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毛主席的書法是這樣煉成的

1918年夏,毛主席從湖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畢業,已是一個25歲的大青年。其後一輩子,在其學校教育期間打下的書法基礎之上,生髮出了他數量甚多的書法墨跡。縱觀這些墨跡,既有不變,也有變。不變的是一生下來基本上都是長形字了,再沒見私塾和中學早期的正方字,當然,也沒見再寫楷書。變的是經過了20年代過渡期以後,字形少有不偏不倚,反而是一忽兒西倚倚,一忽兒東靠靠,很少有站直的情況,比重慶談判中與蔣介石照相時的姿勢更加鬆垮。從歪向一個方向換成歪向另一個方向,早先大致以十年為一個週期,以後週期越來越短,甚至一幅書法之內都傾斜方向不一致。

1、過渡期(1920年代)

1920年代是毛主席由學生向社會工作者過渡時期,書寫已由原來的學習變成了工作的需要,一筆不苟已不現實,故以行書為主,筆畫連帶多了起來。但是,由於離校尚不久,書生習學的氣質還在,學校期間打下的基本功還在,故能結體規範,中鋒行筆,轉筆圓潤,佈局井然,一氣貫通全篇。

原來毛主席的書法是這樣煉成的

致林伯渠、彭素民信(1923)

原來毛主席的書法是這樣煉成的

致平教委員會因病辭職函(1924)

2、西歪期(1930年代)

進入1930年代後,毛主席的書法有了明顯變化,一是字形發生傾斜,呈上左(西)下右的斜倚狀;二是筆力開始退化。

西歪的發生大致是一個漸變過程,開始是一幅之內部分字西歪,以後一幅之中歪斜的字越來越多,至最後全幅西歪。1936年致許德珩夫婦的信,大致處於這種變化的中期:前兩行半總體正中略東斜,剩餘部分卻明顯西斜,前後不一。自此直到30年代末期,毛主席的字都是西歪,且越歪越厲害。

前面所提及的1936年致許德珩夫婦的信,字體部分東倒,部分西歪,在很大程度上是書寫者本人控筆能力不夠的表現。這種筆力退化,在後面的幾幅手跡中表現的越來越明顯,在1939年為延安《新中華報》題詞“為消滅文盲而鬥爭”更一覽無遺,其中“爭”的豎鉤甚至不堪入目。值得注意的是,這還是一幅題詞,按說書寫時是盡心盡力了的。

原來毛主席的書法是這樣煉成的

致範長江信(1937)

原來毛主席的書法是這樣煉成的

致柳夷信(1938)

原來毛主席的書法是這樣煉成的

為艾生題詞(1938)

原來毛主席的書法是這樣煉成的

致何干之(1939)

原來毛主席的書法是這樣煉成的

為延安《新中華報》題詞(1939)

3、東倒期(1940年代)

如果說毛主席字體在1930年代發生西歪是一個漸變的過程,那麼進入1940年代一片東倒,上右下左地斜倚,就是一個突然全盤轉向。在運筆上,還出現了建國後時有見到的那種部分筆畫粗重的情況。在離開學校20多年後,毛主席原有的書法底子也消耗得差不多了,這從1942年給蔣介石的信中可以清楚看出。

原來毛主席的書法是這樣煉成的

為葉志強題詞(1940)

原來毛主席的書法是這樣煉成的

致蕭軍信(1941)

原來毛主席的書法是這樣煉成的

致蔣委員長信(1942)

這是臺灣國史館2010年解密的毛主席1942年寫給蔣介石的親筆信。這封信對毛主席很重要,所以他寫這封信時態度恭敬,用語十分謙卑,連臣子見皇帝的“寵召”、“晉謁”、“德意”都用上了,幾乎是匍匐在地:

帶著恭敬的態度,毛主席東一改平日書寫潦草,而選擇行楷,儘量做到工整。惜功力不濟,再怎麼認真,也難以掩其短拙,例如,第一行的“介”、“席”和第五行的“布”三字的豎畫,均寫成了偏鋒,筆畫右邊一排鋸齒疙瘩,半天拉不到底。

