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新舊動能轉換「十強」產業解析:「好客山東」須做精品文章

“好客山東”須做精品文章

——山東新舊動能轉換“十強”產業解析·精品旅遊篇

山东新旧动能转换“十强”产业解析:“好客山东”须做精品文章

□ 本報記者 劉兵 劉英 付玉婷

旅遊是綜合性產業,在帶動消費、就業的同時,還帶來居民收入、文化品牌、環境生態、社會建設等一系列良性經濟社會效應。在山東謀求高質量發展的新徵程上,精品旅遊產業是一篇必須做好、做出特色的大文章。

作為旅遊大省,山東旅遊消費總額去年底達9200億元,規模不斷壯大,內容不斷豐富。但對標蘇浙粵,我省旅遊“大而不強”的問題比較突出。城市旅遊消費中心作用不明顯、精品旅遊產品不足、市場主體發育不充分、地區發展不平衡……要做好旅遊大文章,走好內涵引領式發展的精品旅遊之路,山東必須補齊這些短板,塑造發展新優勢。

解決“山多峰少”老難題

做強做優精品旅遊

這個夏天,濟南的泉城夜宴“明湖秀”、青島的浮山灣城市夜間燈光秀著實讓山東的城市旅遊火了一把。這兩個在國內叫得響的高端旅遊產品,不僅實現了對傳統景區的改造提升,拉高了城市人氣,而且留住了遊客。但這樣的事例,在近幾年省內旅遊發展中還不多見。

受多重因素影響,山東旅遊一直存在“吃老本”現象——眾多旅遊產品依賴於傳統“二老”(即老天爺、老祖宗)供給,新業態成長緩慢。與不少兄弟省市相比,目前我省在國內拿得出的“拳頭”旅遊產品,仍是“三孔”、泰山等“老一輩”景區,在國際上更是缺乏旅遊核心吸引物。

解決“有山無峰”“山多峰少”的老難題,形成“群峰崛起”之勢迫在眉睫。中國旅遊智庫秘書長、南開大學教授石培華認為,山東應以世界眼光、國際標準、山東優勢為原則,加快引進和建設一批重大旅遊項目,以優質項目豐富和撐起多元業態,並通過業態創新與融合,做強做優精品旅遊這一新動能。而旅遊度假區應該成為山東推進精品旅遊發展的一個突破口。

目前我省有國家級、省級旅遊度假區46家,數量全國第一,這為發展精品旅遊提供了良好基礎。但與此同時,分佈不合理的問題也極為明顯,旅遊度假區主要集中於煙臺、青島、濰坊、威海等地,有的城市甚至為零。不少市的旅遊部門負責人表示,一個地方如果沒有旅遊度假區,就很難稱為“旅遊勝地”,更難以向“精品”轉型。

4月6日-10日,全省旅遊度假區專題培訓班在海南進行。此舉意在向先進省份學習取經,並著力將旅遊度假區打造成為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陣地。濟南市旅遊發展委主任郅良在參加完專題培訓班後認為,濟南雖有了“泉城夜宴”,但只有補齊度假區短板,亮點才能更出彩,泉城品牌才能更響。

目前,包括濟南在內的省內多地正加大力度引進重點旅遊項目,豐富度假區業態。據瞭解,今年全省推進的各類旅遊在建項目超過1100個,到6月底已完成投資1153億元,增長9.8%。“亮點打造非一蹴而就,也非一己之力。”山東省旅遊行業協會會長王德剛建議,作為融合性產業,旅遊還需更充分挖掘經濟、社會、文化、自然、歷史等優勢資源,做足“加法”,做深業態融合;工作機制上,要站在社會經濟發展全局,黨政主導,全業統籌,共同推進精品旅遊。

推進精品旅遊,做好謀篇佈局,我省一直在行動。省旅遊發展委綜合處處長王建華介紹,我省已明確全面推進十大文化旅遊目的地品牌經典項目建設,在每個品牌下重點策劃培育1-2個文化科技含量高、輻射帶動強、國際級地標性尖端項目;重點提升泰山、“三孔”、“天下第一泉”、嶗山、臺兒莊古城、青州古城等5A級景區,融入現代科技、文化創意,力促“老樹發新枝”。

助力鄉村振興

鄉村旅遊短板待補齊

打造鄉村振興的齊魯樣板,鄉村旅遊要有新作為、大作為。但目前鄉村旅遊尚屬山東旅遊發展的短板,成就精品旅遊,必須補齊這塊短板。

數據顯示,我省統計在冊的好客人家農家樂有4063家,省級農業旅遊示範點1073家,省級旅遊特色村1180個。“雖然數量龐大,但遊客進村一看,會發現這樣那樣的問題。”山東財經大學全域旅遊研究所所長龐晶認為,當前鄉村旅遊普遍存在產品同質、缺乏文化內涵、旅遊品牌缺失三大問題。

在沂南縣銅井鎮,馬泉休閒園近幾年遠近聞名,這處旅遊點也見證了荒山變身綠山果園的生動實踐。周圍幾個村落依託於此,也建起採摘園。一開始,大家收益都不錯,然而好景不長,遊客留不住、價格上不去等同質化競爭問題逐漸暴露。

