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深化改革,改什麼、怎麼改?

全面深化改革,改什么、怎么改?

全面深化改革,改什么、怎么改?

7月30日,《“不見面審批”標準化指引》開始徵求意見。經江蘇省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後,各地區、各部門將對照《指引》規範“不見面審批”事項。這是江蘇“不見面審批”改革向縱深推進的一個最新舉措。

站在改革開放40週年的時間節點審視,改革已進入攻堅期,在很多領域也突入了“無人區”。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更大的勇氣和更多的智慧。省委十三屆四次全會指出,在中央確定的框架內,把更多精力聚焦到重點難點問題上來,各項改革都要按照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的內在要求,全面深化、重點突破、協調推進。

“放管服”:與機構改革協同推進

黨政機構改革是今年下半年的一項重大任務,受到社會各界普遍關注。江蘇正在制定《江蘇省機構改革方案》和《江蘇省市縣黨政機構改革總體意見》,8月底前,改革方案將報中央審批。經中央批准同意後,江蘇即啟動方案的組織實施工作,制定印發省級各部門“三定”規定,做好職責劃轉、機構調整、定編定崗等工作。同時,做好設區市、縣(市、區)機構改革方案的審批、備案。今年底,省級黨政機構調整基本到位;明年3月底前,完成市縣兩級黨政機構改革。

“下半年,江蘇將結合機構改革協調推進‘放管服’改革。”省編辦主任俞軍介紹,“對相關部門的職能職責等,參照‘放管服’改革的成效重新核定,通過機構改革固化‘放管服’改革成果。”

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有力支撐江蘇“不見面審批”改革。省委、省政府已批覆全市域開展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試點的地區,年底前“市場準入”“投資建設”“不動產權證辦理”要全部實現“網上辦”。“江蘇將結合本次黨政機構改革,深化和擴大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試點。”俞軍說。

今年下半年,江蘇將以“不見面審批”為抓手,更高質量地推動“放管服”改革。新的突破口是標準化。《“不見面審批”標準化指引》實施後,全省“不見面審批”事項將由“三級四同”升級到“三級六同”,即事項的公佈、實現方式、基本流程、申請材料、辦理時限、繳費等在省市縣三級相同。與之配套,江蘇將同步編制全省統一的辦事指南,為群眾和企業辦事提供明確的“導航”。

全面深化改革,改什么、怎么改?

構建系統科學的智能化政務,是南通今年定下的“放管服”改革目標。南通市編辦主任陸國強介紹,南通52個市級部門有1265個審批事項,其中100多個事項辦件量佔全年總辦件量的90%。“下半年市裡將重點抓這些高頻事項,目標是全程網上辦。”

因法律規定或技術限制,有些事項還在見面辦,怎麼推動它們“不見面”辦理?陸國強說有兩項創新正在籌劃:“一是法律規定車輛上牌要見面,車管所打算把上牌環節前移到4S店,老百姓買車時就註冊上牌;二是法律規定不動產登記要見面,我們考慮將一手房登記前移到售房環節,讓購房者少跑一次。”

“一窗一網”,是在鹽城聽到頻率最高的詞。鹽城市編辦主任張玉春介紹,下半年,該市除了儘早讓“一窗一網”與企業群眾見面,還要求市級部門繼續下放審批事項,儘量讓企業投資、市場準入等在同一層級完成,確需保留的事項制定標準化指南,並由綜合受理窗口受理。

此外,江蘇還將在企業接入電力、獲得貸款、納稅、通關等方面發力優化營商環境,整域推進綜合執法改革,複製經濟發達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試點經驗,讓審批更高效、服務更便捷、監管更有力。

國企改革:重點領域尋求突破

國有企業改革已經進入“深水區”。在省社科院財貿研究所所長孫克強研究員看來,對經濟實力較強、實體經濟基礎較好的江蘇來說,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是事關基礎和全局的大問題,對於進一步增強區域經濟活力和競爭力都有重要意義。

