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拼多多、住碧桂园都是因为穷?

上拼多多、住碧桂园都是因为穷?

"拼多多 拼多多 拼的多 省的多...."

泰迪洋最近只要上网看视频,就会出现这个洗脑广告。

这家成立3年,刚刚在美国上市就创造270亿美元市值的公司,还没风光多久,就被曝出卖的东西有问题。

比如,山寨洗衣液、掉色拖鞋

上拼多多、住碧桂园都是因为穷?

还有神奇的"陀螺剃须刀"。

上拼多多、住碧桂园都是因为穷?

泰迪洋才发现,世界上竟然有这样一个平台,卖着让人无法想象的商品。

这反映出一个事实:中国人的消费水平,并没有提高很多。

为什么前两年高喊的消费升级没有到来呢?

上拼多多、住碧桂园都是因为穷?

这里先搞清楚什么是消费升级。

按照权威的解释:它指的是消费者愿意花更多的钱,换取产品的更多附加价值(比如体验、氛围、品牌、便利性)。

啥意思呢?就是说,过去你下馆子,只管菜好不好吃,菜的分量多不多,价格是不是更更便宜。

消费升级就是要在装修更有精致、服务更周到、菜品更好看的地方吃饭,哪怕吃的还是同样的东西,价格还更贵。

比如,这些年流行的"网红食品"都是有精美的包装和煽情的文案,吸引你去吃。

但事实上,消费升级只是在一线城市才有所体现。更多的地方,仍然是被动升级。

就像泰迪洋过去2元就能一碗香辣可口的凉拌米粉,现在3元只能吃一个老面馒头。这能算消费升级?这明明是物价上涨带来的钞票贬值啊。

同样的买拼多多的人,图的就是便宜。

不管什么牌子,能用就行。管你是超能还是超熊,能洗衣服就行。电视机也是一样,500元不到就能买到32寸液晶电视,虽然效果不如品牌好,能有画面就够了。

就像这段时间连续发生3起房产事故的碧桂园,去年刚刚登上中国房地产老大的位置。

靠的就是快速建房,低价卖房。用速度和低价去抢市场,可以说是地产界的"红米手机"。

难道买碧桂园房子的人,不想买品质更好的吗?

问题是,碧桂园的房子都还要用上按揭贷款,有了贷款后,消费的水平又要被限制了。

上拼多多、住碧桂园都是因为穷?

所以,中国从来没有进入到所谓的"消费升级",反而因为房价的不断上涨,压制了更多人的消费欲望。即使很多有房一族,也没有因为房价的上涨而带来生活的巨大改善,因为房子只能用来自住,需要花钱的地方太多,收入的来源仍然不能满足,克制消费欲望是多数人的现状。

昨天,中国高层还提出了调控目标 —— 去杠杆 (别再想借钱炒房、炒股),遏制房价上涨(买房、卖房都会更加苦难)。

带来的结果就是,今天在A股、香港的地产股都出现暴跌。

房地产这条最容易、最稳定的赚钱渠道也被封堵了。

赚钱的机会越来越少,即使不去拼多多,也要去名创优品,或者10元3样的店铺消费了。这不是消费降级,而是把钱更多的用在需要的地方。

你月入4位数的时候,考虑的只能是省钱,月入5位数考虑怎么用好钱,月入6位数考虑的才能不去想钱的问题。

所以,如果说还有什么资产值得买,那就只剩下美元和黄金。

并不是说这两个东西有多么好,只能说在大环境不好的时候,找到贬值更慢的资产是正确的选择。

至少,不用担心黄金和美元被冻结,不能交易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