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喝下百草枯後的「殺魚弟」:我不想做網紅,寧願做個普通人

8年前,因為一組在父母的魚攤上幫忙殺魚的照片,9歲的孟凡森走紅網絡。“手法嫻熟,眼神犀利”,他被網友冠之以“最年輕的殺魚弟”的稱號。

對話喝下百草枯後的“殺魚弟”:我不想做網紅,寧願做個普通人

▲當年被拍下的這張照片,讓孟凡森成了網絡紅人“殺魚弟” 圖據網絡

8年後,“殺魚弟”重回公眾視野,卻是因為“服下劇毒百草枯企圖自殺”。

2018年7月31日下午6點左右,在與家人發生激烈爭吵後,17歲的孟凡森一口氣喝下了一大瓶混合著百草枯農藥的冰紅茶,之後他被送往醫院搶救。

對話喝下百草枯後的“殺魚弟”:我不想做網紅,寧願做個普通人

▲如今,躺在病床上的“殺魚弟”,母親說他太累了 圖片來源:紅星新聞

“輟學”“家暴”……一時間,每個人嘗試將以往報道中他的成長片段與自殺軌跡聯繫起來,試圖尋找背後的答案。而在病房內,孟超王凡夫妻倆日夜守候著這個長子, “在我們心裡,他都是個大人了,怎會料到他會做出這傻事。”

8月13日,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傳來好消息,“‘殺魚弟’”已脫離危險期,進入恢復期”,該院中毒與職業病科主任醫師菅向東介紹,“大約一週後可以出院”。8月13日上午,孟超在朋友圈發了一段視頻,視頻中,父子倆穿著同款海軍條紋衫,對著鏡頭比著勝利手勢。

對話喝下百草枯後的“殺魚弟”:我不想做網紅,寧願做個普通人

▲父親孟超發佈的朋友圈照片 圖片來源:紅星新聞

紅星新聞對話“殺魚弟”

希望爸媽別吵了,我也該想想別的了

近日,身體逐漸恢復的孟凡森接受了紅星新聞的採訪,問他之後最想做什麼,他說:先回老家休息個半年,回來再打算。

紅星新聞:你最快樂的時候是什麼?

孟凡森:小的時候,在老家,天天玩,沒有現在那麼多心事。

紅星新聞:你現在有什麼心事?

孟凡森:這麼跟你說吧,負擔只會越來越大。

紅星新聞:這些負擔是什麼帶給你的?是家人,還是自己對未來的迷茫?

孟凡森:各方面都有吧。

紅星新聞:出院之後最想做什麼事情?

孟凡森:先回老家休息個半年,回來再打算。

紅星新聞:現在最想對父母說什麼心裡話?

王凡(一旁的母親插話):爸媽你們不要再吵架了!

孟凡森:非常贊同!

紅星新聞:為什麼不喜歡“殺魚弟”這個稱呼?

孟凡森:我不想做網紅,寧願做個普通人。

紅星新聞:有喜歡的女生嗎?

孟凡森:沒有,我根本沒有往方面去想。

紅星新聞:殺魚的日子苦不苦?

孟凡森:現在來講,殺魚的日子肯定要比在醫院的日子好過。

紅星新聞:以後還會繼續殺魚賣魚嗎?

孟凡森:我也是該想想別的了。反正醫生說好了還要休息半年,希望在這半年能找到自己喜歡做的事。

對話喝下百草枯後的“殺魚弟”:我不想做網紅,寧願做個普通人

▲孟超和躺在病床上的兒子比兩人現在腳的大小 圖片來源:紅星新聞

買藥,喝藥

受不了父母爭吵,覺得委屈

百草枯是一個多月前就買下的。

直到現在,孟凡森依然清晰地記得買藥時的情形。“那天是週五,下午6點左右,爸爸去接妹妹放學,我自己一個人就去附近的種子農藥店買百草枯。”

這家店和孟凡森家的水產店同在蘇州市相城區的婁花街農貿市場上,相距不到100米。

2017年回老家過春節時,孟凡森偶然聽到村裡人講有對夫妻喝百草枯死了,從此記得“百草枯很厲害。”

