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谷37年的生命中來來往往的男人女人們

梵高,向日葵,星空,耳朵,這幾個詞會不由自主的聯繫起來。最終梵高這個名字連同他的畫共同組成了無數人心中千萬種不同的意象,給你留下永遠的美學和生命力的衝擊。

梵高37年的生命中來來往往的男人女人們

先簡單大致回顧下梵高一生,以便於你更好的瞭解這個男人。

文森特·威廉·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

1853-1890,大部分接受的說法,是他在37歲時,用一把手槍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出生於荷蘭新教家庭;

後印象派畫家(不滿足於刻板片面的追求光色,強調作品要抒發藝術家的自我感受和主觀感情,代表:梵高、高更、塞尚),從名詞解釋上就能看出,這群傢伙很“向內求”,很“自我”;

色彩從前期灰暗到後期明色調;

主要作品:

864張油畫,1037張素描,150張水彩畫;

獨愛肖像畫,總共畫過35幅自畫像,11幅向日葵(如此鍾愛向日葵,是個內心多麼渴望如同太陽光般溫暖的孩子啊)。

生前賣出的畫只有:

比利時畫家安娜·博赫以400法郎的價格買下了他的《紅色葡萄園》(現存莫斯科);

1882年梵高的叔叔向他訂購了一些海牙景色的素描;

1885年艾恩德霍芬一家人為餐廳訂購過一組四季圖。

死後:

1990年《加歇醫生像》以8250萬美元的價格賣給了日本收藏家;

1987年《鳶尾花》賣了5390萬美元的天價;

1987年一幅向日葵賣了3950萬美元;

1998年一幅沒有鬍子的自畫像賣了7150萬美元。

如何有名,不用細說了。


生命中的女人

母親

每個男人遇到的第一個女人都是自己的母親。母親與自己愛的互動,直接影響了自己的性格和將來的處世為人模式。當然不可否認,有很多人的天性和本性是上天賜予的,無法改變的。

梵高的母親與他的父親是閃婚,據說原因是不找對方就沒人一起度過後半生了。可見兩人開始並不是由愛情慢慢進展過來。他的母親還曾稱,自己在新婚前夜還一直對未來的家憂心忡忡。

但他的母親,除了他這個長子外,還為其添了三個弟弟和兩個妹妹。

梵高天性孤僻。但其母親對待他孤僻所採取的態度,是推他出去,接受正規教育。

1859年,他被送進一家公立學校,在學校裡梵高表現越來越叛逆(其實叛逆就是不適應的一種表現),1861年退學。

在家接受父母安排的家庭特訓三年後,他的母親受不了依舊不愛說話不與人交流的梵高,直接把他送去離家北13英里的一家寄宿學校,在這裡待了兩年(1864-1866),當時的梵高大概11,12歲,本性孤僻,年紀小小總被送出家,是不是有一種被拋棄的感覺。

而梵高的母親的教育原則,除了將自閉的梵高使勁推出門之外,還不允許孩子們和下流圈子的人相處,她認為:“與上層社會交往更為妥當”、“同下層階級打交道則意味著將自己暴露在各種誘惑之下”,所以梵高從小至11歲都被母親關在家裡,家才是他最適應的地方。

他的母親對他的稍顯冷酷的態度,造成了梵高自小就是個缺愛的孩子。他曾經多次逃學就是為了回家。是多麼渴望母親的愛和關懷啊。

當你選擇了讓孩子適應了一種方式,又突然斷掉這種模式,突然強行貫徹另一種方式,這還是稍顯殘忍的。

初戀

1873年8月,梵高在古皮爾倫敦店工作期間,住在倫敦布里克斯頓區的公寓,他愛上了房東太太的女兒厄休拉。但是厄休拉從未愛過梵高,她有一位在威爾士的未婚夫。

1874年梵高向房東女兒求婚遭拒,深受打擊。

這是個多麼純情的男孩子,愛你就以求婚來表達,即使顯得笨拙,也比現在“不管未來,只求今朝”顯得更打動人心。因為受挫,他開始對《聖經》日益產生狂熱。

表姐之戀

1877年5月,梵高到阿姆斯特丹的伯父家學習希臘文,拉丁文和數學(學的不怎麼樣)。他第一次遇到了自己的表姐凱,她又喚起梵高內心對愛情的渴望,但表姐已婚已育。

1881年,凱的丈夫死去,她散心來到了她位於挨頓的姑媽家,與梵高重新相遇。同年夏天,梵高向凱求婚(梵高好純情,又一次求婚表真愛啊),被果斷的拒絕。雖然如此,但這份深沉的愛也讓他的畫變得柔順起來。

