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走就走」不行了!監管嚴打P2P惡意退出和『甩鍋「股東

“說走就走”不行了!監管嚴打P2P惡意退出和‘甩鍋“股東

新金融頭條 木舟

網貸平臺“任性清盤”、“說走就走”以後恐怕沒那麼容易了。為了整頓網貸市場亂象,打擊不法行為,8月12日,新華社報道稱,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網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聯合召開網貸機構風險處置及規範發展工作座談會,並提出了10項舉措,其中重點強調規範網貸機構退出行為,壓實網貸機構及其股東責任,股東要依法負連帶責任,提高債務清償率。此外,要嚴打惡意退出的網貸平臺,緝捕外逃人員。

“說走就走”不行了!監管嚴打P2P惡意退出和‘甩鍋“股東

監管部門宣佈的這十大措施,可以簡單歸納為:穩定存量、消化減量、嚴控增量,同時做好投資人引導和教育工作(上方圖表),其中消化減量和投資人引導教育措施最多,指明瞭監管未來一段時間的工作重點。

多途徑盤活問題平臺

首先,在市場存量方面,監管支持合規平臺健康發展的態度非常明確。監管指出,要開展網貸機構合規檢查。引導機構合規經營和健康發展。8月4日,新華網就已援引監管部門的消息稱,將盡快部署行業檢查和企業自查;允許合規機構繼續經營,條件成熟的機構可按要求申請備案。此次再次喊話合規平臺和投資人,穩定行業信心的意圖十分明顯。合規平臺不用慌,監管檢查驗收工作在路上;投資人也不用慌,只要投資平臺業務合規,信披完善,就無需擔心。

對部分合規經營平臺遇到的流動性困難,監管也提出了具體建議:可通過兼併重組、資產變現、與金融機構合作等多種市場化手段緩釋流動性風險。眾所周知,過去兩個月的暴雷潮讓很多大平臺的流動性繃緊,部分現金儲備不足的中小平臺已無力抵擋投資人提前退出和逾期的雙重衝擊。

在這種情況下,有真實業務背景的平臺可以考慮通過兼併重組的方式盤活,也可以將逾期抵押資產變現,償還借款人本金。當然,也可以通過市場化方式,尋求外部金融機構資金支持,解決平臺資金短期緊張問題。這三種方式有可能實施的一個基本前提是,平臺業務真實,抵押物債權價值足夠覆蓋債務。

目前看,市場上尚沒有通過兼併重組盤活的成功案例。業內人士稱,所有平臺都面臨資金緊張的局面,在備案塵埃未定的情況下,有能力有意願進行兼併重組的寥寥無幾。新金融頭條獲悉,至少頭部兩家平臺最近成功從外部機構籌措到數億資金,做好了“深挖洞、廣積糧”,打持久戰的準備。但更多的中小機構創始人在市場上借錢失敗,正在苦苦煎熬中。

加強法律懲處,提高債務清償率

在消化市場出清機構方面,監管此次提出了幾個新的提法。其中之一是網貸機構及其股東要依法負連帶責任,切實提高債務清償率。以往平臺逾期或者跑路後,投資人經常遇到的是平臺股東“甩鍋”,撇清自身責任。例如,有國資股東或者上市公司股東往往以財務投資、沒有參與平臺經營為由,拒絕承擔平臺暴雷責任。更有機構股東辯稱,對入股網貸平臺不知情。新政策徹底堵死了股東“甩鍋”的退路,平臺股東必須按照持股比例承擔相應的責任。

監管提出要切實提高債務清償率,這說明監管部門對以往暴雷平臺對投資人的賠償是不滿意的。新金融頭條統計發現,此前暴雷平臺推出的兌付方案大多都是3年期,平均每期支付1%—3%,但相當一部分平臺僅兌付幾期後就沒有下文,徹底消失在茫茫雷潮中。個別惡劣平臺更是拿兌付方案當幌子,欺騙投資人,拖延時間轉移資產,為跑路做準備。

在這方面,監管已有一定的預估。措施六提出,要依法從嚴從重打擊惡意退出的網貸平臺。緝捕外逃人員,加大法律懲處力度,形成有效震懾。網貸平臺進入國內這麼多年,死掉的四五千家,跑路者眾多。但公開資料裡,實控人跑路後遭到緝捕和懲處的案例並不多,這足以說明網貸行業違法違規的成本太低,不足以震懾作惡者。好在監管正在迅速糾正這一苗頭。例如,上海警方於8月4日在境外將“聯璧金融”案主要犯罪嫌疑人儂某抓獲歸案,並於8月7日押解回國。同時,斐訊實控人顧國平也已被警方捉獲。此舉對於那些轉移資產至海外,跑到境外的平臺實控人是個有力的警告,海外不是法外之地。

在增量方面,監管此次明確提出嚴禁新增網貸機構。各地要禁止新註冊網絡金融平臺或借貸機構,加強企業名稱登記註冊管理。“8.24暫行辦法”曾規定,對於8.24之後成立的新平臺,原則上不予備案登記。但各地對該條款的執行力度不一。有的地區要求8.24之後的新機構不能申請備案,有的地區則沒有加以限制。此外,8.24之後,每月依然有一些新增網貸機構上線,各地區工商部門並未禁止註冊。

例如,廈門地區2007年曾出現了上千家新註冊的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但絕大多數並沒有上線相應的互金平臺。為打擊此類監管套利,今年5月份,廈門金融辦發佈通告,對8.24之後的440家網貸機構不予驗收備案。

投資人應合理合法維權

在投資人引導和教育方面,此次提出了三大措施,一是平臺要建立順暢的投訴維權渠道。二是出借人理性維權,禁止造謠、聚眾鬧事,超過法律界限維權。這也是監管針對最近部分平臺暴雷後,投資人過度維權的公開回應。監管態度很明確,支持理性維權,理性追償,理性維護自身合法權益,但一切行為要遵循法律規定。

此外,監管還重提投資者基礎知識普及工作,要幫助投資者分辨非法吸儲、集資詐騙,增強風險識別能力。投資者不能貪圖高收益,就盲目投資一些不合規、不透明的平臺。投資人一定要清醒的認識到,投資必須對自己的本金負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