孟凡森回憶,當時去買百草枯,店家問他“你要藥效不快的,還是快的,不快的2塊5,快的8塊,更快的40。”

“8塊的吧。”孟凡森悄悄跑到自己門店後面的倉庫,擰開了瓶蓋,“當時正在氣頭上,爸媽上午11點多開始吵,下午4、5點又開始吵,心裡很煩。”於是,想著“沒了就清靜了”。

但農藥的刺鼻氣味阻止了他,他急忙擰好瓶蓋,將農藥藏進了倉庫的一個破櫃子裡。

之後,他也曾向母親問過,“百草枯是不是很厲害?”母親錯愕,“你買啦?” “我沒買,我買那幹啥啊?好多好吃的好玩的都還沒享受夠呢!“孟凡森打個哈哈,將母親瞞了過去。

誰也沒將這件事放在心上,直到7月31日下午6點左右事發。

孟凡森回憶,當時父親叫他去馬路對面菜市場內一家水產店算一下賬。這家水產店店主是孟家的一個遠親,孟超到批發市場進貨時會經常幫忙帶一些。結果店主與孟凡森因黑魚的價格到底是“11塊5“還是”11塊3“發生了不快,隨即趕到的孟超以為兒子又跟人吵架,“我又沒叫你過來算賬,你過來幹什麼,還跟人吵架”。年輕氣盛的孟凡森,火也冒起來了,“是你叫我來的”。

兩人的爭執一直持續到自家店門口,母親王凡和鄰居試圖平息爭吵,都兇了孟凡森幾句,“你跟你爸吵什麼吵?”這讓孟凡森更加氣憤,結果孟凡森第一次對父親動了粗,孟超胳膊內側被抓出一條血印。

眾人將兩人拉開。二妹孟雯看見,哥哥蹲在魚攤前,滿眼淚水。不一會兒,他走向店鋪後面的倉庫。這次他將百草枯倒進了冰紅茶裡,紅綠色的混合液體順著喉嚨流進了胃裡。

家人發現時, 100ml百草枯小瓶,只剩了一半不到。

孟超趕緊騎電動車載著兒子向2公里外的蘇州市立醫院東區(蘇州第四人民醫院)駛去。監控顯示,7月31日18:49,兩個赤膊男子衝進醫院急診大廳,正是孟家父子。

對話喝下百草枯後的“殺魚弟”:我不想做網紅,寧願做個普通人

洗胃、催吐、利尿,一番搶救,孟凡森被送進了ICU。經當地媒體介紹,8月4日,他們將兒子轉送至中毒救治率較高的山東大學齊魯醫院。

不尋常的成長

意外成網紅,卻不愛讀書

“這孩子跟著我們吃了太多苦。”8月8日晚,母親王凡倚在病床邊上,看著熟睡的兒子,對紅星新聞記者說道,“他太累了。”

孟凡森出生於2001年3月的一個夜晚。孟超清晰地記得,當時在醫院,自己等得特別著急,看見之後特高興。夫妻倆給他商量小名,最後取名“大發”,“寓意好”。

2004年,爸媽抱著尚在襁褓中的大妹孟晴從山東來到蘇州打工,孟凡森則留給了家中的太爺(孟超的爺爺)照顧。撿垃圾、做小工、賣菜、打漁、賣魚……經過幾年時間打拼,2008年,孟超夫婦倆終於擁有了自己的水產店,取名“山東蒼山大發魚產”。

2010年,孟凡森從山東老家來到蘇州,原因是老家親戚時常打電話告訴孟超,“這孩子經常下河摸魚,太危險了,你們早點把他接走。”

年幼的孟凡森回到父母身邊,卻難以融入這座城市。他不喜歡和陌生人講話,天天跟在父母后頭,看他們賣魚殺魚。不了,半年後,因為三張照片,孟凡森成了網絡紅人。照片中,孟凡森手持尖刀,速刮魚鱗、剖魚肚,瞪視著一旁的顧客。

