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這麼多龍巖人在廈門?

周天晚上八點,龍巖動車站依然人頭攢動,他們剛從廈門回來~~~

為什麼這麼多龍巖人在廈門?

自古以來,廈門與龍巖兩地山海相連,共飲一江水。一個是九龍江的源頭,一個是九龍江的入海口。兩地的城市建設發展,文化、人才交流從未中斷過。即使在抗戰期間,廈門與龍巖的交流仍“血濃於水”。吳爾芬,一位在廈門研究客家學的龍巖人。在他看來,廈門與龍巖的交流是多樣性的,是生生不息的。

為什麼這麼多龍巖人在廈門?

為什麼這麼多龍巖人在廈門?

人才交流:廈大搬遷長汀

吳爾芬,廈門大學客家學研究中心副主任。他對廈門最初的瞭解是從父輩那裡聽說的。

抗戰時期,廈門大學從沿海的廈門搬遷到了窮僻山區長汀,教室從高樓大廈到破敗廟宇、防空洞。那一年,是1937年,廈門大學內遷到閩西長汀辦學。

廈大遷至長汀期間,戰時物質條件極差,但師生們在薩本棟校長的帶領下,修繕起的一幢幢簡易房舍依舊仿效在廈門校園裡的樓名,“勤業齋”、“映雪齋”、“篤行齋”……以獨特的方式傳承著血脈相連的廈大情結。

同時,長汀人民也從各方盡力支持,幫廈大改善教學條件。“他們用杉木皮代替屋瓦,用粗麻布代替玻璃。學生宿舍,每間住4人,不僅有木床、書桌,還有木櫥。”

“長汀的老百姓支援廈大,同時,廈大也在支援著長汀的教育事業。”吳爾芬說,那時,長汀中小學師資缺乏,他們從廈大聘請許多教師和學生兼課,使得長汀中學每年都有幾十名畢業生考進大學。“即便戰爭,也沒有阻斷兩地的交流。”

在長汀,廈門大學足足待了8年之久。從初遷長汀時,學生不到300人,發展到1945年,全校師生近千人。

遷回廈門後,廈大還將大量房產、傢俱、課桌和部分儀器分贈給了長汀的中小學。同時,也將廈大優良的學風和先進的教學方式、理念留給了龍巖。

城市文化:老區人玩起功夫茶

40多年前,2萬多名廈門知青來到閩西插隊落戶,把青春熱血獻給了第二故鄉龍巖。

那時,吳爾芬還是個孩子。

吳爾芬說,1969年,廈門市集美中學、集美華僑補習學校組織了117名學生,徒步數百公里,歷經一週時間來到永定,由此,拉開了廈門市上山下鄉運動的序幕。到了1979年,有2萬多名廈門知青到閩西永定、武平、上杭三縣插隊落戶。

當年,廈門知青來到閩西,帶來了城市文化,有的甚至細化到生活中。吳爾芬說:“知青給山區的老百姓普及了刷牙的習慣。還有,龍巖人以前都喝大碗茶,知青也帶來了廈門的功夫茶。”

在那裡,廈門知青獻出了青春年華,有的甚至長眠在那片紅土地上。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留在閩西的廈門知青還有約600人。

文化交流:成立文學筆會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2萬多名廈門知青在閩西插隊落戶,讓閩西這片紅土地成為他們精神和心靈的家園。

“這些知青和老區人民有著深厚的友誼,這就需要在廈門和龍巖兩地之間,搭建一個特區和老區文學交流與合作的平臺。”吳爾芬說,1990年8月,廈門知青作家訪問團重新踏上久別多年的第二故鄉龍巖,和閩西文學界人士共敘友情,隨後誕生了紅土地·藍海洋文學筆會。

目前,筆會進行了20年共13屆,在全國筆會中罕見,並已成為兩地文化、文學交流的品牌,筆會承載、推動著兩地文化領域的交流。

吳爾芬說,紅土地·藍海洋筆會錘鍊和壯大了兩地的作家、作者隊伍,增進了兩地文學界的交流和友誼。

城市建設:40萬龍巖人在廈

同樣的,改革開放三十年來,也有大批閩西兒女前往廈門參加特區建設,躋身廈門發展的主力軍。

據不完全統計,龍巖7縣在廈門工作生活的約有40萬人,吳爾芬就是其中一個。

早在1983年,吳爾芬就在廈門當兵。退伍後,又回到了龍巖。2000年,吳爾芬再次踏上廈門這片土地,在廈門大學客家學研究中心搞研究。“在廈門的龍巖人,不會有一種背井離鄉的感覺。”吳爾芬如是說,因為客家文化已經深入到人民的生活中,甚至餐桌上。在廈門的客家餐廳比比皆是。

吳爾芬說,下一步希望能做些有關“閩南與客家”這方面的課題研究,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影響。

為什麼這麼多龍巖人在廈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