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國有企業改革的重要突破口。省發改委主任李侃楨介紹,近年來,江蘇著力把引資本與轉機制結合起來,把混合所有制改革與產業佈局結構調整結合起來,選擇部分省屬和地方國有企業開展全省第一批混改試點。

下一步混改如何推進?李侃楨表示,省發改委將認真組織試點實施各項工作,及時掌握試點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切實幫助試點企業明確重點、解決難點、試出亮點。同時,組織開展對國家下發一系列重要文件進行深入解讀,重點圍繞落實董事會職權、員工持股、市場化選聘經理人等改革試點任務,進一步完善或制定出臺相關配套制度。“我們將積極穩妥推進試點任務落地,儘快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李侃楨說。

全面深化改革,改什么、怎么改?

國有企業其他方面的改革也將全面深化。“下半年,我們將加快推進資源重組整合。”省國資委主任徐郭平介紹,江蘇將推動國有資本進一步向符合國家戰略和全省發展戰略的重點行業、關鍵領域和優勢企業集中,並以此為契機深化企業內部改革,推進體制機制創新,加快業務、管理、技術、人才、市場資源等全面整合融合。下半年,重點是完成省沿海輸氣管道公司、省徵信公司組建;完成省內機場整合,實現集團化運營發展。

“我們將進一步推動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徐郭平表示,除國企混改試點外,還將重點推進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試點,經營層市場化選聘、契約化管理、薪酬差異化分配等試點,啟動落實董事會職權試點。堅定推進“三能”改革,真正按照市場化要求,對幹部選拔、員工選聘、收入分配等機制進行重構。此外,抓緊消化處理各類歷史欠賬和遺留問題,進一步落實“先移交後改造”,全面完成“三供一業”分離移交任務;年內完成市政社區管理職能移交工作、教育醫療機構深化改革任務。

孫克強建議,國有企業的改革與發展應從全局的層面進一步加強頂層設計。要從現代市場經濟發展的角度,從發揮好市場與政府的積極作用等方面,設計好國有企業發展的重點領域和重點地區,設計好國有企業發展的體制和機制,讓國有企業既承擔起宏觀性和基礎性作用,又不斷增強自身發展活力。

擴大開放:打造集成創新“試驗田”

截至目前,國家分四批覆制推廣了153項自貿區改革試點經驗。對於江蘇而言,如何選擇契合國家重大戰略、基礎條件成熟的區域集中複製,形成江蘇擴大開放新的“試驗田”?

“江蘇依託蘇州工業園區、崑山兩岸產業合作試驗區、南京江北新區等各類開放平臺,積極複製推廣國家自貿試驗區改革政策。”省商務廳廳長馬明龍介紹,江蘇在全國率先發布《國家級開發區全鏈審批賦權清單》,依照法定程序賦予國家級開發區220項設區市級經濟管理權限,選定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等19家省級以上開發區開展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試點。

馬明龍表示,在確保面上成功複製自貿試驗區改革試點經驗的基礎上,江蘇將鼓勵開發區在推進投資便利化、貿易自由化、金融國際化和管理高效化等方面先行先試,重點支持有條件的開放平臺實施自貿試驗區各項改革舉措的疊加融合與集成創新。同時,積極推進蘇州工業園區開放創新綜合試驗、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綜合試點試驗等改革先行實踐,努力實現“一枚印章管審批、一支隊伍管執法、一個部門管市場、一張網絡管服務”。

全面深化改革,改什么、怎么改?

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是簡化手續、促進貿易便利化的重要工具。江蘇創新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服務模式,成功拓展中國銀行等金融服務功能。企業可通過“單一窗口”使用賬戶預約、國際結算、在線融資、關稅保函在線核驗等高效、便捷的在線金融服務,有助於降低金融成本、提高效率。“‘單一窗口’金融服務系統的開通意義重大,標誌著江蘇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在引入金融服務功能方面走在了全國前列。”省商務廳副廳長姜昕說。

馬明龍表示,下一步,江蘇將根據國家部署,全面實施《外商投資准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18年版)》,全面實施商務備案與工商登記“單一窗口、單一表格”受理,全面提升投資自由化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