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這家公司掏錢,《巨齒鯊》根本不可能游到三亞

如果沒有這家公司掏錢,《巨齒鯊》根本不可能游到三亞

你我本無緣,全靠我有錢。

柚子姐今天下午跟好基友lily去看了場《巨齒鯊》,原本是衝著重溫《大白鯊》帶來的深海恐懼,沒想到一路被尬到退場直呼“不值票錢”。

《巨齒鯊》的官方海報一直想往“深海版《侏羅紀公園》”上靠,或者所謂的“《侏羅紀公園》+《大白鯊》”,但實質的效果是什麼呢?可能就是《深海尋人》那種。

《巨齒鯊》改編自1997年出版的科幻小說《巨齒鯊》。這本小說在港臺地區的書名譯作《深海侏羅紀》,小說講的是:七年前,泰勒在美軍勘探馬裡亞納海溝的秘密任務中,慘遭滿嘴森白巨牙的不明“發光體”襲擊,結果導致兩名隊員命喪黃泉,自己也因為聲稱見到傳說中的史前巨齒鯊,而在海軍療養院接受三個月的心理治療。七年後,泰勒以海洋古生物學家身分應田中海洋研究所之邀,重回馬裡亞納海溝尋找意外失蹤的機器人。正當他與夥伴在伸手不見五指的海溝底部展開打撈作業之際,一道螢白的“發光體”悄然無聲地接近……

劇情能夠自圓其說,這是電影基本的要求,我就不吐槽什麼了。李冰冰和趙文卓的父女情摻入其中,其實挺突兀。怎麼來形容這種突兀呢,就是看到李冰冰的哭笑我內心毫無波動,甚至還有點想笑。

如果沒有這家公司掏錢,《巨齒鯊》根本不可能游到三亞

中美觀眾無論是口味還是文化差異其實都挺大的,中外合拍的片子就極少能有好作品問世。拿張藝謀導演的《長城》來說,中外合拍耗資重多,最終的結果就是,兩頭不討好。不僅中國觀眾不買賬,北美市場也折戟沉沙。

如果沒有這家公司掏錢,《巨齒鯊》根本不可能游到三亞

《巨齒鯊》中的中國元素除了李冰冰和趙文卓,還有三亞的南海觀音像、上海的東方明珠塔。加入如此多的中國元素,不只是為了專注中國內地市場這麼簡單,在其製作方之中,是有中資背景的引力影視投資有限公司。這家公司的法人是有著“中國默多克”之稱的傳媒巨亨“黎叔”黎瑞剛。

如果沒有這家公司掏錢,《巨齒鯊》根本不可能游到三亞

影力傳媒的注資,讓這個原本跟中國扯不上半點關係的科幻故事有了中國本土化的改造。

原著小說在1997年出版後不久,其影視改編權就賣給了迪士尼,但這樣一部主打怪獸和血腥風格的影片與走閤家歡路線的迪士尼從調性上來說就有些“八字不合”,果然該書的影視改編之路一波三折,洽商過《少數派報告》的製片人簡·德·邦特,以及憑《水形物語》摘得奧斯卡多個重要獎項的墨西哥導演吉爾莫·德爾·託羅,但均無果而終。

最終迪士尼於2015年把電影改編權轉手給了華納兄弟。以《國家寶藏》系列電影出名的導演喬·德特杜巴,以及與昆汀·塔倫蒂諾在《無恥混蛋》一片共同署名為導演的伊萊·羅斯,又對原著進行了改編,電影的改編顯然有意迴避了巨齒鯊的諸多細節,又因為要照顧到中資背景的片方,於是電影情節直接從馬裡亞納海溝搬到了中國沿海地帶,於是“超科學”的一幕出現了,生活在深海一萬兩千多米的巨齒鯊居然可能游到中國的三亞海邊來,海底的壓強與近海的壓強真的不是一個概念,這樣直接從深海游到近海來,巨齒鯊真的不會爆炸嗎?

導演顯然知道電影脫離實際的這一面,於是省略了許多巨齒鯊的細節,而將視覺效果放在了第一位。

耗費1.5億美元的預算打造的視覺效果愣是將一個普通的科幻劇本拍出了大片的效果。

如果沒有這家公司掏錢,《巨齒鯊》根本不可能游到三亞

三天收割3.43億元,在暑期檔一眾國產片中,《巨齒鯊》能有這樣的成績已經算是很難得了,但絕算不上好成績。因為與其成本相比,這三億多的票房可真不咋地。

《巨齒鯊》的整體成本是1.5億美金。目前沒有具體的細化成本公佈。這個1.5億美金,折算人民幣則是10.25億元。超過10億元的電影整體成本,是中國內地目前影視公司項目中從未有過的。

10億元的成本,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參與投資製作公司的資源成本。目前官方公佈的製作公司名單中,有四家,它們分別是迪·博納文圖拉影視公司、亞比利娛樂公司、麥迪影視製作公司和旗艦影業有限公司。

如果沒有這家公司掏錢,《巨齒鯊》根本不可能游到三亞

在出品方排名中,華人文化和引力影視排在華納兄弟前面,這意味著,兩大中國影視公司的出資遠遠大於後者。所以,《巨齒鯊》理論上是一部中美合拍片,中國電影公司的出資巨大,而美國華納方面提供拍攝資源和上映資源。這部電影雖然中美等多地同步上映,但真正承擔製片資本壓力的,是中國的電影公司。

由此可以看出,在中美電影合作中,中國依舊處於提供資金,仰仗對方給予拍攝和發行資源的時代。

如果沒有這家公司掏錢,《巨齒鯊》根本不可能游到三亞

全球電影製作與發行如果是一個深海,那手持鉅額資金的中國電影製作公司們,為了能夠探尋到海底,無法制作“潛水艇”,但顯然可以依靠手持鉅額資金,拿到參與國際舞臺競爭的船票。

你我本無緣,全靠我花錢。最怕花了錢,還是沒有緣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