,應該有正式工,但絕大部分是合同。五險一金都是有的,合同是幾年一簽。其實隨著保險制度的加強和完善,正式不正式不像過去區別那麼大,工作期間單位都是承擔各項保險的。現在一個崗位做一輩子的事情也越來越少,雙向選擇才更符合社會發展趨勢。


散步的蝸牛2434


正式員工與實習工基本都會有,無非是看新來的員工對這項工作是否能熟練去運轉,工資當然是大家最關心的,自然也是等到對工作有一定的應變能力才會提升上去的,這一方面是公司一個低付出對員工一個入門考核,另一方面也是讓老員工服氣,畢竟新來的員工剛來,做同等工作的情況下跟老員工工資一樣,那老員工也是正式員工也肯定不爽呀,那種多勞多得的工作除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