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鱒魚強攀三文魚?梁靜茹可沒給磚家那麼多勇氣

虹鱒魚強攀三文魚?梁靜茹可沒給磚家那麼多勇氣

大家對於水產有什麼自己的看法呢?最近有一條魚重新浮出了水面,進入了大家的茶餘飯後的閒談,2018年5月份有一些討論關於“虹鱒魚是不是三文魚”進行了爭論,最近終於有了一番新論,標題上面好像是爭議得出了結果?

“《生食三文魚》團體標準正式發佈”,虹鱒魚歸入三文魚,而原因是這份標準定義“把三文魚當作‘鮭科魚類的統稱’”,虹鱒魚也因此受到爭議,同時也還有其他比如銀鮭、王鮭、紅鮭等等,大家有興趣可以自己去查,但網友們和大家都意識到了很多問題。

前置:三文魚是什麼?

虹鱒魚強攀三文魚?梁靜茹可沒給磚家那麼多勇氣

三文魚是部分鮭科魚類的俗稱,原本指的是鮭屬的大西洋鮭魚,隨著養殖業的發展,商家也將太平洋鮭等魚類稱為“三文魚”。其是西餐中較常用的魚類原料之一。在不同國家的消費市場三文魚涵蓋不同的種類。

所以說三文魚不是一條魚,而是一個統稱,一個名字,換句話來說,要吃三文魚的範圍很廣,這條是三文魚,那條也是三文魚,而兩條的成本不一樣,但價格是一樣貴的。這個就引發了以下第一個問題。

怎麼給三文魚定價?

虹鱒魚強攀三文魚?梁靜茹可沒給磚家那麼多勇氣

眾所周知,三文魚對於大家來說,是一種食品,還真的挺好吃,除去海鮮過敏的人,應該大家都不討厭,至少沒有厭惡到會影響他人的程度,唯一大家對它心有餘悸的就是它的價格,要知道新鮮的三文魚從海里撈上來在送到餐桌上,中間要經歷許許多多的關卡,要保證它的高檔口感,要想持續發展,必要高花費。

說實在,其實大家也已經認同了這個觀點,為了吃三文魚多花錢不要緊,能吃得開心吃得放心就滿足,大多數時候我們又不天天吃,是可以接受這個價位的。

可是這則標準一出,商家、顧客、漁業就各有想法,首先我作為一個顧客,就談談這一方面的不足。三文魚在我們心中主要是指現在說的“海水三文魚”,而不是像虹鱒一樣的“淡水三文魚”,我們花著大西洋鮭的錢,卻吃了虹鱒,原因只是我們說“要吃三文魚”?這太坑了,不能忍啊。

虹鱒魚強攀三文魚?梁靜茹可沒給磚家那麼多勇氣

三文魚原本定價高,可要是因為這個而被要求降價,商家、漁業肯定是不同意的,因為畢竟還是有真的在。

虹鱒是我國國產三文魚,價格便宜,至少與餐廳來說,與其他成本便宜了一倍不止,虹鱒的一生都在淡水當中度過,沒有跨鹽度洄游行為的類群。我國已有多家人工養殖,產量有保證。

若把虹鱒定到三文魚的普遍價格,是暴利,但大家就會抗議,這則消息導致定價出現偏向問題,如果不能處理好,三文魚市場將大受打擊。難道要設置成多重定價?把三文魚細分成魚種來賣,每種魚料理按真實魚價格來作為依據並以此定價?

虹鱒魚強攀三文魚?梁靜茹可沒給磚家那麼多勇氣

怎麼制定衛生標準?

這裡就要說說三文魚的食用方法了,大家接觸到這種魚的第一次應該是吃刺身,也就是生食,別人我不太清楚,反正我的爺爺那一輩是不吃少吃的,因為他們認為食物一定要熟的才能吃,才安全,至少在葷這一塊是這樣的。再說一下虹鱒的食用方法,虹鱒日常是作為熟食的,很好吃,但其具有較多寄生蟲,生吃比較危險,而且已經多次出事,大家可以查查看,所以才會有以下問題。

虹鱒魚強攀三文魚?梁靜茹可沒給磚家那麼多勇氣

這種思想很對,熟食的確是安全的保證,只是大家為了追求這樣子的口感,而特地生吃的,這就導致了一個大家都在意的問題:生吃三文魚安不安全?其實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就像雞蛋能不能生吃一樣,因為每次有人這樣吃了,總會有一些旁觀者撕起來。

虹鱒魚強攀三文魚?梁靜茹可沒給磚家那麼多勇氣

不主張的人,主要是用寄生蟲、細菌來說,還說你吃了以後會肚子痛、拉稀等等,雖然是事實,但國家也制定了這方面的食品安全,沒到標準不能銷售,這是最起碼的底線。

一條魚能不能生吃,跟它屬不屬於三文魚無關,也跟海魚或者淡水魚無關。

要達到生吃這個極其苛刻的標準,需要一條魚的生長過程安全可控。管理標準是否嚴格、監控是否到位、水體是否潔淨、飼料是否優良,這些條件必須全部落實到位。這些檢測指標包括寄生蟲、病毒、重金屬、藥物殘留和汙染物,相關研究報告全部對外公開。

而很明顯不同的魚種,養殖條件不同,而銷售的衛生標準也不一樣,這可不是一個好現象,若是一個標準低了,高的那個為了節約成本而往低標準靠,這真是不妙啊。

怎麼分辨是不是你要吃的三文魚?

其實,虹鱒和大西洋鮭在完整的時候,我們是很容易分辨出來。

虹鱒魚強攀三文魚?梁靜茹可沒給磚家那麼多勇氣

虹鱒魚

虹鱒魚強攀三文魚?梁靜茹可沒給磚家那麼多勇氣

大西洋鮭

但我們平時要吃起來,有時不是買魚,而是直接買切好的魚片,這樣問題就來了,它們真的很像。

虹鱒魚強攀三文魚?梁靜茹可沒給磚家那麼多勇氣

其實仔細看得話還是能看出區別的,首先肉色上大西洋鮭偏紅,而且紋路比較淡,說明其脂肪含量高,虹鱒魚脂肪含量少,線條細而且邊緣很硬,也就是紅白相間很明顯。

厚度上大西洋鮭偏厚,而且軟,而虹鱒肉質硬,切不了這麼厚。

光澤上大西洋鮭看著有油油的光亮,在燈光下會隱約反光。虹鱒魚切片狀態在燈光下黯淡無光。

口感上,比較優質的大西洋鮭因為可以切的很厚,所以入口結實飽滿,魚油豐盈有化口的感覺,因彈性十足,在咀嚼的時會有肉不斷擠壓牙齒和嘴巴的感覺。虹鱒魚就沒有這個感覺。

以上三個問題,是大家都在意的問題,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這份《生食三文魚》標準是一種團體標準,既不是必須強制執行的國家標準,也不是受認可程度較高的生物學分類學術標準。

按照2018年1月開始實施的新版《標準化法》,團體標準是由社會團體協調相關市場主體共同制定的,由本團體成員約定採用,或者供社會自願採用。也就是說,對於普通消費者,如果你不買這份《生食三文魚》團體標準的賬,堅決不肯把虹鱒魚叫做三文魚,那是一點問題也沒有的。而且制定這份標準的的團體全是漁業公司就懂了吧,如果消費者不買賬,企業也好,行業協會也好,就無法長期堅持不符合大眾認知的命名。

是我們進步成長的動力

大家對於此次事件有什麼看法

歡迎在下面留言

安論貝談

我與你一同關注

社會實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