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身邊坦誠相見直言不諱批評你的人

珍惜身邊坦誠相見直言不諱批評你的人

批評是每個人都不希望聽到的,很多人都喜歡吹喇叭抬轎子,習慣了和聲細語,從心理上抗拒批評。但是真誠的愛護卻往往是批評,是對人生道路寶貴的支持。批評是崇高的獎賞,批評是珍貴的禮物。一般人面對批評時,心裡會不痛快;當一個人去批評另一個人時,也知道對方心裡會不痛快。如果是關係一般的人,你批評他就會得罪他,所以犯不上因批評對方而得罪對方。關係很鐵的人,如果被批評時還聽不懂,也會被得罪。認為對方是關係鐵聽得懂的人,才會直接批評對方。年輕的時候心高氣傲,認為自己是世界上最優秀的人,面對他人的批評常常認為是挑釁,是找茬,是無理取鬧,很少安靜地審視自己的錯誤。其實人有時心高氣傲很難發現自己的問題,誠懇的批評實際是在為你敲警鐘,讓你的路走的更順暢。

我們可以想見從小到大批評自己最多的人是誰?是我們的父母。哪個父母不是望子成龍?在學校批評你最多的是誰?是我們的老師。哪個老師不是希望自己的學生將來有出息?同樣,今天那些批評你的人,也是為你好,覺得你還是個人才的人!人人都愛聽肯定、表揚的話,所以才有“忠言逆耳利於行”的古訓。對你負責任的人才會批評你;認為你“孺子可教”的人才會批評你,真心待你的人才會批評你,願意操心勞力教你帶你幫你進步的人才會批評你……那些嫉妒你想看你笑話的人當你在沼澤裡掙扎的時候可能還在為你 唱讚歌而不會伸出援手。

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這年頭真正聽到別人跟你說句心裡話,真正為你成長與完善來批評你是很不容易的。所以,一旦有人批評你,你一定要珍惜。當你拒絕的時候,一次、兩次、三次之後,就沒人會批評你了。這就是人為什麼在最終碰壁的時候,很多人會自問道:“為什麼沒人早些告訴我?”其實當初就有很多我們的親人、朋友提醒過我們,當時或許自己還暗想:“費什麼話啊,這麼簡單的道理好像誰不知道似的!”當時或許自己已經把自己“封閉”起來了,還不知道什麼才叫做“沾沾自喜夜郎自大”。那才是一個人最可悲的地方。

珍惜身邊坦誠相見直言不諱批評你的人

批評有很多種方式,有的如良好藥苦口,有的如和煦春風,面對批評無論什麼樣的方式,只要是善意的都應該接受,有些惡意的挑剔我們也要加以分析虛心總結,無論什麼批評我們都應該聞過則喜,起碼他可以讓你經歷風雨儘快成熟。既然批評是個寶,但為什麼有人一遇到批評就有牴觸情緒呢?這就是人的劣根性使然。批評你的人,都是關注你的人。如果一聽到有人說壞話,就急著替自己辯解,那你什麼事都做不成。聽到批評你要有良好的心理承受力,抱著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的思想,盡力去做好你應該做的事,用事實證明你是對的或者錯的,那麼別人再怎麼說,也無關緊要了。如果事情確實沒做好,就是花10倍的時間和力量為自己辯解,也沒有用;聽取別人的意見,也許你會知道自己錯在哪兒。受到批評用不著氣餒,關鍵是要去正視,這是相信自己,也是信任別人的表現,更是一個人素質和修養的積累。

我覺得受到批評,首先應該意思到是一種被關愛的表現,說明自己還很有知己的人緣,出了問題有那麼人關心你。這樣可使自己少走很多彎路,較快地走出生活或工作上的陰影,輕鬆地走向正常的生活。批評也是一種待遇,受到的批評越多,自己的失誤就會越少,你人生的每一步就越謹慎,進步就會越快,成長就會迅速。至此,對批評你的人更應該說一聲“謝謝”。可以說能直言不諱地指出你缺點的人是你的大貴人!整天在你跟前奉承、時常把你吹上天的人,往往才是真正在看你笑話的人,千萬要有自知之明,不要隨之起舞,否則會摔得很慘。

接受批評意見的過程,實際上是人們思想交鋒的過程,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轉變過程,是從自我否定走向新的肯定的過程,是我們的思想會在批評的洗禮中得到昇華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從錯誤中吸取教訓,從批評中汲取營養,逐步走向成熟走向成功。自古說打是親罵是愛,不打不罵要變壞。更有說棍棒下出孝子。雖然這些話有些極端,但也說明嚴格甚至嚴酷的 批評是可以造就一個人走向輝煌。嚴是愛松是害。批評是一種嚴,因此,批評本身也就是一種愛,而且是一種高層次的愛。批評和意見是一種“忠言逆耳”,真正要做到“拉下臉”去批評一個人,批評一件事,是對被批評者最大的信任和寄予的

珍惜身邊坦誠相見直言不諱批評你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