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上門送兩百萬元港幣,老人當成冥幣燒給老伴,險些害兒子坐牢

有人上門送兩百萬元港幣,老人當成冥幣燒給老伴,險些害兒子坐牢

奇聞故事

前不久,我到鄭州出差,抽空去看望老同學石錄。想不到的是,畢業五年了,他不僅還沒有結婚,而且仍然與父親住著租賃來的二間簡易民房。晚上,我們倆仍像在學校時一樣睡通鋪。提到工作上的感慨,石錄給我講了一件至今讓他心驚肉跳的經歷。

石錄是獨生子,母親去世早,是父親一個人把他拉扯大並供他讀完了大學。畢業後,他被分配到省城工作,這時,他的父親由於長年不停的勞作,身體已經垮了,他就決定在比較偏僻的地段租賃二間便宜的房子,把父親接到城裡與自己一起生活。

他到家裡接父親走的那天,父親提議再到他母親墳前送一次紙錢。在母親的墳前,他正在為母親燒紙錢祭奠的時候,父親說:“人家二娃回來給他媽上墳,燒的都是跟真錢一樣的洋錢,也不知道那錢在陰間管不管用?”

石錄說:“那不是真錢。是冥幣。”父親說:“是啊,聽二娃說,現在咱給你媽燒的這種火紙錢,在陰間就像咱們花的人民幣;人家燒的像你說的那種冥幣,就好比是美金,金貴。”

聽了父親的話,他心裡很難過,現在馬上就要離開家鄉了,按照家鄉的風俗,長時間的離開家門,要到祖墳上去祭奠祖宗,告訴列祖列宗,後輩人要出遠門了,請祖宗保佑。

現在,父親在臨走前還在惦記著母親,自己怎麼就沒有想到這一點呢?父親的話,使他想起前不久一位到香港出差的朋友帶給他的紀念品,那是幾張面額不大的港幣,現在正好在衣兜內裝著,父親長年在農村,他不一定能分得清冥幣和港幣的區別,為了不使父親更傷心,權且用港幣充冥幣吧。

“爸,你說的那種冥幣我也帶回來了,只是不多,也給我娘送過去吧。”父親說:“你咋不早說呢。我也想著你當了幹部,連那啥‘美金’也不給你娘送點。”一邊說,一邊接過石錄手中遞過來的幾張“冥幣”送進了燃燒著的火苗中。

他把父親接到城裡後,每逢清明節和春節,他都要陪著父親給母親送冥幣,當然,這時他給母親送去的是完完全全的真冥幣。不同的是,城裡人不準放鞭炮,燒紙錢也都在同一個指定的地方。這讓做父親的有點不習慣,不習慣也沒有辦法,家家戶戶都是這樣。

給母親送冥幣,是父親的心願,按照農村的風俗習慣,做兒子的也應該是自己分內的事。但由於他工作上的事務忙,很多時候,這種事都是父親替他去做。本來一件平平常常的事,然而在給母親燒完10週年忌日的紙錢後,竟引來了反貪局的人。

那是他的母親10週年忌日過後不久的一天,他剛到單位上班,反貪局的人就把他叫走了。反貪局找他的原因是,有人舉報他在高速公路建設中接受了200萬元港幣的賄賂。

他說沒有這事。反貪局的人說,我們不會平白無故地冤枉任何一位幹部,200萬元港幣是工程隊經理親自送到你家裡的,錢,也是你父親親手接的,你好好想一想,希望你能如實向組織交代自己的問題。

200萬港幣,父親有這個膽嗎?難道是父親窮怕了,也想一夜暴富?

這絕對不可能!想到這裡,他要求給父親打個電話問問有沒有這件事。反貪局的人說,按規定,你現在還不能往外打電話,你父親是不是收受了賄賂,我們可以替你調查取證。

事後他才知道,反貪局的人找到他的父親時,老人一口咬定誰的錢他也沒有收過。後來在反貪局同志的一再解釋下,並拿出舉報信向他念了一遍後,他才說:“是有這麼一回事,但那不是陽錢,是給陰間用的陰錢,叫冥幣吧。”

“那不叫陽錢,也不叫冥幣。是200萬元港幣。”

“啊,是真錢哪!”老人驚得張大了嘴。

“老人家,錢在哪裡?您得替您兒子把這筆錢上繳組織,它關係到您兒子的前途啊。”

“我的爺啊,誰知道那是真錢啊?我把它給孩他媽送去了。”老人捶著自己的頭說。

“您說您給大娘送去了,沒關係,您帶我們把錢拿回來上繳也一樣。”

“哪是呀,我把它當成陰錢給孩他媽燒了。”

反貪局的人互相看了一眼又問:“老人家,您說您把它燒了,有人作證嗎?”

