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成匯:高校科研玉米被偷摘,如何改善科研環境

2018年7月8日,湖南農業大學瀏陽教學科研綜合基地發生了一起村民偷摘科研玉米事件,引起廣泛關注。但事實上,農業院校科研成果被偷摘並不是什麼新鮮事,早在2003年時就發生過一起天價葡萄案:2003年8月7日凌晨,4名男子偷摘了北京農林科學院林業果樹研究所葡萄研究院投資40萬元,歷經10年培育的科研新品種47斤,導致20餘株試驗鏈中亂,損失無法估量。最終經過評估,涉案的23.5公斤葡萄直接經濟損失為一萬多元,當時被人們稱為天價葡萄案。

2013年,華中農業大學油菜試驗田因遊客賞花、拍照,導致某些油菜試驗田實驗被迫中止,影響博士生畢業論文的完成;2016年早些時候,湖南農業大學某博士生一直在研究的一個油菜花品種,被來校園參觀的遊客們野蠻的摘走了,不得不延期畢業;2016年,3月,南京農業大學某博士實驗樹苗被盜,導致其辛苦四年的成果付之東流。

創成匯:高校科研玉米被偷摘,如何改善科研環境

如此種種,不勝枚舉。從這類事件中我們可以發現,我們對於科研成果的保護和科研的重視仍然不夠。雖然這類事件中涉案人員多為目不識丁的農民或工人,對於科研成果的價值瞭解不夠,但是他們對於科研教育之地——大學都沒有敬畏之心,可見除了校園和試驗田安保不足外,對於民眾的科研素養培育我們還有很長的一段路。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國民科研素養的缺少需要國家大力去引導,在日常中就要潛移默化的引導民眾尊敬科學,同時也要保障科研人員的生活。同時也因當積極引導科研成果落地,讓科研成果更好地的服務於大眾。人都是自私的,當人們明白破壞科研成果就是阻止自己活得更加便利的生活時,這樣大規模的破壞科研產品的事件應該就不會這麼頻繁發生了。

畢竟每次出現這種事件,雖然網絡輿情都是一邊倒的支持高校,但是那都是基於大多數網民都已經瞭解科研成果對於生活的作用。那些不上網的,真正有可能破壞科研成果的人卻仍舊很難理解事件的惡劣所在。

因此,本次由工業和信息化部工業文化發展中心聯合深圳市龍華區人民政府舉辦的“匯新杯”新興科技+互聯網創新大賽,正是希望能夠推動大學生、科研人才的創業熱情,讓科研成果更好地服務於民眾。

大賽分為五個專項賽:新興科技成果專項賽、互聯網產業模式專項賽、科技+文化藝術專項賽、科技+社會公益專項賽,還有專門為沒有註冊公司的創業團隊舉辦的青年創客專項賽。

可以看到,五大專項賽都緊緊的將科技和民生結合到了一起,都是在尋找能夠真正應用的創新創業項目。

創成匯:高校科研玉米被偷摘,如何改善科研環境

而考慮到大賽面對的很大一部分選手都是初次創業,因此大賽也給予了參賽選手很多幫助。像優秀項目不僅可以獲得創投機構的股權投資支持,如果選擇入駐深圳市龍華區,也能夠獲得政府的政策補貼。我們對於優秀的項目也會給予入駐創客空間的優惠,甚至是免費入駐。這類創業園區往往環境比較好,創業氛圍濃厚,安保也有保證,對於初創團隊而言是一個十分理想的創業基地。

除此之外,通過項目審核的選手可以申請獲得品牌宣傳和企業資源服務。最近大賽也在舉辦視頻徵集和創業徵文活動,希望能夠更好地增加參賽選手的曝光度。

目前考慮到青年創客多為大學生創業團體,為了不耽誤參賽選手的學業,因此本次大賽決定於本月15日關閉青年創客專項賽報名通道,也就是說距離青年創客專項賽截止報名僅有不到4天的時間。而其他專項賽報名不受影響,仍為本月31日停止報名,但也僅剩不到20天的時間了!

你是否已經抑制不住自己想要報名參賽的心了?我們無法改變世界,但我們可以從自己做起,通過自己的言行舉止去影響身邊的人,讓科研成果更好地服務於大眾。登錄大賽官網(www.chuangcheng.org.cn)即可報名參賽!

如果還在猶豫,也可以諮詢大賽官方人員決定是否參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