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37年的生命中来来往往的男人女人们

梵高,向日葵,星空,耳朵,这几个词会不由自主的联系起来。最终梵高这个名字连同他的画共同组成了无数人心中千万种不同的意象,给你留下永远的美学和生命力的冲击。

梵高37年的生命中来来往往的男人女人们

先简单大致回顾下梵高一生,以便于你更好的了解这个男人。

文森特·威廉·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

1853-1890,大部分接受的说法,是他在37岁时,用一把手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出生于荷兰新教家庭;

后印象派画家(不满足于刻板片面的追求光色,强调作品要抒发艺术家的自我感受和主观感情,代表:梵高、高更、塞尚),从名词解释上就能看出,这群家伙很“向内求”,很“自我”;

色彩从前期灰暗到后期明色调;

主要作品:

864张油画,1037张素描,150张水彩画;

独爱肖像画,总共画过35幅自画像,11幅向日葵(如此钟爱向日葵,是个内心多么渴望如同太阳光般温暖的孩子啊)。

生前卖出的画只有:

比利时画家安娜·博赫以400法郎的价格买下了他的《红色葡萄园》(现存莫斯科);

1882年梵高的叔叔向他订购了一些海牙景色的素描;

1885年艾恩德霍芬一家人为餐厅订购过一组四季图。

死后:

1990年《加歇医生像》以8250万美元的价格卖给了日本收藏家;

1987年《鸢尾花》卖了5390万美元的天价;

1987年一幅向日葵卖了3950万美元;

1998年一幅没有胡子的自画像卖了7150万美元。

如何有名,不用细说了。


生命中的女人

母亲

每个男人遇到的第一个女人都是自己的母亲。母亲与自己爱的互动,直接影响了自己的性格和将来的处世为人模式。当然不可否认,有很多人的天性和本性是上天赐予的,无法改变的。

梵高的母亲与他的父亲是闪婚,据说原因是不找对方就没人一起度过后半生了。可见两人开始并不是由爱情慢慢进展过来。他的母亲还曾称,自己在新婚前夜还一直对未来的家忧心忡忡。

但他的母亲,除了他这个长子外,还为其添了三个弟弟和两个妹妹。

梵高天性孤僻。但其母亲对待他孤僻所采取的态度,是推他出去,接受正规教育。

1859年,他被送进一家公立学校,在学校里梵高表现越来越叛逆(其实叛逆就是不适应的一种表现),1861年退学。

在家接受父母安排的家庭特训三年后,他的母亲受不了依旧不爱说话不与人交流的梵高,直接把他送去离家北13英里的一家寄宿学校,在这里待了两年(1864-1866),当时的梵高大概11,12岁,本性孤僻,年纪小小总被送出家,是不是有一种被抛弃的感觉。

而梵高的母亲的教育原则,除了将自闭的梵高使劲推出门之外,还不允许孩子们和下流圈子的人相处,她认为:“与上层社会交往更为妥当”、“同下层阶级打交道则意味着将自己暴露在各种诱惑之下”,所以梵高从小至11岁都被母亲关在家里,家才是他最适应的地方。

他的母亲对他的稍显冷酷的态度,造成了梵高自小就是个缺爱的孩子。他曾经多次逃学就是为了回家。是多么渴望母亲的爱和关怀啊。

当你选择了让孩子适应了一种方式,又突然断掉这种模式,突然强行贯彻另一种方式,这还是稍显残忍的。

初恋

1873年8月,梵高在古皮尔伦敦店工作期间,住在伦敦布里克斯顿区的公寓,他爱上了房东太太的女儿厄休拉。但是厄休拉从未爱过梵高,她有一位在威尔士的未婚夫。

1874年梵高向房东女儿求婚遭拒,深受打击。

这是个多么纯情的男孩子,爱你就以求婚来表达,即使显得笨拙,也比现在“不管未来,只求今朝”显得更打动人心。因为受挫,他开始对《圣经》日益产生狂热。

表姐之恋

1877年5月,梵高到阿姆斯特丹的伯父家学习希腊文,拉丁文和数学(学的不怎么样)。他第一次遇到了自己的表姐凯,她又唤起梵高内心对爱情的渴望,但表姐已婚已育。

1881年,凯的丈夫死去,她散心来到了她位于挨顿的姑妈家,与梵高重新相遇。同年夏天,梵高向凯求婚(梵高好纯情,又一次求婚表真爱啊),被果断的拒绝。虽然如此,但这份深沉的爱也让他的画变得柔顺起来。

