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的武器是青龍偃月刀?原來我們被電視劇騙了這麼久

說道三國,就不得不提及劉關張這三位結拜兄弟,而這三兄弟的老二的兵器就是本期討論的話題。

關羽的武器是青龍偃月刀?原來我們被電視劇騙了這麼久

話說在咱電視劇中看到的關羽那是威風八面,斬顏良,誅文丑,千里尋兄,單刀赴會等等,每一個故事拉出來都是一段傳奇。甚至被後世尊稱為“武聖”,至今都流傳有關公踏馬身上紋的口號。一個武將獲得這麼大的成就,其中手中趁手的兵器可謂是起到如虎添翼的作用。電視劇中講述關羽手中拿著的是青龍偃月刀,名著《三國演義》中也是這樣描述關羽的“丹鳳眼,臥蠶眉,面如重棗,手握青龍偃月刀。” 那麼關羽的武器真的是青龍偃月刀嗎?

關羽的武器是青龍偃月刀?原來我們被電視劇騙了這麼久

首先我們從時間上來看,偃月刀最早見於文獻記載是在北宋慶曆四年(公元1044年)官修的《武經總要》一書,《武經總要·器圖》“掩月刀”的形狀繪圖與後世傳說的關公青龍偃月刀幾乎一樣,只是刀身上沒有青龍紋飾罷了。偃月刀得到大規模運用已經是在明代了,且多為軍中儀仗或武舉考生習武用刀,並非實戰用刀。而且在已出土的三國時期文物中並沒有發現偃月刀這類兵器的存在,史料中也是難覓蹤跡

而且就以青龍偃月刀的分量來說,拿來當作武器應該說是不現實的。就算關羽天生神力能使得動,但在三國時期這類的寬刃大刀製作工藝還是很不成熟的,難以完成生產。那麼關羽使得武器不是青龍偃月刀那究竟是什麼呢?

關羽的武器是青龍偃月刀?原來我們被電視劇騙了這麼久

其實漢代主要使用的武器叫作環手刀,環首刀名稱來源於刀柄上的環,在古代刀柄末端被稱為刀首,上面加個環自然就是環首,環首刀因此得名。環首的作用在於防止刀脫手,用力揮刀劈砍如果刀柄濺到血,會比較滑,但是一個大環卡住就不至於揮刀的時候刀脫手飛出去,而且環上還可以栓腕繩,將刀系在手腕上,這樣即便不小心脫手也不至於丟失。並且粗大的鐵環也能起到配重調節重心的作用。

史料《三國志·關張馬黃趙傳》中記載關羽斬顏良的過程如下:“羽望見良麾蓋,策馬刺良於萬眾之中,斬其首還。”大家都知道馬背上使用短兵器是一種不明智的選擇,而這個“刺”應該就是矛之類的武器,至於後面的“斬”,應該是關羽刺殺顏良後,用環手刀砍下其頭顱。

關羽的武器是青龍偃月刀?原來我們被電視劇騙了這麼久

其實真實的歷史不可能像小說電視劇裡的一樣一生使用一種“神兵”,就像是在今天鐵器也是難免損耗,何況工藝落後的古代。在複雜的戰爭中武將也不可能在所有情況下都能找到自己的趁手兵器,很多時候武器弄丟了都是隨手撿一把戰鬥。對於武藝高強的武將來說,也不會拿到自己不趁手的兵器而手生。小說主要是為了刻畫人物的形象而刻意為之,小說中有這麼一段“只見雲霧之中,隱隱有一大將,面如重棗,眉若臥蠶,綠袍金鎧,提青龍刀,騎赤兔馬,手綽美髯” 顯然青龍偃月刀、赤兔馬已經成了關羽不可或缺的形象代言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