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示範!浦口區物業管理兩大創新舉措

近日

浦口區在物業管理方面進行有益探索

並且取得了顯著成效

哪兩大舉措呢?

精準發力 保障小區物業管委會建設

社區建設是品質城市提升的關鍵環節,物業小區建設是社區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管理成效直接影響城市形象。浦口區根據《江蘇省物業管理條例》、《南京市住宅物業管理條例》等規定,大力推進住宅小區物業管理委員會制度,取得了顯著成效。

1

—是成立過程規範嚴謹。張貼籌備成立管委會公告的公示不少於3日;發佈徵集管委會成員報名通知的公示期不少於7日,確定候選人名單的公示期不少於7日;公示管委會成員名單的公示期不少於3日;制定管委會分工、管委會議事規則等事項的公示期不少於7曰。

2

二是成員條件審核嚴格

。對有損壞房屋承重結構、違法搭建、破壞房屋外貌、擅自改變物業使用性質、無故欠交物業服務費或者專項維修資金、違法出租房屋、煽動業主集體上訪、發表危害小區穩定言論行為以及因小區管理問題受過治安處分的業主,不得進入管委會工作。

3

三是矛盾調處及時有效。近三年來,浦口區以管委會為依託調整選聘物業企業28家,參與監督管理物業企業,改善管理混亂小區10餘個、妥善處理重大物業矛盾31起。同時,管委會遇到重大情況及時向街道反映,主動與相關部門對接,直接介入矛盾調處,有效維護了小區的穩定。

4

四是經典案例編製成冊。浦口區小區管委會建設是一項物業管理工作的創新和突破,目前已形成了一整套小區管委會成立、運作的規範性材料。為便於區內其他小區學習參照,區房產局將熙龍山院、江佑鉑庭等小區管委會工作的經典案例編製成冊。

目前,浦口區已形成了“以管委會為主體,以業委會為補充,在街道指導下,社區參與管理”的多種形式並存的自治管理模式。截至目前,已成立住宅小區管委會87個,佔全區成型小區總數的76%。浦口區將努力實現全區所有成型小區的管委會全覆蓋,通過管委會切實實現“人人參與物業、人人享受物業”的目標。

率先推出 物業承接查驗第三方評估機制

新建樓盤本該有的圖紙找不到,誰之責?有了施工瑕疵物業和扶植方“踢皮球”業主該怎麼辦?面對這些因承接檢討不規範導致的“扯皮”、亂象,南京市浦口區在全省率先推出物業承接檢驗第三方評估機制,長久以來的規範空白被彌補,從泉源把好房屋質量關。

有《辦法》無“圭表”埋下隱患 後期問題井噴

浦口區熙龍山院小區,2014年物業服務企業為了配合交付,跳過承接查驗,業主裝修時才發現網管堵塞、室內淹水;交付幾年後,小區地面又出現沉降,造成排水不暢,但維修時找不到管道圖紙,只能大面積開挖。因為維修成本巨大,業主們不同意動用維修資金,投訴不斷。此類問題在很多小區並不少見,歸根到底是承接查驗所導致的。

其實早在2010年我國就出臺了《物業承接查驗辦法》,但落實情況並不好,主要是缺乏制度約束。浦口區物業管理中心主任王輝介紹,此前區房產局接報的因建設方遺留問題導致的投訴就佔一半多。分析後發現,建設方交付的產品不合格才是矛盾的主因。

在2016年的矛盾投訴分析看,30%的矛盾是建設方的配套不到位導致的,這種問題只能從承接查驗的規範化上面來解決,所以物業承接查驗的評估機制應運而生。

鹹與惟新機制 成立評估機制科學規範

簡單來說,這套機制是以第三方評估方式,倒逼建設單位規範施工,承接物業規範接收,明確問題責任歸物業還是歸建設方,從源頭把控小區共用設施質量。

有了科學標準,需要權威第三方執行。區房產局從物業管理行業協會會員單位中選了30名專家,成立專家庫,成員門檻設置不低,必須在消防、電氣、土建等行業有10年以上經驗。

年初,浦口區香山郡小區成為新機制首個試點。交付使用前,區房產局委託浦口區物業管理行業協會,派5名專家到小區做物業承接查驗評估:挨個檢測排水溝,查看每個電梯井、消防設施……發現問題明確責任人,督促限期解決。

區物業管理行業協會專家武慶山說:

以往做法可能就是企業把資料交上來,看一下備案、蓋章,就算監督了。沒有實際意義。承接查驗評估是最有效、最積極的監督方式。能促使制建設單位和物業單位在承接查驗中規範開展,防止後期互相推諉;促使(房)地產公司提高工程質量。

重要示範!浦口區物業管理兩大創新舉措

截至目前,浦口區房產局完成了20個新交付住宅小區的物業承接查驗評估,提出並落實1200多條整改意見,有效維護了業主們的公共利益。區房產局物業科科長餘春華表示,下一步會陸續對企業進行信用評級,並納入誠信建設體系,由此鼓勵建設方從規劃初期聽取物業公司的管理意見,避免後期反覆整改,造成資源浪費。


來源 南京市人民政府 南京房產網

“南京房產微政務”綜合整理,轉載請註明出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