原來毛主席的書法是這樣煉成的

為嚴炳武題詞(1943年)

原來毛主席的書法是這樣煉成的

為王燮權題詞(1943)

原來毛主席的書法是這樣煉成的

致周揚信(1944)

原來毛主席的書法是這樣煉成的

致丁玲、歐陽山信(1944)

原來毛主席的書法是這樣煉成的

致蕭三信(1945)

原來毛主席的書法是這樣煉成的

致任弼時信(1946)

原來毛主席的書法是這樣煉成的

致彭真信(1948)

原來毛主席的書法是這樣煉成的

致柳亞子信(1949)

4、東倒西歪期(1950年代)

進入1950年代後,毛主席的書法又發生了新的變化,字的結體越來越隨意,出現了一些較清秀的字,偏鋒多了起來,凝重呆滯的筆畫有時較多,50年代前半期依然延續了40年代的東倒,但在50年代後期又出現了西歪。

原來毛主席的書法是這樣煉成的

為哈爾濱市團代會題詞(1950)

原來毛主席的書法是這樣煉成的

轉發武漢市報告批語(1951)

原來毛主席的書法是這樣煉成的

出差守則(約1953-1954)

原來毛主席的書法是這樣煉成的

關於憲法初稿討論和修改給劉少奇等的電報(1954)

原來毛主席的書法是這樣煉成的

給地方黨委的通知(1956)

原來毛主席的書法是這樣煉成的

農業發展綱要修正案指示(1957)

原來毛主席的書法是這樣煉成的

致陳玉英信(1958)

5、不定方向期(1960年代)

一般認為,1960年代是毛主席書法高峰期,因為他此時積累了幾十年的書法實踐技術與經驗,正好得心應手,而70年代又垂垂老矣。事實上從公開的手跡來看,毛主席60年代的書法不僅無顯著的提高,反而是不協調情況增多,多數書法一幅之內各字站立的方向飄忽不定(如1965年“西藏自治”四字各有各姿),筆畫要麼漂浮(如1961年致周世釗的信),要麼更加滯澀(如1965年學習白求恩等的題詞)。

原來毛主席的書法是這樣煉成的

致周世釗信(1961)

原來毛主席的書法是這樣煉成的

致張人惕張人價信(1962)

原來毛主席的書法是這樣煉成的

根治海河題詞(1963)

原來毛主席的書法是這樣煉成的

中學生題詞(1964)

原來毛主席的書法是這樣煉成的

學習白求恩等的題詞(1965)

原來毛主席的書法是這樣煉成的

為中國婦女題詞(1966)

以上集取了毛主席不同時期的墨跡。為更細緻地反映毛主席書法特點的漸變,儘可能做到每年一件。這些墨跡除少量題詞外,大多數為信函。根據常識,寫信需要態度恭敬,不可像打草稿、讀書做記號、隨手塗鴉那樣馬虎和不講究,當然也沒有必要過度刻意做作,因此,一個慣用毛筆之人的書寫能力和特點,就會在信函中十分真實又一覽無遺地顯露出來。所以,毛主席信函墨跡,如果確屬於他本人所寫,應該是客觀評價毛主席書法難得的客觀材料。根據這些墨跡,我們不僅可以看出毛主席書法演變的脈絡,看出其用筆特點及其變化規律,更能透視出他的實際書法基礎。弄清楚這種基礎是評價毛主席一些相對正規的書法作品(如詩詞墨跡)的關鍵。任何脫離毛主席書法基礎來談論毛主席書法,不是隔靴搔癢,就是霧裡看花。

綜合來看,毛主席在打江山坐江山的幾十年中,字形依次經歷過西歪、東倒、東倒西歪、方向不定等幾個變化階段,在此過程中書法基本功也日漸退化,其中主要原因應該是工作繁忙所致,特別是建國後不停地忙於政治鬥爭,將國家這根大樹不斷拔起查看其根部情況,耗費了他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使他難得有足夠的時間和平靜的心境練習書法。當然,建國後他擁有崇高的地位,傲視天下,因此在書寫中就有了更加隨意的底氣和衝動,用筆就更為恣意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