“鬼作證啊。”老人急得又捶頭,又跺腳。反貪局的人搖搖頭要走了,老人家又追著問:“錢拿不出來,我娃能出來嗎?”

“這要看調查的結果才能斷定。”

“我的天吶,這可怎麼辦啊!”……

原來,在石錄的母親去世10週年的那幾天,他正在主管高速公路的招標工作,因為工作量大,他已經連續加班三天都不在家,況且,那幾天不斷有工程隊的老闆找他探聽消息,試圖對他行賄,雖然這些行賄者都被他拒絕了,但也把他搞得精疲力竭,所以就把母親10週年的忌日給忘了。

父親不知道他準備給娘怎麼過週年,到了忌日這一天也沒有一個信,就打電話問兒子。接到父親的電話,他才忽然想起今天是母親10週年的忌日。

當時正好有一個工程隊的老闆在他的辦公室,他就委託他把父親所要的東西給父親送回去,並讓捎話說,他正在加班,中午就不回去了。

可誰知,這個老闆給父親捎回去的不是冥幣,而是實實在在的港幣。不認識港幣的父親,誤認為兒子讓人捎回來的是冥幣,就鎖上房門到指定的地點把港幣當成冥幣燒了。

要不是當時正在下雨,他父親燒的到底是港幣還是冥幣,誰也說不清楚。這謎底,最後還多虧做父親的給找到的。

反貪局的工作人員找了他的父親之後,老人再也坐不住了。要是早知道自己來城裡會給兒子惹出禍端,他就不來了。給老伴燒陰錢,反而給兒子燒出事來。

他要是知道那是真錢,打死他他也不捨得燒啊。兒子為了盡孝心把自己從農村接來,自己卻把兒子送進牢裡去,我還有什麼老臉見兒子?還不如死了的好……

老人在大街上深一腳、淺一腳地盲目地走著,一肚子的苦水卻找不到一個人訴說。當他來到了街河橋頭時,就準備在這裡等晚上人少了之後,跳河尋死。

不知什麼時候,一個老人出現在了他的身邊說:“老哥,我看你在這橋頭轉大半天了,心裡有什麼想不開的事,咱哥倆拉呱拉呱像我吧,這一閒,心裡就悶得慌。”石錄的父親沒有理他,他就又說:“我一看就知道您富貴,兒女一定有本事。不像我這個撿破爛的……”

“我富貴個屁,我不是人。就是撿破爛的也不至於把自己的親兒子送進監獄啊,算啦,不說了。”

“怎麼不說了?我就是撿破爛的呀。走,到我家裡拉呱去。”那老頭強拉硬拽地把石錄的父親拉走了。

撿破爛的也能揀來高樓大廈?石錄的父親一進撿破爛老頭家的門,怎麼看也不像是一個撿破爛的人家。

撿破爛的老頭說:“你可別小看我這個撿破爛的,半個月前,我一次就揀了將近100萬元的外國錢吶!”

“100萬元外國錢?”

“這得感謝天上下雨呀,現在的有錢人真是作孽呀,給死人送冥錢,不僅燒真錢,還燒外國錢。除了我在紙灰中扒出來的錢,燒掉的還不知有多少呢?”

“那錢你是在哪裡揀到的?”

“在十字莊放炮點的紙灰裡,怎麼,你老哥也想去發財呀?”

“不。那錢是我燒的啊!錢呢,你快給我。”石錄的父親聽到這裡,著急地說。

“什麼?原來是你燒的錢呀!燒錢是犯法的。你知道嗎?我不僅不會把錢給你,而且我還要告你。你們有錢人燒錢,我揀回來了,我是保護錢啊!錢就是我的。”

“老哥,你不知道啊……”石錄的父親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把燒錢的來龍去脈和兒子被隔離審查的前因後果向撿破爛的老人說清楚了。

撿破爛的老人聽後道:“想不到這裡面還有這麼多曲裡拐彎兒的事啊,可是……”

“怎麼?”

“那錢我撿回來後就換成了咱中國的錢,為老伴開刀動手術花了十幾萬元,買這房子和傢俱,又花了二十幾萬元,剩下來的也就不多了。”

“這可怎麼辦呢?”

“錢是我花的,不能委屈了你的兒子。要坐牢,我去替你兒子坐。”

“你揀來的錢不犯法。錢是我燒的,可是人家不讓我去替兒子坐牢啊!”

“走。咱們去找他們說去。真要坐牢,我陪你們爺兒倆一起坐。”

……

後來,石錄免於起訴。

最後,石錄對我說,是父親救了他。父親雖然做了一件“傻人”、“傻事”,但為我們這一代人再次敲響了一次警鐘:為公,要清。做人,要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