梵高对表姐的爱应该是最真挚的,可惜天意弄人,也许是梵高这个孤僻的孩子不太会表达自己的感情吧。

曾为妓女并正怀孕的西恩

1882年1月,梵高在海牙设立画室,在酒吧认识了西恩,西恩曾是一名妓女,当时怀有身孕,后成为梵高的模特,梵高省吃俭用接济她和孩子。两人随后搬到一起同居。

同年5月,梵高提出想与西恩结婚(又提出结婚),但被亲友强烈反对。但他还是在7月,搬到施恩伟格与西恩及其女儿、新生儿一起居住。

后因生活窘迫,西恩重操旧业,开始嫌弃梵高,离开梵高回家,两人感情结束。

这段感情,应该是孤单的梵高为自己寻找家庭温暖的需要。梵高在原生家庭中没有得到温暖,一直想在自己重新组建的小家中重获温暖,但是上帝非常狠心,认为他就该是孤独一生的,没有给他这个机会。

但是梵高确实没有我们常人所带有的那些世俗的价值观,可以说是带有某种上帝的视角来看众生。

姐弟恋-疯狂代价的无恋爱史女子

1884年夏,与邻家女子玛戈特·贝格曼交往,玛戈特43岁,比梵高大十岁,从未有过恋爱经验,疯狂爱恋着梵高,每日陪他在田间作画,这个女子不嫌弃梵高没有钱,也不会强迫他去做与他所爱的画画不相干的事情。她这种无私的全身心投入,无条件支持的爱给梵高的内心带来了些许温暖。但仍然遭到了家族和周围人的强烈反对,9月底,玛戈特因对恋情的绝望而服毒自杀未遂。

再次爱上妓女

1888年,梵高认识妓女拉谢尔,据称梵高的耳朵就是因为这名叫拉谢尔的妓女失去的。有人说是梵高因为跟高更起争执割掉耳朵,有人称是梵高自己割掉了耳朵,还有史学家称研究发现是高更跟梵高争夺这名妓女,在门口发生争执,高更持剑割掉了梵高的耳朵。到底是如何,我们不能随便猜测了,但是梵高让人佩服的是,在事后他一直对此事保持沉默,所有的消息都是从他曾经的好友高更那里获得的。

总之梵高的情路非常坎坷啊。


生命中的男人


高更

既然提到了高更,接着先讲讲他们吧。

高更(Paul Gauguin,1843-1903),两人同属印象派画家,在梵高的期望下,二人在南法的亚尔(Arles)共同生活过一段。

1886年秋季,梵高在巴黎逗留期间,初遇高更。梵高的画中开始使用明快色彩。

后梵高准备向普罗旺斯出发,并且非常期待与高更共同生活。

高更也决定前往南方画室时,这使得梵高非常高兴。有人作伴,这使得梵高与生俱来并长期忍受的孤独感得到了缓解。更何况,是他崇拜的并年长的高更。

在他们相伴的短短时间里,梵高创造了《向日葵》、《星夜》、《夜间咖啡馆——室内景》、《夜间咖啡馆——外景》、《梵高的卧室》等杰作。

梵高37年的生命中来来往往的男人女人们

梵高-星空

但两个极致的艺术家的相处一定是相爱相杀啊。梵高非常依赖对高更的感情,但高更这个《月亮与六便士》原型的艺术家可是最讨厌被束缚的。高更流露出离开的意愿,这是无比孤独的梵高所不能接受的。

据传,1888年12月23日,梵高手持锋利的剃刀,突然追上正在街头漫步的高更。高更在第二天返回家中发现梵高将自己的耳朵割掉,送给他最亲密的妓女之后(事实是否如此,前面讲过,梵高本人没有出来澄清),无论如何,两个人共同的生活结束,梵高又回到了寂静的孤独中。

梵高37年的生命中来来往往的男人女人们

高更-大溪地的女人

世界上最好的弟弟

文森特·提奥(1857年-1891年)

提奥在家里排行老三,比梵高小四岁,是一个成功的画商,他是梵高一生中最大的也是最坚定的支持者与崇拜者。

这个弟弟无论在经济上还是精神上都给予了梵高巨大的支持,可以说没有提奥就没有梵高和伟大的梵高艺术。梵高自己曾在信中说,弟弟提奥是他的至亲、知音和支柱。

提奥对哥哥的感情也非常深厚,在弟弟眼里“哥哥简直不是普通人”、“我对他的崇拜难以想象”。

在梵高自杀半年之后,提奥因疾病加上伤心,抑郁而终,终年才34岁。死后与哥哥梵高葬在一起,就在法国奥维尔麦田。就是在这块麦田里,梵高创作了他生前最后的一幅作品《麦田上空的鸦群》,也是在这块麦田里,梵高向自己的胸口开了一枪,两天后,梵高死在弟弟提奥的怀中。


很多人都因为梵高割耳朵的事情,在心中对梵高留存了些许“疯子”的印象,其实梵高对人、事看的非常理智冷清。

他曾称:“家庭就是一群兴趣相左的人的致命组合,各个貌合相离。只有当其中的两个或多个需要联合起来妨碍别人时,他们才会暂时抱作一团。”

在父亲过世时,他这样安慰别人:“死很难,但活着更难。”

还是以他的画来结尾吧,所有的语言都不及他的眼睛所看到的世界。

梵高37年的生命中来来往往的男人女人们

做朵向日葵吧,上帝爱你,我们也爱你。

by 学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