梵高對錶姐的愛應該是最真摯的,可惜天意弄人,也許是梵高這個孤僻的孩子不太會表達自己的感情吧。

曾為妓女並正懷孕的西恩

1882年1月,梵高在海牙設立畫室,在酒吧認識了西恩,西恩曾是一名妓女,當時懷有身孕,後成為梵高的模特,梵高省吃儉用接濟她和孩子。兩人隨後搬到一起同居。

同年5月,梵高提出想與西恩結婚(又提出結婚),但被親友強烈反對。但他還是在7月,搬到施恩偉格與西恩及其女兒、新生兒一起居住。

後因生活窘迫,西恩重操舊業,開始嫌棄梵高,離開梵高回家,兩人感情結束。

這段感情,應該是孤單的梵高為自己尋找家庭溫暖的需要。梵高在原生家庭中沒有得到溫暖,一直想在自己重新組建的小家中重獲溫暖,但是上帝非常狠心,認為他就該是孤獨一生的,沒有給他這個機會。

但是梵高確實沒有我們常人所帶有的那些世俗的價值觀,可以說是帶有某種上帝的視角來看眾生。

姐弟戀-瘋狂代價的無戀愛史女子

1884年夏,與鄰家女子瑪戈特·貝格曼交往,瑪戈特43歲,比梵高大十歲,從未有過戀愛經驗,瘋狂愛戀著梵高,每日陪他在田間作畫,這個女子不嫌棄梵高沒有錢,也不會強迫他去做與他所愛的畫畫不相干的事情。她這種無私的全身心投入,無條件支持的愛給梵高的內心帶來了些許溫暖。但仍然遭到了家族和周圍人的強烈反對,9月底,瑪戈特因對戀情的絕望而服毒自殺未遂。

再次愛上妓女

1888年,梵高認識妓女拉謝爾,據稱梵高的耳朵就是因為這名叫拉謝爾的妓女失去的。有人說是梵高因為跟高更起爭執割掉耳朵,有人稱是梵高自己割掉了耳朵,還有史學家稱研究發現是高更跟梵高爭奪這名妓女,在門口發生爭執,高更持劍割掉了梵高的耳朵。到底是如何,我們不能隨便猜測了,但是梵高讓人佩服的是,在事後他一直對此事保持沉默,所有的消息都是從他曾經的好友高更那裡獲得的。

總之梵高的情路非常坎坷啊。


生命中的男人


高更

既然提到了高更,接著先講講他們吧。

高更(Paul Gauguin,1843-1903),兩人同屬印象派畫家,在梵高的期望下,二人在南法的亞爾(Arles)共同生活過一段。

1886年秋季,梵高在巴黎逗留期間,初遇高更。梵高的畫中開始使用明快色彩。

後梵高準備向普羅旺斯出發,並且非常期待與高更共同生活。

高更也決定前往南方畫室時,這使得梵高非常高興。有人作伴,這使得梵高與生俱來並長期忍受的孤獨感得到了緩解。更何況,是他崇拜的並年長的高更。

在他們相伴的短短時間裡,梵高創造了《向日葵》、《星夜》、《夜間咖啡館——室內景》、《夜間咖啡館——外景》、《梵高的臥室》等傑作。

梵高37年的生命中來來往往的男人女人們

梵高-星空

但兩個極致的藝術家的相處一定是相愛相殺啊。梵高非常依賴對高更的感情,但高更這個《月亮與六便士》原型的藝術家可是最討厭被束縛的。高更流露出離開的意願,這是無比孤獨的梵高所不能接受的。

據傳,1888年12月23日,梵高手持鋒利的剃刀,突然追上正在街頭漫步的高更。高更在第二天返回家中發現梵高將自己的耳朵割掉,送給他最親密的妓女之後(事實是否如此,前面講過,梵高本人沒有出來澄清),無論如何,兩個人共同的生活結束,梵高又回到了寂靜的孤獨中。

梵高37年的生命中來來往往的男人女人們

高更-大溪地的女人

世界上最好的弟弟

文森特·提奧(1857年-1891年)

提奧在家裡排行老三,比梵高小四歲,是一個成功的畫商,他是梵高一生中最大的也是最堅定的支持者與崇拜者。

這個弟弟無論在經濟上還是精神上都給予了梵高巨大的支持,可以說沒有提奧就沒有梵高和偉大的梵高藝術。梵高自己曾在信中說,弟弟提奧是他的至親、知音和支柱。

提奧對哥哥的感情也非常深厚,在弟弟眼裡“哥哥簡直不是普通人”、“我對他的崇拜難以想象”。

在梵高自殺半年之後,提奧因疾病加上傷心,抑鬱而終,終年才34歲。死後與哥哥梵高葬在一起,就在法國奧維爾麥田。就是在這塊麥田裡,梵高創作了他生前最後的一幅作品《麥田上空的鴉群》,也是在這塊麥田裡,梵高向自己的胸口開了一槍,兩天後,梵高死在弟弟提奧的懷中。


很多人都因為梵高割耳朵的事情,在心中對梵高留存了些許“瘋子”的印象,其實梵高對人、事看的非常理智冷清。

他曾稱:“家庭就是一群興趣相左的人的致命組合,各個貌合相離。只有當其中的兩個或多個需要聯合起來妨礙別人時,他們才會暫時抱作一團。”

在父親過世時,他這樣安慰別人:“死很難,但活著更難。”

還是以他的畫來結尾吧,所有的語言都不及他的眼睛所看到的世界。

梵高37年的生命中來來往往的男人女人們

做朵向日葵吧,上帝愛你,我們也愛你。

by 學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