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海內外文化融合路徑 雪峯信願菲律賓禪修之旅啓航

探索海內外文化融合路徑 雪峰信願菲律賓禪修之旅啟航

圖:菲律賓信願禪修之旅從南安雪峰禪寺啟航,圖為禪修營法師與營員在南安雪峰禪寺祖師殿門口合影。

3月29日下午,在福建省禪文化交流促進會會長、南安市佛教協會會長、南安雪峰禪寺住持法度法師帶領下,由來自中國各地的8位法師、20多位居士組成的禪修團從中國南安雪峰禪寺啟程,經過四小時行程,抵達菲律賓馬尼拉大乘信願寺,開啟此次的“雪峰信願菲律賓禪修之旅”。此次活動由福建省禪文化交流促進會發起,福建省南安雪峰禪寺、菲律賓大乘信願寺主辦。

此次禪修之旅的主旨是:重走雪峰祖師遠渡重洋弘法之路,通過大眾接受的禪修之方式,探索海內外文化融合之路徑。

參加禪修之旅的法師有:中國安徽省池州市九華山白雲禪林住持文祥法師、中國浙江省永嘉霄梵寺住持智覺法師、中國佛學院普陀山學院講師、南安雲從古室住持耀揚法師、中國福建省禪文化交流促進會理事、福州鵝峰禪寺監院照定法師、中國南安峰山岩寺監院戒道法師、中國南安雪峰禪寺知客普相法師、中國南安雪峰禪寺法澄法師等。

探索海內外文化融合路徑 雪峰信願菲律賓禪修之旅啟航

圖:信願寺方丈傳印長老帶領中菲佛教信眾齊唱佛教教歌《三寶歌》。

探索海內外文化融合路徑 雪峰信願菲律賓禪修之旅啟航

圖:信願寺住持傳印長老主法灑淨。

當日19時30分,在菲律賓大乘信願寺舉行了結界演淨儀式和隆重禪修見面會。會上,文祥法師介紹了此次活動的緣起,菲律賓大乘信願寺方丈傳印長老致歡迎詞,法度法師致辭,智覺法師介紹本次禪修議程,見面會在中菲佛教信眾齊唱《三寶歌》聲中圓滿結束。

據介紹,始建於西元894年的中國南安雪峰禪寺,開山祖師義存禪師為中國唐末五代之交的禪宗巨擘,由其開創的雪峰禪法遠播中國各地,形成了龐大的傳承體系。此後,雪峰法脈燈燈相續千年,經久不衰。西元1890年,佛化老和尚入主雪峰,使雪峰禪法大興於閩南。閩南赴東南亞弘法之諸位高僧,多出自其門下。南安雪峰禪寺儼然成為了閩南禪宗祖庭、東南亞禪法之源。

1937年,菲律賓佛教信眾禮請性願老和尚入主信願寺。1946年,性願老和尚邀請時任南安雪峰禪寺方丈瑞今長老南渡住持信願寺,創辦能仁學校。他們不僅在異國建寺安僧、宏傳佛法,還在佛教教育、佛教慈善和國際佛教徒聯誼等方面做出了卓越貢獻。如今,現任信願寺方丈傳印長老繼承祖師之遺志,不遺餘力的在菲律賓弘法,常年往來於菲律賓與福建之間,為中菲兩國的佛教事業兢兢業業、廢寢忘食。

探索海內外文化融合路徑 雪峰信願菲律賓禪修之旅啟航

圖:中國福建省禪文化交流促進會會長、南安雪峰禪寺住持致辭。

探索海內外文化融合路徑 雪峰信願菲律賓禪修之旅啟航

圖:中國九華山白雲禪寺住持文祥法師介紹禪修緣起。

探索海內外文化融合路徑 雪峰信願菲律賓禪修之旅啟航

圖:中國浙江永嘉霄梵寺住持智覺法師介紹禪修議程。

菲律賓大乘信願寺方丈傳印長老表示,雪峰法脈在菲律賓開枝散葉,為本地信眾提供了參學“正信佛教”的渠道,本次禪修營得到了福建省禪文化交流促進會的鼎力支持,信願寺非常歡迎,與促進會一道,開展更多的禪文化交流活動,藉此架起了兩國文化融合、友誼長存的一座橋樑,通過共同愛好和信仰進一步聯結閩南乃至福建與菲律賓民眾之間的正心。

福建省禪文化交流促進會會長、法度法師表示:雪峰禪寺與大乘信願寺,法脈相續,善願相通。在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構建沿線各國“命運共同體”的背景下,在佛教文化推動海絲各國文化交融、文明互鑑中的載體作用日益突顯的當下,在福建與東南亞各國華人民眾具有共同的佛教信仰的基礎上,為紀念雪峰義存祖師圓寂1110週年、佛化老和尚圓寂105週年,為使雪峰門人瞭解前輩高僧海外弘法的弘深誓願,更為佛教信眾瞭解雪峰禪法之淵源,讓更多海內外善信從中感知佛教文化在推動中菲兩國“民心相通”的紐帶作用,雪峰?信願菲律賓禪修營應運而生。舉辦禪修之目的,是希冀引領禪文化愛好者感受雪峰代代相傳的禪法與菲律賓當地實際情況融合的成果,藉此拋磚引玉,讓海內外更多善信感受中國禪風播衍海外、禪香相續的盛況,由此探尋當代禪文化推動“一帶一路”沿線各國文化融合、文明互鑑的弘法模式。

探索海內外文化融合路徑 雪峰信願菲律賓禪修之旅啟航

圖:中菲佛教信眾齊聚信願寺禪修。

據記者瞭解,雪峰信願菲律賓禪修之旅從3月30日至4月1日,營員們將在大乘信願寺靜修,內容包括禪坐、贊佛偈、誦經、燃燈繞佛、唸佛、法師開示等;4月2日-3日,安排前往普濟寺等地參學,4月4日下午結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