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知进退才能走的更远,聪明人懂得这两点,聪在外必招灾

生活中真正的聪明人懂得大智若愚的道理。这样的人善于隐藏自己,别人看起来好像显得有点呆有点傻,这样的人是懂得装傻而已。这种人的聪明之处就是不显山不露水,懂得进退之道,因此这样的人能够走得更高,走得更远。如果想让自己成为这样的人,必须明白以下两点。

《道德经》知进退才能走的更远,聪明人懂得这两点,聪在外必招灾

一、性有巧拙,可以伏藏。

老子所说的这句话是说一个人的资质是有高低之分的,人要学会把自己的聪明,隐藏起来,不要在外招摇,聪明显露在外肯定会招致灾祸,而隐藏起来会给自己带来很多好处。这就如同是刀剑一样,你需要把刀剑装在刀鞘剑鞘之中,这样不容易伤害到自己,也不会误伤到别人。如果剑不入鞘,手里拿着这样一把锋利的刀剑,一定会给自己,带来灾祸,很容易误伤自己也很容易被别人伤害。

《道德经》知进退才能走的更远,聪明人懂得这两点,聪在外必招灾

做人也是这样的道理,不能够以为自己有很高的才华而恃才放旷,觉得别人都比不上自己,自己生来就比别人高贵。就像是三国时期曹操帐下的谋士杨修一样,确实杨修本身有着很高的才华,就连司马懿也常常赞叹杨修的才能要胜过自己。但是杨修这个人就愿意卖弄自己的才华,喜欢在别人面前显示自己的聪明。结果却因为猜测曹操的心思,这是曹操忌讳的东西,因此被曹操处死。这就是因为杨修不懂的隐藏自己的实力,经常将自己的长处拿来给别人炫耀,肯定会遭到别人的记恨和报复。历史上这样的事情不胜枚举,因此在生活和工作中做事,要不露锋芒,这样既能够保护自己不受伤害,又能够让自己的才华得到发挥。

《道德经》知进退才能走的更远,聪明人懂得这两点,聪在外必招灾

二、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道德经》中讲,在做事情的时候,做得圆满就要,懂得含藏收敛,这是符合自然规律规律的道理。在我们生活中做人做事也是一样,凡事给自己留有一点与后退的余地,适可而止。做人做事不要一味的冒进,要懂得适当的后退,有时候适当的退步反而能够让自己得到更大的发展,走得更远。

《道德经》知进退才能走的更远,聪明人懂得这两点,聪在外必招灾

功成身退是一种识时务的表现,比如汉高祖刘邦身边的谋士张良,在辅佐刘邦建立大汉王朝之后。刘邦给他封官进爵,但是张良在这个时候却自愿退出朝堂,回家颐养天年。张良的做法就是一种功成身退的表现,不仅保全了自己,还得到了别人的敬重,更加保全了自己的名声。而同样是待在刘邦身边,曾经为刘邦立下过汗马功劳的韩信,贪图高官厚禄,不懂得功成身退的道理,最后反而遭到迫害。懂得进退,这是一种生活的智慧。

《道德经》知进退才能走的更远,聪明人懂得这两点,聪在外必招灾

因此,想要成功走得更远,就要懂得进退之道,学会隐藏自己的实力不露锋芒。

如果大家对此有不同的看法和理解,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想要了解更多的历史知识,可以关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