去年,該鎮根據現有黨支部、黨員分佈和景點規模,探索採取“支部+”模式,整合土地、資金和資源,建立了隸屬於銅井鎮黨委的馬泉旅遊圈黨委,將所轄9個村進行整合,下設4個職能支部和5個產業黨支部,併成立馬泉旅遊圈黨群議事會。“旅遊圈黨委統一引導各鄉村旅遊點的發展,在旅遊產業發展上形成聯動,各村都有明確規劃,為特色發展指明瞭方向。”馬泉旅遊圈黨委書記李克英告訴記者。黨委還扶持龍頭企業、電商、合作社、種養殖大戶等新型經營主體,不斷擴大鄉村旅遊產業發展優勢。

該做法得到全省旅遊特色村鎮黨的基層組織調研組關注,並將其總結為“馬泉黨建+鄉村旅遊現象”。山東大學經濟學院教授侯風雲認為,發展鄉村精品旅遊,沒有組織的建設,很難形成大的氣候,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組織起來。

鄉村振興是全面的振興,鄉村旅遊也應是全域旅遊。記者此前在採訪中瞭解到,不少發展鄉村旅遊的村落,普遍面臨基礎設施建設的難題。在一些風景秀麗的山村,進山道路成為發展鄉村旅遊的“攔路虎”。“有關部門幫忙修好了進山的路,但因為太窄,有的地方還限高,旅遊大巴進不來,客流量就上不去。”臨沂一位鄉村旅遊帶頭人感慨。

“發展鄉村旅遊不是一個部門的事情,需要多部門聯動,共同將資源作用於鄉村。”省旅遊發展委主任於風貴透露,旅遊部門正進一步協調住建、交通、衛計、經信等單位,優先加強鄉村旅遊集群片區、鄉村旅遊園區的交通、衛生、寬帶網絡、地下管網等公共基礎設施建設。

從今年開始,我省還將借鑑浙江等省份先進經驗,開展A級景區村莊評定工作,引導村莊按照A級景區的標準來改造提升,推進村莊景區化,避免無序發展,打造一批美麗鄉村。今年我省將重點打造20個鄉村旅遊集群片區,建設60個一二三產相互融合的鄉村旅遊園區,引導20個省政府確定的特色小鎮具備旅遊功能,達到特色景觀旅遊名鎮標準或3A級景區標準。

供給高質量服務,

還需做優旅遊環境

“好客山東=優質產品+高質量服務”“沒有良好的旅遊環境,再優質的產品都是擺設”……大眾旅遊時代,遊客越發看中旅遊質量,青睞品質服務。

今年初,一些省外旅行社打出“9.9元遊山東半島”“0元遊山東”等廣告旗號,這種“不合理低價遊”嚴重擾亂了山東旅遊市場秩序。3月以來,全省旅遊執法部門突擊檢查,不到兩個月時間裡,準確獲取31條線索,並對5起案件進行立案。

“旅遊市場攤子很大,發展精品旅遊,不能忽略任何一個薄弱環節。”省旅遊監察總隊負責人孫孟春介紹,這次執法一共出動1100餘人,但他仍感覺力不從心。如何在有限的執法人力情況下,實現旅遊市場的高效監管?這是全國旅遊執法都面臨的一道考題。

在濟南,旅遊執法部門探索構建了“行政監管+社會監督+行業自律+遊客自覺”四位一體的行業治理新模式。據濟南市旅遊發展委副主任閆險峰介紹,他們招募熱心公益、熱愛旅遊的普通市民自願加入到“旅遊啄木鳥”志願隊伍中,並授權其通過明察暗訪、市場巡訪等,維護旅遊市場正常秩序,以彌補旅遊執法力量不足的缺陷。

提升“好客山東”旅遊環境,嚴監管只是一方面,留人留心還得靠在服務上下功夫。《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實施規劃》提出,要推進旅遊景區信息化建設。據瞭解,山東一直在探索建立覆蓋省市縣三級的全域旅遊信息平臺,目前一些方面走在全國前列,比如建成了全國最大的旅遊政務網和集諮詢、預定、支付、資源整合、行業管理於一體的“好客山東”網。但記者走訪省內旅遊企業發現,在智慧旅遊建設中仍有一些難題需要攻克。

臺兒莊古城旅遊集團副總經理黃曉莉告訴記者,臺兒莊景區發展智慧旅遊面臨缺乏標準支撐、數據整合困難的問題。目前,景區提供的智慧服務主要以國家5A級旅遊景區建設的相關內容進行探索,缺乏權威部門發佈的明確而詳實的標準指導。

“缺乏標準支撐,這也導致了同是5A級旅遊景區,智慧旅遊建設的內容卻不同,水平也高低不等。”省旅遊數據和信息中心副主任遲鈺爭透露,針對這個問題,我省正邀請專家學者專門制定包括景區、飯店、旅行社等在內的所有旅遊場所的智慧旅遊建設標準。據介紹,文件有望今年底出臺,屆時將成為省內旅遊單位發展智慧旅遊的重要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