這組照片當時引發眾多網友點贊,“小小年紀,厲害”“懂事,能幹”,孟凡森被冠以“殺魚弟”的稱號。

但隨之而來的,是網絡對其父母的質疑,“孩子這麼小不用上學嗎?”“ 把孩子當作賺錢的工具”……

其實夫妻倆送了兒子去讀書,“就在農貿市場附近的,不遠,就100多米”,但孟凡森總是三天兩頭曠課,跑回家幫忙殺魚。後來,一些教育機構曾給孟凡森捐贈過書包、筆記本,學校也答應給孩子減免學費,於是戴著棒球帽、繫著紅領巾的孟凡森又“重返校園”,爸媽也督促他完成作業。

但沒過多久,孟凡森的老毛病又犯了,為此,孟超還追打過孩子。但時間一長,家裡生意忙了,也就懶得管教了。

孟凡森一直斷斷續續讀到初一, “本來就不想上學,成績全年級倒數,就更不想上了”,病床上的孟凡森告訴紅星新聞。

孟超也問過兒子不上學有什麼打算?兒子回答說,“想跟著老太爺放羊。”

14歲的孟凡森又回到了他熟悉的水產店。這時店名已更名為“山東蘭陵大發水產”,2010年,兒子在網上走紅的時候,批發市場內的一家廣告牌製作商家自告奮勇為孟超製作了一塊招牌——“殺魚弟水產”,直到後來颱風過境,“廣告架子都被吹下來了”,才徹底換下。

對話喝下百草枯後的“殺魚弟”:我不想做網紅,寧願做個普通人

▲“殺魚弟”家的店鋪 圖片來源:紅星新聞

王凡覺察到兒子的情緒變化。有幾次,她看到“兒子悶悶不樂的,什麼也不說,就是幹他的活”。每天凌晨3點左右,夫妻倆就得起床去南環橋和斜塘的批發市場進貨,四五百斤的魚蝦搬上貨車,回來之後,“卸貨、放冰、給氧……”,接著“殺魚、賣魚”。“手在水裡泡久了,兩三天就脫一層皮”,至於受傷,更是家常便飯。

孟凡森是家中老大, 王凡說,“有時粗活重活搶著做,媽媽,你過去,我來!”時間久了,“殺魚弟”的手臂上多了幾道傷疤,腳上一層厚厚的死繭,但個頭更高了,力氣更大了。

現在,這個身高一米七幾,身材敦厚的少年還要在醫院裡待上一週,等待最後的恢復。孟凡森說,“出院後,想回老家先休息個半年。”

對話喝下百草枯後的“殺魚弟”:我不想做網紅,寧願做個普通人

▲“殺魚弟”在這裡喝下了百草枯 圖片來源:紅星新聞

缺乏溝通的家庭

“很少關心他想什麼”

2011年,“殺魚弟”和父親曾被邀請去上海參加一檔親子節目。在節目中,主持人問:“兒子長大後最想幹的事情是什麼?”孟超的答案是“殺魚”,兒子的答案是“開廠”;“兒子最喜歡吃的是魚頭,魚身,還是魚尾巴?”孟超的答案是“魚頭”,兒子的答案是“魚尾巴”。

七年後,在醫院的病房裡,紅星新聞記者問:“你兒子的偶像是誰?”孟超的答案是:“山雞(陳小春扮演的一個電影角色)”,兒子的答案是:“林正英(香港影星)”。

一直到兒子喝藥,母親王凡才意識到“這個17歲的兒子還是個孩子”,而孟超還不知道“自己哪方面做錯了”。在孟凡森度過第一輪危險期後的那幾天,他不止一次問兒子,“為啥想到喝毒藥?”得到的答案是,“天天聽在你在耳邊嚷嚷,還有你和媽吵架,是真的心煩”。

這個家庭的爭吵太頻繁,“有時一天兩三次,有時候四五次”。近兩年,孟超的腰椎疾病加重,這讓他變得愈發易怒,妻子王凡也檢查出腎病,“每天累的喘不過氣,中午你也想休息,她也想休息,但店又不能關,難免吵幾句嘴。”

“我們很少關心他(孟凡森)心裡在想什麼。”母親王凡告訴紅星新聞記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